-
罗小云
-

-

- 所属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吴庆华

- 作品数:267被引量:1,208H指数:1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腹主动脉瘤 外科治疗
- 张福先

- 作品数:207被引量:1,40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
- 研究主题:腔内治疗 肺动脉栓塞 腔静脉滤器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 陈忠

- 作品数:346被引量:1,644H指数:1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腹主动脉瘤 血管外科 腔内治疗 开放手术 颈动脉狭窄
- 张欢

- 作品数:84被引量:239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
- 研究主题:腔内治疗 动脉闭塞性疾病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曲张 肺栓塞
- 冯亚平

- 作品数:49被引量:209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
- 研究主题: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 动脉闭塞性疾病 腔内治疗 腔内
-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
- 刘勇王萤萤罗小云赵晓宁张欢
-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及腔内治疗后随访
-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及在腔内治疗术后疗效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30例正常对照组和经DSA和/或CTA证实为的42例IVCS的影像学资料,测量2组髂总静脉的前后内径,计算受压程度,并进...
- 刘勇王萤萤赵晓宁张福先张昌明罗小云
- 关键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超声诊断腔内治疗
- 文献传递
- 同种异体静脉移植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 2000年
- 罗小云吴庆华
- 关键词:血管重建
- 多普勒血流检查评价下肢动脉旁路术流出道的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普勒血流检查中节段性压力比值对评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远端动脉流出道的应用价值,以对人工血管旁路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1998-2005年收治的16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人工血管旁路术患者的资料,分析流出道节段性压力比值差值等与人工血管通畅率相关的因素,比较人工血管通畅组与阻塞组术前流出道节段性压力比值差值的差异。结果流出道的节段性压力比值差值是影响人工血管术后通畅率危险程度最高的相关因素之一。人工血管通畅组与阻塞组流出道节段性压力比值差值分别为0.12±0.09和0.24±0.1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人工血管通畅组流出道的节段性压力比值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0,0.27)。结论多普勒血流检查是一种量化的检查方法,节段性压力比值差值的区间范围可以作为临床上评价流出道及预测手术通畅率的参考。
- 周晗吴庆华陈忠罗小云张煜亚杨培
- 关键词:闭塞性多普勒人工血管血管外科手术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指南的解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血管疾病,虽然下肢DVT的治疗在外科技术上远没有动脉性疾病的挑战性高,但总体下肢DVT的疗效还不是很理想,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发生率仍较高。提高下肢DVT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仍是血管外科医师不断努力的目标。随着对DVT研究的进一步加深,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DVT的治疗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疗效有进一步的提高。但是除了常规的抗凝治疗外,有争议的问题依然很多。
- 吴庆华罗小云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外科医师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外科技术
- 23例锁骨下动脉瘤的诊治经验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总结和探讨锁骨下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90年1月至2006年8月诊治锁骨下动脉瘤23例,其中真性动脉瘤10例,假性动脉瘤1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6-68岁,平均26.8岁。病因包括:创伤性12例,动脉硬化性5例,感染性1例,动脉炎性2例,病因不清3例。合并动脉瘤破裂2例,动脉栓塞1例、外伤性动静脉瘘2例。本组行外科手术16例,采用锁骨上、下或开胸入路,15例重建锁骨下动脉,1例结扎;行腔内隔绝术3例;保守治疗4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重建的锁骨下动脉通畅率为100%;有1例因动脉炎出现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其余无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瘤是很困难的,正确切口入路的选择是确保手术成功避免并发症的关键。腔内修复术治疗操作简单,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外科手术,其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 吴庆华陈忠寇镭邓洪儒吴章敏唐小斌刘晖罗小云
- 关键词:动脉瘤外科手术血管腔内修复术
- 重症头臂型大动脉炎手术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探讨预防重症头臂型大动脉炎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重症头臂型大动脉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均有严重的脑缺血症状,其中药物治疗 6例;介入治疗 6例;手术治疗21例(22人次).所有患者的脑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1例死亡.1例术前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梗塞,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手术治疗组随访9~97个月,无脑缺血或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术前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缓解脑缺血的症状,非活动期病变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介入或手术治疗方法等有助于减少手术合并症的发生.
- 吴庆华寇镭陈忠罗小云
- 关键词:重症头臂型大动脉炎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脑缺血皮质激素
- 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与选择
-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和手术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并介绍应用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4月~2008年4月间共197例患者资料,其中首选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治疗171...
- 唐小斌何楠韩延民吴庆华陈忠李庆王盛罗小云吴章敏寇镭刘晖邓鸿儒
- 关键词: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 华法林在我国治疗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最优抗凝区间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前瞻性研究我国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患者不同华法林抗凝强度区间的出血率和VTE复发率及寻找最优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区间。方法将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间安贞医院收治的180例VT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各60例,分别对应INR目标区间是1.50—1.99(低强度抗凝组)、2.00~2.50(中等强度抗凝组)及2.51~3.00(高强度抗凝组)。INR稳定在目标区间2周以上后,开始正式观察每组大、中、小量出血率及VTE复发率。研究者及观察对象均遵循盲法原则。结果低强度组与中高强度组的复发率分别为8.3%、1.7%(P=0.042)。低、中、高强度抗凝3组间少量出血率分别为8.3%、18.3%及6.7%(P=0.089);低与中高强度组中量出血率分别为3.3%、7.5%(P=0.341);低与中高强度组大量出血率分别为0%、3.3%(P=0.303)。62岁以上人群,中低强度组大出血(1例)与高强度组(3例)相比(即INR从1.5—2.5增加到2.51~3.00),危险比为12.600(95%可信区间为1.183—134.238)。结论对于一般中国人,华法林抗凝INR在2.0~3.0之间既能减少VTE复发风险又不增加出血风险,故INR应推荐在2.0~3.0之间。对于年龄62岁以上的高龄人群,INR应推荐在2.0~2.5之间。
- 杨培吴庆华罗小云寇镭陈忠张煜亚周晗
- 关键词:华法林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深静脉血栓复发
- 严格把握主动脉疾病的血管腔内治疗适应证被引量:1
- 2009年
- 主动脉疾病是血管外科的主要疾病,也是临床难点之一,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病死率在当今医学技术的发展下仍然较高,国际主动脉夹层临床注册研究(IRAD)结果表明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总体死亡发生率为2.4%。主动脉直接关系到脑、肾、脊髓、胃肠等重要脏器的血供,主动脉疾病本身亦复杂多变。而随着社会老龄化,主动脉退行性病变如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等发病率增加,更多的老年患者需要外科治疗,也给我们带来了治疗上的风险和挑战。
- 吴庆华罗小云
-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治疗适应证血管腔内手术并发症社会老龄化退行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