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悦
-

-

- 所属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杨关林

- 作品数:715被引量:4,256H指数:31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化瘀祛痰 冠心病心绞痛 高脂血症
- 张哲

- 作品数:312被引量:2,022H指数:21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痰瘀互结证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中医
- 王洋

- 作品数:68被引量:396H指数:12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随机对照试验 痰证 META分析
- 孔德昭

- 作品数:54被引量:322H指数:11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从脾论治
- 李佳

- 作品数:108被引量:699H指数:15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医基础理论 小型猪 痰证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中国药典》治疗心悸药物配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4
- 2021年
- 通过挖掘《中国药典》中用于治疗心悸中成药的组方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探究中成药中心悸的应用规律及其可能存在的关键作用机制,为临床选方用药科研试验提供参照。在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收集用于治疗心悸的中成药的方剂名称、中药成分、中药用量、功能与主治,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进行药频统计、关联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并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用于治疗心悸的高频药物进行靶点预测、生物学功能及通路的富集分析。结果发现在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共收集到79个中成药处方及176味中药,其中出现最高频药物为丹参31次、人参23次、麦冬18次,得到核心药物组合23条,并挖掘出新方组合9个。并根据网络药理学预测出最高频药物丹参有效成分65个,心悸疾病靶点79个,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有关,并可能通过CHRM1/2/3、ACH、ADRA1A、ADRA1B、PTGS1/2等靶点基因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通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究了《中国药典》中用于治疗心悸中成药的组方规律及作用机制,发现可能的关键靶点药物,为后续的临床选方用药科研试验提供参照。
- 徐宁阳王群刘悦张哲杨关林
- 关键词:心悸数据挖掘组方规律
- 从“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辨治思路
- 2023年
-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属于中医“肝癖”“积聚”等疾病范畴。文章以黄帝内经“六经为川,肠胃为海”理论为指导,深入阐释其理论钩玄,援物比类,据象而思,认为川海激活赖九窍注之气,海纳百川功在运抵肠胃,川海相通反映疾病传变,并结合现代医学相关研究辨析MAFLD的发病机制,指出临证应逆疾病形成的途径分层梳理辨治,采取“洁流”“复旧”“澄源”的治疗策略,着重缓和胃肠以祛瘀源,固本善后以复川海之功,疾病当愈,为中医辨证论治MAFLD拓宽治疗思路,并提供理论支持。
- 张伟卢秉久张艳何佳刘悦张瀚文
- 杨关林“痰瘀学说”理论发挥被引量:29
- 2017年
- 中医"痰瘀学说"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发展日趋完善,杨关林教授是该学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率先提出"血脉病"理论,以"痰借血体,血借痰凝,痰瘀互结,闭阻血脉"立论,较早提出"祛痰化瘀、和血通脉"法论治血脉病,充实和发展了"痰瘀"理论。
- 刘悦张哲张会永王洋张帆孔德昭高晓宇尹妮李佳杨关林
- 关键词:血脉病痰瘀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调查
- 基于“心受气于脾”探讨脾虚痰浊巴马猪冠脉内皮免疫炎症研究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基于"心受气于脾"理论探讨脾虚痰浊巴马猪冠脉内皮免疫炎症发病机制。方法普通级雄性巴马猪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采用活动受限联合高脂饲喂建立脾虚痰浊巴马猪动物模型。通过脾虚痰浊巴马猪症状表现量化评分评价其证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HDL-C和LDL-C含量,应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ICAM-1和IL-10含量,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冠状动脉和心肌组织中JAK、SOCS1和STAT蛋白表达水平,通过HE染色观察冠状动脉和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脾虚痰浊巴马猪等待喂食行为、口色、粪便性状评分显著升高(P<0.01),皮毛色泽评分显著升高(P<0.05);TC、TG、HDL-C、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TNF-α、ICAM-1含量显著升高(P<0.05),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在冠状动脉和心肌组织中,JAK和SOC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TA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在冠状动脉中,模型组可见内膜增生,结构紊乱,动脉内侧可见硬化斑块形成,并存在大量脂质、泡沫细胞及增生的纤维组织;在心肌组织中,模型组心肌纤维萎缩,心肌纤维变性、断裂,有炎性浸润。结论活动受限联合高脂饲喂成功建立脾虚痰浊巴马猪动物模型,mincroRNA155-SOCS1轴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可能是脾虚痰浊巴马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机制。
- 王佳楠英哲铭徐宁阳李航尹玫王琪格张哲杨关林刘悦
- 关键词:免疫炎症
- 参草通脉颗粒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效应机制的实验研究
- 目的:以“心脾相关”理论为指导,采取病证相结合方式,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大鼠的模型,应用前瞻性大鼠实验验证益气活血、利水通脉方药参草通脉颗粒论治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实验疗效,观察5-羟色胺、胰高血糖素样肽-1、葡...
- 刘悦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实验药理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从“五行化痰法”论治胸痹心痛被引量:3
- 2020年
- 胸痹心痛病机复杂,痰浊作为其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每与血瘀、气滞、阳虚、气虚等因素相兼为患。中医治疗胸痹心痛痰证的方法不外乎在化痰的基础上加上理气、活血、健脾、清热、温阳之法。若在临证时能做到谨守病机,辨证准确,采用理气化痰、活血化痰、健脾化痰、清热化痰、温阳化痰五种化痰方法,或将多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收良效。
- 李铎刘悦李佳张哲英哲铭党博一杨关林
- 关键词:胸痹心痛理气化痰活血化痰健脾化痰温阳化痰
- 藁本的本草考证及资源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7年
- 通过对藁本的本草学研究,查阅和分析历代本草到近现代本草著作的记载,考证其名称、基源、功效主治及其资源研究。结果发现藁本名称及其药用种类较多,不同地区藁本品种和功效也有一定差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多,但特有成分仍未知;野生资源日渐枯竭,人工栽培发展缓慢,虽有进展,但仍需技术扩大。
- 宋奇梁勇满许亮张清竹石达理焦美钰刘悦
- 关键词:藁本本草考证中药资源
- 基于多元统计的痰证相关客观指标本质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痰证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方法整理归纳2015—2018年有关痰证的相关文献,运用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对痰证相关指标、疾病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类指标为与痰证相关最常见指标,因子分析将痰证相关高频指标提取8个公因子,关联规则分析得出10种痰证主要疾病与相关高频指标规则。结论因子分析揭示了痰证与脂类、糖类等物质代谢、氧自由基、炎症反应、血液流变学以及肾功能这6大方面相关,其中脂类代谢紊乱在痰证形成中占有最重要位置。关联规则分析反映了痰作为机体津液代谢异常产物所致疾病涉及到循环、内分泌、神经、呼吸等各系统。
- 刘先璐刘悦王洋李佳刘成功张哲杨关林
- 关键词:痰证关联规则病证结合现代文献研究
- 基于数据挖掘和整合药理学对中药桃仁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探讨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前,中医药研究普遍存在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脱节,建立能反映中医药整体特色的研究新策略和新方法,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当务之急。基于整合药理学视角,探索桃仁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的作用机制。测得3个桃仁所含活性化合物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模块,以"节点连接度"的2倍中位数为卡值,选取中药靶标-疾病基因互作网络的核心节点;在此基础上,计算"节点连接度""节点紧密度"和"节点介度"等3个拓扑结构特征值,从而筛选出桃仁治疗CHD的核心靶标,膜联蛋白A2;基于基因本体数据库GO和KEGG通路数据库,确定药物靶标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分子功能、细胞内定位及其所参与的生物学反应和通路。结合富集计算,预测桃仁治疗CHD可能通过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信号转导、催乳素信号通路、能量代谢、催乳素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与现有研究结果有一定呼应,探索出的新靶点、新通路,也可为桃仁治疗CHD进一步验证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张洪源刘光辉王洋刘悦白丽张哲杨关林
- 关键词:桃仁分子机制冠心病
-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探讨痰证现代生物学基础被引量:21
- 2020年
- 文章基于"脾主运化""肥人多痰""百病皆由痰作祟""痰即无形之火""津血同源""肺外合皮毛"等中医基础理论分别探讨了痰证与水液代谢、能量代谢酶、糖代谢、氧自由基、黏附因子、植物神经系统、血脂异常、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和基因组学等现代生物学基础因素之间的关系。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阐释了痰证的现代生物学内涵。
- 李铎李佳刘悦张哲杨关林
- 关键词:中医理论痰证生物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