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亚冰
-

-

-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马季凡

- 作品数:8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世家 《甲骨文合集》 遗存 小双桥遗址 商代遗址
- 宋镇豪

- 作品数:31被引量:18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甲骨文 甲骨学 商代 殷商王朝 甲骨
- 殷墟 卜骨的双兆干现象
- 孙亚冰
- 商周牛卜骨前后角锯切情况探讨
- 2017年
- 商周时期常用兽类肩胛骨进行占卜,所属动物有牛、羊、猪、鹿、马、象等。为便于施钻、凿、灼.肩胛骨在使用前一般会做一些修整,这些修整包括切除肩胛冈、臼角、一部分骨臼和削平骨条边(又称对边)的背面。2014年8月,笔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考察商代甲骨时,发现一些肩胛骨还有切除前后角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并不像其他修整现象为学界所重视.因此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介绍和探讨。
- 孙亚冰
- 关键词:商周时期卜骨肩胛骨甲骨
- “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 1999年
- 为了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推动甲骨学在下个世纪向纵深发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殷商文化学会、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安阳市人民政府、安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主办,语文出版社协办,于8月20日至23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了“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海峡两岸和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法国以及欧盟的20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大会进行学术交流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甲骨学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 孙亚冰
- 关键词:甲骨学殷商文化
- 试释甲骨文中的"夬"字
- 孙亚冰
- 甲骨文合文三则 附:“乐”的未识甲骨文字形被引量:4
- 2019年
- 合文是古文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书写形式,本文介绍了甲骨文中的三则合文:"先匕"合文、"示十"合文、"豕逐"合文。其中"豕逐"是一例带合文符号的合文。带■的"乐"字,一般认为西周中期晚段才出现,其实晚商时期的黄组卜辞中已经出现了,只是未被识别出来。
- 孙亚冰
- 关键词:合文
- 甲骨文中所谓的“占”字当释为“司”被引量:2
- 2019年
- 殷墟卜辞的占辞,开头常说“王固曰”(宾组、师组[1])、“■固曰”(师组)、“王■曰”(出组)、“左卜■”或“王■”(历类)、“王■曰”(黄类)、“子■曰”(花东子卜辞),这些“■”、“■”、“■”、“■”等字通常被释为“占”,这是没有疑问的。
- 孙亚冰
- 关键词:殷墟甲骨文
- 花东卜辞解诂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解析了花东卜辞中一个被误释为"■"的字,认为此字当释为"■","■卜"可读为"兴卜",是吉卜的意思。又诂释了花东卜辞中用作语首助词和语中助词的"曰"字。
- 孙亚冰
- 关键词:甲骨文
- 记事类刻写辞札记两则——附合文一例
- 2024年
- 本文是两则与记事类刻写辞相关的札记:第一则,《契合集》57反中的所谓“卜”应改释为人称“司”;第二则,《合集》35260“甲申十彡气小甲廿一”中的“十”是人名。最后附合文一例,即《合集》26026(《北珍》435)+《合集》24115(《北珍》438)中的“■”是“有咎”的合文。
- 孙亚冰
- 殷墟甲骨缀合五则
- 2019年
- 缀合五版甲骨,丰富了甲骨文和殷商史研究的材料,并根据旧著录复原一版甲骨,呈现了更清楚的拓本。
- 孙亚冰
- 关键词:甲骨缀合
- 殷墟卜辞“肩告于大邑商”含义探析
- 2023年
- 殷墟黄类卜辞中的“肩告于(兹)大邑商”,过去多认为是出师前的告庙仪式,也有人认为是战前的告国人行为,通过分析,本文指出“肩告于(兹)大邑商”的含义与其前的“不缓捷”密不可分,“告”实际上指“告捷”。“不缓捷,肩告于(兹)大邑商”的含义是,战争会很快取得胜利,能告捷于大邑商。
- 孙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