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发银
作品数: 83被引量:460H指数:11
  • 所属机构: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轻工技术与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赵国华
作品数:425被引量:4,406H指数:3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淀粉 食品 膳食纤维 理化性质 理化特性
雷琳
作品数:40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理化特性 淀粉 相互作用 稳定性 食品
陈嘉
作品数:45被引量:94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淀粉 掺假 葛粉 甘薯 大米
刘嘉
作品数:58被引量:273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
研究主题:豆渣 淀粉 水溶性膳食纤维 葛粉 食品
刘嘉
作品数:29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面条 马铃薯泥 马铃薯 苦荞 抗氧化活性
纳微米颗粒稳定泡沫的研究现状及在食品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泡沫是气体分散在液体或半固体中的分散体系,在蛋糕、冰淇淋、饮料、掼奶油等界面主导食品的质地、外观、消费者可接受性等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食品纳微米颗粒独特的表界面特性和形态尺寸的可控性,使其在复杂食品体系中发挥悬浮、乳化、起泡等界面活性的潜力日益受到关注。该文概述了此类食品颗粒的界面特性、制备方法及发泡过程,论述了食品颗粒稳定的泡沫性质,阐述了基于颗粒特性设计来改善泡沫稳定性的相关技术方法,并总结了近期这类食品颗粒及其稳定的泡沫的有关应用,以期为新型食品起泡剂开发及纳微米颗粒主导的发泡食品品质形成机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李梦飒赵国华叶发银
关键词:起泡性
芡粉种类对甘薯粉丝品质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19年
该文研究9种常见淀粉的理化特性以及它们作为芡粉对甘薯粉团特性和粉丝质量的影响,并对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9种芡用淀粉中,用甘薯淀粉和木薯淀粉作为芡粉形成的甘薯淀粉粉团易漏粉成条;同时生产出的甘薯粉丝具有较高的结晶度(17.58%和14.28%)和较好的烹煮、质构和感官特性。综合比较,以甘薯淀粉和木薯淀粉为芡粉的甘薯粉丝质量最佳。芡粉直链淀粉含量越高,最终黏度和回生值越高,粉丝的弹性越低,蒸煮损失率越小,消费者接受度越高。因此,该研究发现芡粉种类对甘薯粉丝的质量有重要影响,为粉丝生产中选用合适的芡粉提供了理论支撑。
赵晨阳王阳周芳叶发银赵国华
关键词:淀粉粉丝
白芸豆淀粉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白芸豆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食用豆类,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食用药用价值。近年来,白芸豆各类活性成分的梯次利用备受重视,其富含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成分已被开发成为一类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配料。淀粉是白芸豆的主要组分,具有显著的抗消化性能,且白芸豆淀粉具有不同于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等常见淀粉的分子结构和加工性能,在食品加工中可发挥填充、增稠、凝胶等作用,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淀粉新资源。基于此,本文对白芸豆淀粉的提取、化学组成、颗粒形态、结晶结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淀粉改性及相关食品应用等近年来的研究进行综述,同时对白芸豆淀粉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推动白芸豆淀粉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李姝颖朱晨潇杜若妍辛雨桐匡旖琳叶发银
关键词:白芸豆淀粉理化性质淀粉改性
荷载β-胡萝卜素OS-葡聚糖酯胶束结肠靶向递送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聚合物胶束因其增溶、靶向递送亲脂性活性成分的特性,使得其在医药、营养、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oatβ-glucan octenylsuccinate,OS-glucan)胶束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其对β-胡萝卜素的结肠靶向递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OS-葡聚糖酯胶束在模拟胃液环境条件下,其粒度和多分散性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的变化较小,荷载的β-胡萝卜素的保留率有所下降;在模拟肠液环境条件下,OS-葡聚糖酯胶束结构部分被破坏,导致一定程度降解,胶束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有所减少、胶束的粒度显著增大、PDI也显著性增大。在体外结肠发酵试验中,OS-葡聚糖酯胶束发生快速解体,7 h内β-胡萝卜素被迅速释放。因此,OS-葡聚糖酯胶束可作为β-胡萝卜素的载体,有效调控其在模拟胃肠液中的释放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其向结肠部位的递送。
魏富彬马雅钦李升叶发银赵国华
关键词:Β-胡萝卜素结肠靶向
干热处理改性谷物淀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谷物是人类主食的加工原料,淀粉是谷物最基本的组成成分。干热处理作为一种简便、绿色的物理改性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谷物淀粉的特性,而且能够提升谷物食品的品质,是近年来淀粉改性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综述了当前谷物淀粉干热改性的相关研究,总结了淀粉干热改性的原理与方法,论述了干热改性对谷物淀粉组成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阐述了共存成分(离子胶、氨基酸、小分子糖等)辅助干热改性谷物淀粉的有益效果,简述了谷物淀粉干热改性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谷物淀粉干热改性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汪嘉颖刘嘉雷琳赵国华叶发银
关键词:干热处理谷物淀粉改性功能性质
基于信息融合的小麦粉品质快速检测被引量:4
2019年
为探索信息融合技术对小麦粉品质快速检测的可行性,试验采集小麦粉的近红外光谱及中红外光谱,建立基于信息融合的小麦粉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快速检测模型,并采用前向区间变量筛选及遗传算法对信息融合模型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使用前向区间算法进行变量筛选后,信息融合模型的预测能力大幅度提升;再继续使用遗传算法优化光谱变量可以进一步提高信息融合模型的预测能力,并简化模型所用的变量数量。试验构建的最优信息融合模型对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弱化度的预测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了0. 98、0. 98、0. 97、0. 94、0. 95和0. 95,预测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 181、0. 590、0. 455、0. 502、0. 557和13. 047。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对小麦粉品质进行快速检测是可行的。
陈嘉叶发银赵国华
关键词:小麦粉近红外中红外信息融合
淀粉糊老化行为的粒子示踪微流变表征方法初探被引量:2
2019年
为在不接触和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对淀粉糊流变行为进行表征,实现同一样品在不同老化时间的连续测定,该研究利用被动粒子示踪微流变(passive particle tracking microrheology,pptMR)连续表征淀粉糊在冷却及冷藏老化过程的流变及内部结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pptMR所给的弹性因子(elasticity index,EI)、流度因子(fluidity index,FI)和固液平衡值(solid-liquid balance,SLB)能很好地表征直链淀粉短期老化,相比之下,SLB区分度最好。宏观黏度因子(macroscopic viscosity index,MVI)能同时表征直链淀粉短期老化与支链淀粉长期老化。pptMR能通过弹性模量(G′)、损耗模量(G″)和损耗角正切(tanδ)反映淀粉糊冷却过程黏弹特性连续变化及凝胶转变点,也可对其长期老化进行表征。pptMR是一种潜在的淀粉老化行为连续表征方法,具有机械流变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但需深入研究。
田缘李双红周韵叶发银赵国华
关键词:甘薯淀粉木薯淀粉
大孔树脂D392对莱鲍迪苷A和甜菊苷吸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根据莱鲍迪苷A(RA)比甜菊苷(S)多一个葡萄糖基的特点,针对性地选择了14种工业树脂,分别考察了它们对RA和S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选择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吸附选择性较高的大孔树脂D392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并考察了温度、甜菊糖苷水溶液浓度、pH、溶剂对D392吸附选择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D392在水相中对S的吸附能力大于对RA的吸附能力,吸附为放热过程,且在较低温度下吸附选择性较好。在298.15K,pH7.0,混合糖苷(RA/S=1∶1)浓度为5g/L时,经D392吸附6h,吸附残液中RA/S达到最大值。进一步以RA含量70.3%的甜菊糖苷作供试液,经D392吸附6h,吸附残液中RA含量可提高到88.4%,RA保留率为68.0%。
叶发银杨瑞金华霄赵伟张文斌
关键词:吸附树脂纯化甜菊糖苷
膳食多酚对淀粉消化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近年来基于食品成分之间相互作用调节食品质地与功能特性的研究成为食品学科的研究热点。多酚与淀粉的相互作用在食品中广泛发生,二者的相互作用对调控加工食品的风味和质地、提高多酚的生物利用度、抑制淀粉的老化以及降低淀粉的消化吸收速度等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多酚与淀粉的复合作用、多酚对淀粉消化酶活性的抑制以及多酚对肠道葡萄糖吸收转运的抑制作用,为利用食物成分与淀粉的相互作用开发预防和控制高血糖症的新型食品提供了参考。
吕霞叶发银刘嘉赵国华
关键词:淀粉葡萄糖转运淀粉酶
蒸煮-老化预处理对炒制青稞粉理化性质及体外淀粉消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蒸煮-老化预处理对炒制青稞粉营养组分、理化特性及体外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丰富青稞加工方式。【方法】以青稞为试验材料,将蒸煮后老化不同时间(0、6、12、18和24 h)的青稞粉进行炒制,通过扫描电镜和显微镜观察蒸煮-老化预处理对炒制青稞粉微观结构的影响;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和快速黏度分析法,研究蒸煮-老化预处理对炒制青稞粉短程分子结构、结晶特性及糊化特性的影响;采用体外消化研究蒸煮-老化预处理对炒制青稞粉淀粉消化率的影响。【结果】与生青稞粉相比,蒸煮-老化预处理-炒制青稞粉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减少;但不经老化处理的炒制青稞粉(0-Roasted)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有所增加。蒸煮-老化预处理使炒制青稞淀粉颗粒受到一定程度破损,偏光十字逐渐消失;短程分子结构受到破坏。与生青稞粉相比,蒸煮-老化预处理使炒制青稞粉的相对结晶度降低;随着老化时间增加,炒制青稞粉相对结晶度逐渐增加,结晶形式由原来的A型转变为V型,表明形成淀粉-脂质或淀粉-蛋白质-脂质复合物。蒸煮-老化预处理炒制青稞粉L*值降低,而a*和b*值增加。与生青稞粉相比,蒸煮-老化预处理使炒制青稞粉的典型糊化峰消失,终值黏度逐渐降低;同时使炒制青稞粉持油力显著增加,但持水力缓慢下降。体外消化试验表明,与生青稞粉相比,热加工可提高青稞淀粉的消化性能;但与未老化炒制青稞粉相比,老化6-24 h炒制青稞粉的快消化淀粉含量减少6%-16%,慢消化淀粉含量显著增加。【结论】蒸煮-老化预处理可改变炒制青稞粉的营养组分和理化性质。蒸煮后老化6 h的炒制青稞淀粉消化性能降低,有助于稳定血糖,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或血糖偏高人群理想的主食来源之
王钰麟雷琳熊文文叶发银叶发银
关键词:理化特性Β-葡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