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成明
作品数: 38被引量:314H指数:11
  • 所属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安徽省 合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黄录茂
作品数:44被引量:211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小骨窗
宣家龙
作品数:28被引量:203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时机 无创颅内压监测 头颅CT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杨代明
作品数:20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脑膜瘤 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 老年人 垂体腺瘤
杨代明
作品数:16被引量:206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手术时机 高血压脑出血 无创颅内压监测 头颅CT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徐兵
作品数:13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垂体腺瘤 脑膜瘤 脑挫裂伤 显微手术 重型
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方法。方法运用双侧冠状开颅术式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67例。结果本组67例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良好25例(37.3%),中残20例(29.9%),重残9例(13.4%),植物生存3例(4.5%),死亡10例(14.9%)。结论双侧冠状开颅术式加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和(或)颅内血肿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徐兵黄录茂雍成明杨代明宣家龙胡振宇李海平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脑挫裂伤
老年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5例老年S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其分为肺部感染组和非肺部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SI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85例老年SI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45例,非肺部感染40例,感染率63.63%。单因素分析显示,肺部感染组和非肺部感染组患者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前发生呕吐、术前行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时间、Graeb评分和血肿体积等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史、GCS≤8分、Graeb评分>14分和血肿≥60 ml是老年SI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SICH患者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史、术前GCS≤8分、Graeb评分>14分和血肿≥60 ml等易感因素,临床上应加强病情监测,积极采取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措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程志华程宏伟汪亮雍成明黄录茂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手术肺部感染
经单侧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黄录茂雍成明杨代明宣家龙徐兵胡振宇李海平杨秀伦
该项目经单侧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技术进行垂体腺瘤治疗,通过选择适当的鼻扩张器,不论鼻孔大小均可采用单侧鼻腔内“J”形切口,避免切开鼻小柱,面部无切口疤痕,不影响容貌。该术式创伤较小、暴露好、操作方便,...
关键词:
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附27例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3月至2010年10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27例.结果:27例手术均顺利.依据Simpson分级标准,24例肿瘤全切除( Simpson I-Ⅱ级),3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级).无手术死亡.术后均获随访3个月~8 a,25例恢复正常生活,2例复发(行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对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术前应充分研究其影像学资料,控制和减少术中出血,合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肿瘤大多能全切除,同时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杨代明黄录茂雍成明徐兵王方发
关键词:上矢状窦大脑镰脑膜瘤显微手术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附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3月~2008年5月46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均6小时内行小骨窗显微外科手术清除血肿。结果46例患者中完全清除血肿31例、大部分清除血肿15例,再出血5例、存活39例、死亡7例。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手术后随访3个月,39例生存者预后达I级者3例,Ⅱ级9例,III级18例,IV级6例,V级3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止血可靠,安全有效。手术脑组织损伤小,可缩短昏迷时间,减少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宣家龙黄录茂雍成明杨代明
关键词:小骨窗基底节区脑出血显微外科
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3
2021年
目的探讨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5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于发病3 d后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发病3 d内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2组患者于术后第7天评估颅内动脉瘤栓塞情况;术前及术后第7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率分别为73.33%(22/30)、39.29%(11/28),观察组患者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Z=2.684,P<0.05)。2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7天NIHSS评分显著降低,MBI评分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血清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1/30)、25.00%(7/2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718,P<0.05)。结论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可有效减轻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完全栓塞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徐兵宣家龙雍成明杨代明黄录茂程志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时机氧化应激反应神经功能
改良翼点入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有效术式。方法 将 1996年 9月~ 2 0 0 0年 10月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术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119例 ,与 1993年 1月~ 1996年 8月施行传统颞肌瓣减压术治疗同类病人 10 6例 ,在术后病死率、病残率等方面作对比研究。结果 改良翼点入路降低了手术病死率 (P <0 0 5 )和病残率 (P <0 0 1) ,尤其降低了小脑幕裂孔疝病人的病死率 (P <0 0 1)。结论 改良翼点入路是治疗以额颞叶底部损伤为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一种有效手术方式 ,尤其适用于小脑幕裂孔疝病人。
黄录茂杨秀伦倪受松雍成明杨代明宣家龙徐兵
关键词:颅脑损伤翼点入路手术入路
蛇毒血凝酶在颅脑手术病人中止血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李海平黄录茂雍成明杨代明
关键词:颅脑手术病人电凝止血蛇毒血凝酶疗效观察创面渗血手术中出血
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该院神经外科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全麻下行颅脑手术的5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与未感染(未感染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率达12.5%左右;手术持续时间、有无脑室外引流、脑脊液漏、血糖水平、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营养不良、中枢神经系统外合并感染、年龄、二次手术是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在全身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同时行腰大池外引流收到良好疗效。结论颅脑术后颅内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使用有效抗生素、同时行腰大池外引流临床疗效满意。
雍成明杨代明宣家龙徐兵袁荣强
关键词:颅脑术后颅内感染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发病至手术时间6~24 h,n=37)和超早期组(发病至手术时间<6 h,n=31)。两组患者均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结果治疗3周后,超早期组整体临床疗效显著高于早期组(Z=2.034,P<0.05);治疗1个月后,超早期组意识恢复率及致残率分别为90.3%(28/31)和12.9%(4/31),均显著优于早期组[70.3%(26/37),35.1%(13/37)](P<0.05);治疗后3个月,超早期组Barthel指数法、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分别为(74±7)分和(69±12)分,均显著高于早期组[(69±5)分和(63±10)分](P<0.05);超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6%(7/31),与早期组的32.4%(12/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手术治疗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并改善了患者近期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且未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但要注意监测患者再次脑出血的发生。
胡振宇雍成明宣家龙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间超早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