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作品数: 13被引量:18H指数:3
  • 所属机构:重庆师范大学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相关作者

赵昆生
作品数:41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政治 西晋 北魏 统治 社会转型
汉魏之际主流才性观的发展
2003年
桓灵之季的主流才性观遵循儒学阶层理想主义的才性体用本末合一的要求,建安前后的主流才性观则发展为曹操制度化的现实主义的才能至上原则。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汉末权势阶层争夺政治人物标准的阐释权,体现了才性观的阶层性、时代性特征和才性问题在哲学角度上一般性和特殊性、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统一,承载了汉末哲学的时代性课题。汉未哲学中人性论内涵,个人目标与社会标准的统一途径,对人的规定性的不断演进,表现了中国哲学的入世特征,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张娟
关键词:汉魏之际政治人物
试论秦汉魏晋南北朝三峡地区的社会经济
2004年
秦建国以后 ,积极向西南拓展疆域 ,将中原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向新开发地区推广。北方人口也因北方战乱等原因不断向三峡地区迁移 ,这就为三峡地区的开发 ,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使得三峡地区的农业。
赵昆生张娟
关键词:秦汉魏晋南北朝经济发展
东汉末党锢之祸新解被引量:5
2003年
学界论及东汉党锢,多站在代表正统、道德的士大夫立场,表现出对宦寺阶层行为的轻贱。本文欲突破这一思维框架,从宦寺所代表的社会下层民众努力争取向上层社会流动而重新建构政治人物标准的角度,予东汉党锢新的理论阐释。
张娟
关键词:党锢下层民众
关于三次不定方程的研究
本文在绪论介绍了不定方程的背景和研究现状,并在第二部分给出本文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在前人的基础上,本文主要解决了部分三次不定方程整数解的问题.  对于三次不定方程x3±a3=Dy2,本文的第三部分证明了当...
张娟
关键词:递归数列整数解
文献传递
重释东汉党锢被引量:2
2005年
学界对东汉末党锢之祸中宦寺地位的界定毫不例外地持否定态度。但党锢不失为下层 民众中产生的宦寺集团在下层民众起义前寻求向上社会流动的一种尝试,它与汉末的黄巾起义一样,是 下层民众改变生活境遇的方式。所不同的是,宦寺是革儒学上层的命,黄巾是革黄帝的命,都是在汉帝 国制度之外争取权力的斗争。不轻贱黄巾起义中的民众,就不应该轻贱党祸中的宦官。
张娟
论清流和清议的二重性被引量:1
2005年
汉末清议思潮,是两汉日益成熟的儒学清流为挽救汉帝国政治危机和文化危机进行的思想争鸣。 清议中存在温恭和激进,作愚和承担是非,志在保家和破家为国两种不同的风格。清流内部存在着的对 政治人物德行特征的截然不同的两种理解,共同构成儒学阶层才性观的丰富内涵。
张娟
关键词:清议二重性
论蔡邕的才性观被引量:3
2003年
蔡邕才性观在儒学立场上既有继承和守旧,又有因时代变迁对才性内涵新的创新和改造。是由清流阶层经明行修的主流才性观到宦寺阶层继承者曹操才能至上的主流才性观的中间过渡。因此对于如何看待建安之前的转型社会对公众领袖人物的标准是很有意义的。
张娟
关键词:蔡邕儒学东汉政治领袖
论东汉末年传统才性观的危机被引量:3
2003年
才性问题作为汉末探寻理想人物素质标准的公众话题,历史渊源久远。它在汉武帝时期因董仲舒人性论对政治人物的设想而深化,并因汉末士大夫、太学生反对外戚宦官专权的社会冲突体现了传统才性观的危机而诱生对传统才性观与现实矛盾的理论思考,使政治问题上升为思想界中的哲学问题。才性问题在作为政治问题的表象背后,蕴含了思想文化的深层意义。
赵昆生张娟
关键词:东汉末年社会冲突
试析蔡邕的道德论被引量:2
2003年
历代对蔡邕的才性特征尤其是道德的评价褒贬不一,这种模棱昭示蔡邕的行为对道德的体现包含向两种方向解释的可能。本文试图揭示蔡邕时才性问题中政治人物的道德素质的真实看法。
张娟
关键词:蔡邕道德论才性矛盾性政治人物
论东汉末年传统才性观的危机
总论才性问题作为汉末探寻理想人物素质标准的公众话题,历史渊源久远。它在汉武帝时期因董仲舒人性论对政治人物的设想而深化,并因东汉末士大夫、太学生反对外戚宦官专权的社会冲突体现了传统才性观的危机而诱生对传统才性观与现实矛盾的...
张娟
关键词:东汉才性蔡邕仲长统清议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