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素文
作品数: 78被引量:239H指数:9
  • 所属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所在地区:河北省 石家庄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王永利
作品数:248被引量:1,171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双苯氟嗪 脑缺血 哇巴因 大黄酚 包封率
张永健
作品数:114被引量:519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双苯氟嗪 间尼索地平 药理学 一氧化氮 电生理
李军霞
作品数:47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戊地昔布 凋亡 环氧化酶-2 缺血再灌注 人肺癌A549
陈雪彦
作品数:40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双苯氟嗪 间尼索地平 肺动脉高压 戊地昔布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郭会彩
作品数:51被引量:182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心肌细胞 路易斯酸 吲哚 车前子多糖 抗氧化酶
豨莶草对抗蒽环类药物致大鼠急性心、肝及肾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于静王建欣苏悦苏素文王婧谢克让杨继章张芳英付淑莲
课题经过三年的实验研究,通过测定并比较动物模型各组心电图、血清中反应心肝肾功能的酶类和抗氧化酶的含量、心肝肾病理组织学得出结论:豨莶草提取物可对抗阿霉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肝肾损伤,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抗氧化损伤作用而对阿霉素所致...
关键词:
关键词:豨莶草病理组织学中药
盐酸小檗碱对川乌中毒致心肌损伤时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川乌中毒心肌损伤时心律失常的对抗作用,并以其主要成分乌头碱为代表,从整体动物心电图水平和离体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水平对其抗心律失常作用进行机制分析。方法:采用川乌0.08 mg/kg连续灌胃致大鼠心肌...
苏素文李清谢克让
骶前孔阻滞的临床应用及解剖学影像学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索简便有效的神经阻滞方法治疗痛经。方法以神经解剖学及影像学为基础 ,采用骶前孔阻滞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 71例 ,监测 VAS评分、麻醉范围、皮温、肛温、及生命体征。结果骶前孔阻滞疗法 ,药物在盆腔分布较均匀 ,阻滞后 15分钟麻醉范围及皮温变化涉及臀中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分布区。双下肢皮温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无显著变化。VAS评分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骶前孔阻滞适用于痛经等盆腔痛乃至会阴、肛门和下肢疼痛的治疗。使用简便、安全。
张丽娟王秋红石崇俭苏素文汤春生
关键词:影像学神经解剖学原发性痛经
艾迪注射液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转移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动脉灌注化疗(TAI)治疗肝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肝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4例)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应用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动脉灌注化疗,比较两组经6个治疗周期前后肿瘤的大小、Karnofsky评分、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50.0%对照组41.8%,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生存质量、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动脉灌注化疗,对改善肝转移瘤患者生存质量和减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一定作用。
刘冲王彦刚刘经选苏素文
关键词:肝转移瘤艾迪注射液灌注化疗介入治疗
雷公藤多甙的抗炎作用与一氧化氮的关系探讨
苏素文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一氧化氮角叉菜胶肉芽肿佐剂性关节炎
低浓度毒毛旋花子苷原对离体豚鼠衰竭心脏的影响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研究低浓度毒毛旋花子苷原 (strophanthidin ,Str)对离体衰竭心脏心功能及心肌细胞膜Na+,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制备戊巴比妥钠心衰模型 ,八道生理记录仪测定不同浓度Str对心功能的影响 ,无机磷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膜Na+,K+ ATP酶活性。结果 Str 1× 10 -9~ 1× 10 -7mol·L-1均能不同程度地持续增加衰竭心脏的心率、左室收缩压及左室收缩的最大速率 ,但 1× 10 -7mol·L-1对Na+,K+ ATP酶活性无明显抑制 ,1× 10 -10 ~ 1× 10 -8mol·L-1则可升高Na+,K+ ATP酶的活性 (P <0 0 5或P <0 0 1)。 1× 10 -6 ~ 1× 10 -4 mol·L-1可使心功能指标先升高、后降低 ,且伴有心脏收缩不规则和心律失常 ,也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Na+,K+ ATP酶活性 (P <0 0 1)。结论 高浓度Str的正性肌力及伴有的心脏毒性作用是通过抑制Na+,K+ ATP酶实现的 ;而低浓度的正性肌力作用则和Na+,K+
苏素文王永利张永健
关键词:NA^+,K^+-ATP酶心功能心肌细胞膜
毒毛旋花子苷原对离体豚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毒毛旋花子苷原(Str)对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i)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酶解分离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负载Fluo 3-AM,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测定单个心室肌细胞的荧...
苏素文王永利
文献传递
双苯氟嗪对实验性心律失常及心室肌细胞内钙浓度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静脉灌流毒毛花苷G诱发豚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双苯氟嗪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双苯氟嗪对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子浓度([Ca2 +]i)的影响。结果双苯氟嗪20mg·kg-1能提高毒毛花苷G诱发豚鼠室性早搏、室速、室颤和死亡的剂量;10 mg·kg-1提高诱发室性早搏的剂量。双苯氟嗪20 mg·kg-1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大鼠室速、室颤发生率及动物死亡率;10mg·kg-1减少室颤发生率及动物死亡率。双苯氟嗪预先给药可降低豚鼠正常心室肌细胞[Ca2 +]i,并抑制细胞外高钙诱发的细胞[Ca2 +]i升高;在细胞外高钙已诱发细胞[Ca2 +]i升高的条件下,仍可降低[Ca2 +]i升高的程度。结论双苯氟嗪具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保持细胞内钙稳态有关。
苗庆峰苏素文张伟郭鸣放李林芳孟静张永健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双苯氟嗪心律失常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1)属于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家族的成员之一,是肝脏中唯一表达可结合长链脂肪酸的胞质蛋白,在脂肪酸的吸收、转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FABP1表达异常与脂代谢异常相关疾病密切相关,同时其表达异常与肾脏疾病、药物性肝损伤及恶性肿瘤等亦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主要对FABP1的结构、功能及其和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及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策略。
王可欣马心迪刘剑许星柱徐敬芳陈炜苏素文
关键词: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肝损伤恶性肿瘤肾脏疾病糖尿病
一种车前子多糖口服制剂、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前子多糖口服制剂、制备方法及用途,它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的:A.微波萃取;B.浓缩;C.沉淀分离;D.制剂:按照车前子多糖重量5-80%,其它药用辅料余量的比例,制成颗粒剂、片剂、小丸或口服液。本发明初步...
王素敏高子彬张然袁从英熊晨师晨霞苏素文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