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旭春
-

-

- 所属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刘纯伦

- 作品数:62被引量:358H指数:1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功能性消化不良 罗非昔布 胃动力 糖尿病胃轻瘫 胃癌SGC-7901
- 唐承薇

- 作品数:376被引量:2,992H指数:2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生长抑素 奥曲肽 门静脉高压 胃癌 肝硬化
- 蓝程

- 作品数:51被引量:2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 热休克蛋白70 肠黏膜 多器官功能衰竭
- 杨波

- 作品数:13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影像数据 肠黏膜 热休克蛋白70 内镜
- 何周桃

- 作品数:37被引量:228H指数:9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功能 热休克蛋白70 益智
- 姜黄素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胰腺炎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胰腺炎的干预作用。方法18只1月龄雄性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NP组和姜黄素组,每组6只。以25%乙醇代水饮12周后每周1次腹腔注射脂多糖(2mg/kg体重)、共4次的方法建立慢性胰腺炎模型。姜黄素组制模同时饲以姜黄素。17周后处死动物。测血糖浓度,常规胰腺病理检查及胶原纤维染色,检测胰腺组织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结果对照组、ANP组和姜黄素组胰腺病理评分分别为1.17±0.41、7.33±2.58和3.50±1.05,姜黄素组较ANP组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糖值无统计学差异。姜黄素组胰腺组织匀浆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分别为(7348±102)、(14135±1272)U/g,均高于ANP组的(5428±547)和(9123±1250)U/g(P值均〈0.05)。对照组、ANP组和姜黄素组胰腺TGF-β1mRNA表达量分别为0.618±0.019、0.818±0.012、0.745±0.088,AN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姜黄素组(P值均〈0.01)。结论在长期摄入乙醇的基础上反复腹腔注射脂多糖可诱导慢性胰腺炎;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TGF-β1表达而产生抗胰腺纤维化的作用。
- 彭晓华周旭春潘慧
- 关键词:姜黄素慢性胰腺炎内毒素类乙醇
-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和细胞因子的表达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和非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NPI-IBS)患者临床特征及肠黏膜、外周血IL-17A、IFN-γ和IL-10的表达。【方法】腹泻型IBS患者44例(PI-IBS 21例,NPI-IBS 23例),健康对照者10例,采用GSRS、SAS、SDS量表评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道症状、焦虑及抑郁状态。肠镜下取回盲部及直肠黏膜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IL-17A、IFN-γ和IL-10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7A、IFN-γ和IL-10的表达。【结果】NPI-IBS患者较对照组SDS评分升高(P<0.05);PI-IBS患者较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升高(P<0.05);PI-IBS组较NPI-IBS组GSRS、SAS和SD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PI-IBS组和NPI-IBS组回盲部和直肠IL-17A、IFN-γ的表达升高,IL-10的表达降低(P<0.05);PI-IBS组血清中IL-17A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IL-10的表达降低(P<0.05);肠黏膜和外周血中PI-IBS组IL-17A和IFN-γ的表达较NPI-IBS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IBS和NPI-IB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表现,外周血和肠黏膜中IL-17A和IFN-γ的表达升高,IL-10表达降低,但PI-IBS患者临床症状相对较重,细胞因子的改变更明显,PI-IBS可能与NPI-IBS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 代迎欢蓝程刘丹彭云丽周旭春
- 关键词:IFN-ΓIL-10
- 3种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胰腺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比较 3种不同选择性的环氧合酶 - 2 (COX - 2 )抑制剂———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对人胰腺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观察罗非昔布对人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3 H -胸腺嘧啶核苷掺入 ,了解细胞DNA合成 ;用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及细胞COX - 2的表达 ;用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建立裸鼠胰腺癌移植瘤模型 ,给予罗非昔布 8周 ,观察肿瘤大小、肿瘤组织的COX - 2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3种COX - 2抑制剂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株BxPC - 3的3 H -胸腺嘧啶核苷掺入 ,其抑制效应与药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COX - 2抑制剂的选择性越高 ,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COX - 2抑制剂均能诱导胰腺癌细胞的凋亡、降低胰腺癌细胞的COX - 2、PCNA的表达。罗非昔布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抑瘤率为 87.7% ;肿瘤组织的COX - 2、PC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3种选择性COX - 2抑制剂均能抑制人胰腺癌细胞的生长 ,并诱导其凋亡 ,对COX - 2的选择性越高 ,对胰腺癌的抑制作用越强。
- 周旭春唐承薇王春晖刘纯伦
- 关键词: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胰腺癌
- 异烟肼致全身水肿1例
- 2014年
- 异烟肼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和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其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肝脏及神经系统损害,而出现全身性水肿的报道较少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1例服用异烟肼后出现水肿的患者,现介绍如下。
- 何志威周旭春
- 关键词:全身水肿异烟肼神经系统损害抗结核药物全身性水肿
- 克罗恩病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失应答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失应答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IFX治疗的63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至治疗时间(病程)、蒙特利尔分型(包括诊断时年龄A、病变部位L和疾病行为B)、联用免疫制剂、联合肠内营养、合并瘘管、合并肛周病变、合并肠外表现、治疗前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BMI、CRP、CRP降低率[(第四次治疗前CRP-基线CRP)/基线CRP]、基线红细胞沉降率(ESR)、基线血红蛋白(Hb)、基线白蛋白(ALB)等。根据IFX诱导治疗3次后的CDAI评分分为原发失应答组和应答组,应答组的患者根据应答情况分为继发失应答组和持续应答组。比较原发失应答组和应答组以及继发失应答组和持续应答组的上述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D患者IFX治疗失应答的影响因素。结果63例CD患者中,22例(34.9%)患者发生IFX治疗失应答,发生原发失应答的患者8例(12.7%),继发失应答的患者14例(22.2%),原发失应答组和应答组患者BMI、疾病行为和联合肠内营养比较,P均<0.05。未发现原发失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继发失应答组和持续应答组患者性别、CDAI评分和Hb比较,P均<0.05,治疗前CDAI评分>220分是继发失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IFX治疗CD患者失应答不可避免。患者的疾病行为、BMI和联合肠内营养是IFX治疗原发失应答的可能影响因素。CDAI评分>220分为IFX治疗继发失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性别、CDAI评分和Hb与IFX治疗继发失应答有关。
- 杨花花周旭春黄怡袁雪文友飞
- 关键词:英夫利昔单抗克罗恩病影响因素
-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观察选择性环氧合酶 - 2 ( COX- 2 )抑制剂 (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罗非昔布 )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 1生长的影响以及罗非昔布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效应。方法 采用 3H-胸腺嘧啶核苷 ( 3H- Td R)掺入法了解细胞的增殖 ;用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 ( PCNA)及细胞 COX- 2的表达 ;用 TUNEL 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 ,给予罗非昔布 8周 ,观察肿瘤大小、COX- 2及 PCNA表达情况。结果三种选择性 COX- 2抑制剂均较阿司匹林更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 3H- Td R掺入 ,3H-胸腺嘧啶掺入值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对胃癌细胞 3H-胸腺嘧啶掺入的 IC50 分别为 1.18× 10 - 7mol/ L、1.68× 10 - 8mol/ L、4.3 9× 10 - 9mol/ L。经 1× 10 - 5m ol/ L 的上述三种药物作用 2 4h,SGC790 1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 19.8%± 1.8%、2 4.6%± 1.2 % 3 1.2 %± 2 .2 %。 COX- 2抑制剂的选择性越高 ,凋亡指数也显著升高 ( P<0 .0 1)。罗非昔布对裸鼠胃癌原位移植瘤的抑瘤率为 93 .9% ;肿瘤组织的 COX- 2、PC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COX- 2抑制剂的选择性越高 ,对胃癌生长抑制作用越强。
- 刘纯伦唐承薇万学红王春晖周旭春
- 关键词: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胃癌癌细胞生长免疫组化
- 酒精联合脂多糖对大鼠胰腺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酒精联合脂多糖(LPS)对胰腺星状细胞(PSCs)的影响。方法 24只1月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酒精组、LPS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对照组和LPS组给予饮用水,酒精组和模型组以25%乙醇代水饮。分别于第13、14、15、16周向LPS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2mg/kg),每周1次,共4次,于最后1次注射后1周处死动物。在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胰腺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的表达,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SMA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光镜下见模型组胰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Ⅰ型胶原表达增加。RT-PCR检测显示,模型组胰腺组织中α-SMA(0.840±0.022)和Fn(1.667±0.050)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400±0.048、0.963±0.014,P<0.01)、酒精组(0.388±0.036、0.930±0.016,P<0.01)和LPS组(0.414±0.033、0.951±0.010,P<0.05),但后三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其他三组比较,模型组α-SMA蛋白表达也明显上调(P<0.01)。结论在长期摄入酒精的基础上反复腹腔注射LPS可造成PSCs的活化。
- 彭晓华周旭春潘慧
- 关键词:脂多糖类肌动蛋白类纤维化
- 免疫内分泌细胞及细胞因子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被引量:2
- 2014年
-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生化学未见异常且结肠镜检查未见形态学改变,而显微镜下却可见肠道炎症细胞浸润。肠道黏膜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嗜铬细胞等免疫内分泌细胞数量和功能发生改变,肠道黏膜、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异常导致肠道炎症低度反应,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迁延反复。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从免疫内分泌细胞及细胞因子两个方面做一概述。
- 何志威周旭春蓝程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炎症
- 肥大细胞与肠易激综合征低度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以持续性或间歇性腹痛和(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BS的全球患病率为5%-15%,因IBS发病率高,症状顽固,对患者生活工作影响较大,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目前对IBS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目前尚无单一的发病机制能够解释其所具有的所有症状。
- 张乐蓝程邓昌玉周旭春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肥大细胞低度炎症细胞因子
- 硝苯啶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其机理探讨被引量:3
- 1996年
- 用硝苯碇(NFD)预防无水乙醇和幽门结扎所致大鼠胃溃疡,结果显示用药组胃溃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溃疡的抑制率与NFD剂量呈正相关.临床观察4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服用NFD 10mg,每日4次,6周后溃疡愈合27例(64.3%),总有效39例(92.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用NFD治疗胃溃疡(GU)20例.溃疡愈合15例(75.0%),总有效19例(95.0%).抗溃疡机理研究表明,NFD可减少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用放免法测量大鼠胃粘膜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在NFD组,使用乙醇1.5h及2h后,胃粘膜PGE_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增加,P分别<0.05及<0.01.本药临床疗效与西米替丁(CIM)相似,副作用小,对正常血压者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改变.该药使用方便,可望成为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新药.
- 周旭春王宜燕
- 关键词:硝苯啶消化性溃疡胃溃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