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莉
作品数: 45被引量:156H指数:7
  • 所属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肖明砾
作品数:135被引量:405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云母片岩 岩石力学 石英 植被恢复 反演分析
谢红强
作品数:179被引量:737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反演分析 岩石力学 有限元法 稳定性 云母片岩
何江达
作品数:215被引量:1,129H指数:1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研究主题:稳定性 有限元法 有限元 反演分析 水电站
刘怀忠
作品数:18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研究主题:HOEK-BROWN准则 图像校正 离散元 起裂 尺寸效应
刘志勇
作品数:8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石英 云母片岩 本构模型 本构 卸荷试验
石英云母片岩加卸荷力学特性及其卸荷本构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为揭示丹巴水电站石英云母片岩在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力学性质,针对平行片理组和垂直片理组试件,利用MTS815岩石试验系统分别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和升轴压、降围压卸荷试验,系统研究石英云母片岩在加、卸荷应力路径下的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常规三轴试验下,平行组试件变形大于垂直组,变形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特性;常规三轴试验下,垂直组试件破裂面形成时先产生主裂纹,再与次裂纹贯通、连接,平行组试件则直接由次裂纹贯通、连接,两组试件破坏面形成方式不同;加、卸荷条件下,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均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且垂直组高于平行组;与三轴压缩试验应力应变曲线不同,卸荷曲线具有明显的跌落段,试件表现出脆性破坏;卸荷条件下两组试件的M-C强度参数明显低于加载试验。结合石英云母片岩的卸荷特性,采用强度各向异性系数表征试件卸荷过程中的各向异性软化,建立横观各向同性岩体的卸荷本构关系,并对其合理性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本构关系与试验结果具有很高的吻合度,能很好地表征石英云母片岩的卸荷过程。
刘志勇肖明砾卓莉谢红强何江达
关键词:本构模型
引水隧洞施工爆破对上覆滑坡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爆破荷载的等效施加方法,采用动力有限元法对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爆破振动效应进行数值模拟,选择有代表性的特征点,分析爆破作用下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特性以及不同爆心距部位的振动及衰减规律,利用Geo Studio计算施工爆破前后丹巴滑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探明爆破振动对丹巴滑坡体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离爆源的距离越近,质点的振动响应越大,且振动衰减也较快,当爆心距足够大时,水平向的振动幅值和铅直向值差不多,此时爆破产生的振动影响很小。振速峰值在爆心距15 m以内衰减速率最快,在爆心距100 m范围外,振速峰值小于0.2 cm/s。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滑坡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即隧洞爆破不会对丹巴滑坡体的稳定和安全造成危害。
贾澄澄卓莉肖明砾谢红强何江达
关键词:爆破振速
隧洞围岩的等效弹性抗力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无限体中圆形隧洞的弹性解,结合卸荷扰动区与深部未扰动区的位移公式,推导洞室开挖卸荷区围岩的等效弹性抗力系数表达式,并通过算例对比分析,验证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围岩的等效弹性抗力系数与扰动区岩体弹性模量呈非线性关系,扰动区岩体质量弱化,弹性模量降低,泊松比增大,扰动区围岩的刚度和侧向约束能力降低,围岩的等效弹性抗力系数随之减小;相同开挖半径下,扰动区范围的扩大直接降低围岩承载能力,围岩的弹性抗力系数减小;在扰动区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开挖半径越大,等效弹性抗力系数越小。说明隧洞围岩稳定是扰动区与深部未扰动围岩共同作用的结果,仅采用扰动区岩体参数计算围岩弹性抗力系数会过高地估算围岩的分载能力,采用围岩等效弹性抗力系数评价围岩承载能力更加合理。
张智涌卓莉肖明砾谢红强
关键词:圆形隧洞围岩
绿片岩剪切流变及破坏试验研究
2019年
为揭示高应力状态下绿片岩的剪切流变及其破坏特性,针对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址区超埋深、高地应力等显著特征,采用排孔切割等特殊方法制备试样,利用岩石剪切流变仪对绿片岩试样开展了剪切流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大多数应力水平下,剪切变形在历时48 h后基本趋于稳定。②当试验进行到最高一级剪切载荷后,片理面出现大位移滑动而迅速破坏,各试件从最后一级加载到出现大位移破坏经历的时间差异较大;根据最后一级剪切的剪应力-剪切位移-时间关系曲线的特点,可划分为两种破坏曲线类型。③绿片岩的极限长期强度与瞬时强度相比有较明显的降低,强度效应主要表现在c值的降低,而对f值影响相对较小。④强度比τ∞/τ与法向应力有明显相关性,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该比值越来越大。
任海峰卓莉来结合李列列何江达
关键词:绿片岩锦屏一级水电站
层状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的速率效应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以地下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层状岩体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层理角度岩样开展了大跨度单轴加载速率试验,系统研究了加载速率对千枚岩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千枚岩由于微裂隙的存在,加载速率对裂隙的发育存在一个临界值,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峰值强度未单调增加,而是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S型曲线;层理软弱物质的承载力有限,在高速率条件下,出现了弹性模量下降现象;总能量、弹性应变能、耗散能具有与强度类似的S型曲线变化规律,层理倾角为0°时能量最高、90°时能量最低。
袁泉薛炳勇谭彩李列列卓莉黄凯星
关键词:层状岩体千枚岩单轴压缩加载速率
基于Hoek-Brown准则确定岩石材料强度参数的新方法被引量:22
2015年
对Mohr-Coulomb准则和Hoek-Brown准则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基于Hoek-Brown准则的连续非线性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计算公式,并对Hoek-Brown参数对强度参数的影响及计算公式的合理性进行讨论。研究表明:参数s较其他参数对内摩擦角φi和黏聚力ic的影响程度小,黏聚力ic随小主应力的增高而增大,内摩擦角φi则随小主应力的增高而减小;采用提出的强度参数计算公式和Hoek等效强度计算公式,对7种具有非线性强度特征的岩块和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的大理岩岩体的强度参数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可见计算公式结果与岩块室内三轴试验和工程岩体现场大剪试验的强度参数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表明建议的强度参数计算式在估算岩石材料强度参数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实际工程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卓莉何江达谢红强肖明砾
关键词:岩石力学HOEK-BROWN准则MOHR-COULOMB准则内摩擦角黏聚力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高拱坝坝肩稳定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处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拱坝,坝肩岩体稳定性问题是其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某水电站拱坝右坝肩发育有靠近坝体的蚀变集中带及沿该集中带的多条断层,左坝肩在坝肩槽不同高程有多条断层出露,地形地质复杂。为了正确合理地研究其坝肩岩体的稳定特性,根据水电站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充分考虑拱坝左右坝肩的主要断层及蚀变带等不利地质构造,建立3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拱坝及坝区岩体在正常运行及温降工况下的应力场;采用点安全系数法分析坝肩岩体在加固和未加固的情况下的稳定性,并运用综合强度储备法评价坝肩的极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坝肩岩体点安全系数均处于合理范围内且相对较高,综合安全系数相对较大,说明坝基加固措施合理有效,坝肩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陈凸立肖明砾卓莉谢红强何江达
关键词:拱坝坝肩稳定性非线性有限元
Ⅱ型断裂韧度测试功能开发与试验分析
2024年
断裂韧度作为岩石的重要力学指标,对认识压剪破坏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现有设备缺乏围压冲剪试验(PTS/CP)测试功能的问题,本文基于Ⅱ型断裂韧度测试方法进行试验装置开发,在现有设备上实现了PTS/CP测试功能,并通过青砂岩的PTS/CP试验验证了开发装置的可靠性。青砂岩PTS/CP试验结果表明,在围压侧向约束条件下岩石试样可获得较理想的冲剪破坏面,且随着围压的增大,Ⅱ型断裂韧度K_(ⅡC)先增大后趋于稳定;通过PTS/CP试验所获得的青砂岩K_(ⅡC)与其单轴抗拉强度、I型断裂韧度指标之间的关系符合常规认识,说明了PTS/CP测试功能的合理性和装置的可操作性。PTS/CP测试功能的开发可为岩石及类似工程材料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试验支撑。
卓莉裴建良刘怀忠肖明砾谢红强
基于3维损伤流变理论下某调压井群围岩时效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拟建的某水电站调压井区域围岩岩性为石英云母片岩,勘探及室内试验发现其岩体属于片理构造发育明显的软岩,具有较典型的横观各向同性流变特征。由于区域地应力水平较高,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围岩流变现象可能显著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及长期稳定性。基于FLAC3D软件建立3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横贯各项同性岩体损伤流变本构,同时考虑施工时序及支护措施,研究调压井群施工期和运行期围岩稳定性及衬砌结构安全性。结果表明:施工开挖过程中围岩在流变效应的显著影响下,其变形量随时间略有增加,及时喷锚支护对围岩变形的限制作用显著,开挖完成500 d后围岩位移趋于收敛;开挖完成后围岩整体处于受压状态,施作二次衬砌有利于围岩应力场均匀化重新分布;运行期调压井衬砌变形量值增长速率随时间逐渐减小,其中2年内变形量约占长期(50年)变形量的54%;调压井围岩及衬砌结构运行1年后应力水平基本趋于稳定,运行期内调压井围岩应力水平变化幅度很小。
杨以荣谢红强肖明砾卓莉何江达
关键词:云母片岩有限元稳定性
压剪荷载作用下红砂岩裂纹尖端应变分布特征及起裂机理研究
2024年
岩石在纯剪切荷载作用下,断裂类型都为Ⅰ型或者复合型断裂,为了研究Ⅱ型断裂,有必要探索压剪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断裂机理。本文首先利用剪切盒装置对双边切口的红砂岩试样进行加载试验,然后通过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对试样切口尖端及岩桥上的应变状态进行分析,最后对裂纹起裂机理做出判断。试验结果显示,剪切角为30°~60°时,试样均从切口尖端起裂,并且起裂裂纹沿岩桥所在平面有不同程度偏转;剪切角为70°时,试样从岩桥中部起裂,起裂裂纹沿着岩桥所在平面扩展。分析试样断裂特征及DIC试验数据后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随着剪切角的增大,起裂平面张拉位移最大值和滑移位移最大值之比逐渐增大,起裂机理逐渐由剪切断裂转变为张拉断裂;当剪切角为30°、40°时,试样岩桥在初始裂缝平面上的应力状态始终处于压剪状态,起裂机理为剪切主导的拉剪复合型断裂;当剪切角为50°、60°时,在加载前期,试样岩桥在初始裂缝平面上的应力状态处于压剪状态,但随着荷载进一步增大,岩桥应力状态逐渐转变为拉剪状态,起裂机理为拉剪复合型断裂;当剪切角为70°时,试样岩桥上的应力状态在加载过程中始终存在拉应力,并且随着荷载增大,切口尖端也出现拉应力,不能达到压剪状态,裂纹起裂机理为张拉断裂。
左金涛卓莉刘怀忠谢红强何江达
关键词:压剪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