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帅
作品数: 54被引量:228H指数:8
  • 所属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所在地区:新疆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欧江华
作品数:94被引量:411H指数:11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乳腺肿瘤 预后 维吾尔族
李涌涛
作品数:78被引量:371H指数:9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维吾尔族 乳腺
蒋威华
作品数:55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三阴性乳腺癌 乳腺癌 维吾尔族 预后 乳腺肿瘤
王晓文
作品数:59被引量:333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三阴性乳腺癌 乳腺肿瘤 维吾尔族 汉族 琐琐葡萄
朱丽萍
作品数:105被引量:366H指数:9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维吾尔族 乳腺癌组织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唑来磷酸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唑来磷酸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唑来磷酸联合卡培他滨组(治疗组)及单用唑来磷酸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镇痛效果、生存质量改善评价、骨转移灶治疗效果评价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骨痛的镇痛效果评价、患者生存质量改善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转移灶治疗效果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乏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磷酸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骨多发转移较单用唑来磷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张明帅张国庆欧江华艾司克尔.阿尤甫蒋威华倪多
关键词:骨转移唑来磷酸卡培他滨
隐匿性乳腺癌23例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分析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23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均以腋窝肿块为首发表现,7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转移性腺癌。23例均行同侧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均予辅助化疗和放疗。结果术后随访平均7.3年,术后5年生存率为64.5%。9例患者因远处脏器转移而死亡。结论腋窝淋巴结活检对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方式以改良根治术为主并辅以化、放疗等综合治疗。
张明帅欧江华甫拉提.吾瓦力汉朱丽萍倪多张国庆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隐匿性
三阴性乳腺癌PALB2与雄激素受体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PALB2和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SP法免疫组化测定178例TNBC中PALB2及AR的表达情况,将PALB2按表达不同分为两组,并分析其与不同AR表达状态时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78例TNBC中,PALB2阴性47例(26.4%),AR阳性60例(33.7%),两者呈负相关(-1≤r<1,P<0.05),在PALB2阴性组中,AR阳性表达与乳腺癌家族史、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复发转移相关(P<0.05),且5年无瘤生存率也低于AR阴性组。结论:TNBC患者PALB2缺失与AR的阳性表达,对TNBC的进展起到协同促进作用,PALB2和AR联合检测可为TNBC的预后判读提供新依据。
蒋威华张明帅李涌涛王晓文张晨光伊丽娜雪莱提欧江华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雄激素受体
新疆地区不同民族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CYP2D6基因多态性及拷贝数变异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不同民族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CYP2D6基因多态性及拷贝数变异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253例,其中汉族126例、维吾尔族78例和哈萨克族49例,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Accu Copy^(TM)多重基因拷贝数检测技术进行CYP2D6基因多态性及拷贝数变异检测。结果:97.6%(247/253)的患者都检测到了CYP2D6等位基因多态性或拷贝数变异情况,最常见多态分布CYP2D6等位基因是*1、*2、*10,分布频率分别为0.577、0.320、0.462。CYP2D6的*2、*4、*10等位基因在汉族、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乳腺癌患者中分布频率分别为(0.023 8、0.038 4、0.042 9)、(0.031、0.038、0.163)、(0.635、0.372、0.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乳腺癌患者CYP2D6代谢表型及拷贝数情况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CYP2D6基因在代谢表型多态性及拷贝数变异情况方面未发现明显的民族差异性,但*2、*4、*10等位基因在不同民族间分布有差异,为他莫昔芬个体化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李涌涛张明帅蒋威华王晓文雪莱提.派祖拉甫拉提.吾瓦力汗
关键词:CYP2D6基因多态性代谢表型拷贝数变异
新辅助化疗与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与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为乳腺癌治疗的选择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60例患者采用空心针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结果:新辅助化疗后,60例乳腺癌患者中临床完全缓解(CR)16例(26.67%),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CR)4例(6.67%),部分缓解(PR)36例(60.00%),稳定(SD)7例(11.67%),进展(PD)1例(1.67%),临床有效率(CR+PR)为86.67%。ER阴性表达组新辅助化疗效果优于ER阳性表达组,化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前ER阳性表达率为50.00%(28/56),化疗后ER阳性表达率为64.29%(3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阴性表达组新辅助化疗效果优于ER阳性表达组,新辅助化疗能使部分乳腺癌组织中的ER表达发生改变,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齐新朱向琥李勇涛张明帅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新疆维、汉民族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危险因素对比分析研究
目的:  1)通过对可能影响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女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和病理指标进行初步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探讨可能存在不同的影响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于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针对不...
张明帅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转移腋窝淋巴结
新疆维、汉民族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张明帅艾司克尔·阿尤甫齐新朱丽萍欧江华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维吾尔族LOGISTIC回归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HER2(++)扩增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并探讨影响HER2基因扩增的因素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l月至2015年12月间IHC检测HER2(++)的乳腺癌病例325份,均采用IHC和FISH两种方法分别检测所有患者的石蜡标本HER2表达和扩增情况,并分析HER2扩增状态与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经IHC检测HER2表达均为(++),FISH检测HER2扩增率为12.9%(42/325),对12项临床和病理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扩增状态与激素状态、肿瘤直径、P53显著相关(P<0.05),而与ki67表达、组织学分级、肿瘤个数等因素均无关(P>0.05)。结论雌孕激素表达均阴性、肿瘤直径>2 cm、P53表达阳性是预测FISH检测IHC HER2(++)扩增的独立因素。
张明帅王胄蒋威华李涌涛甫拉提.吾瓦力汉欧江华
关键词:乳腺癌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SATB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158例,其中原位癌26例,浸润性癌13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ATB1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ATB1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4/50),原位癌组织中为42.3%(11/26),浸润性癌组织中为70.5%(93/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TB1表达与乳腺浸润癌患者的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均有关(P<0.05),而与年龄、绝经情况、病理分型、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均无关(P>0.05)。结论 SATB1表达可能与维吾尔族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蒋威华孙晓宏李涌涛张明帅王晓文欧江华
关键词:维吾尔族乳腺癌SATB1临床病理特征
汉族与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差异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汉族和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方法共纳入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46例,按民族分为汉族组及维吾尔族组。比较2组患者就诊时年龄、乳腺癌家族史、初次月经年龄、绝经情况、初次生产年龄、生产次数情况、哺乳情况、文化程度、职业、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因素。结果 2组患者在就诊时年龄、乳腺癌家族史以及饮酒情况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2组在初次月经年龄、绝经情况、初次生产年龄、生产次数、哺乳、文化程度、职业、饮食习惯、吸烟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保护性因素为均衡饮食,烟熏类食物摄入少,而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保护性因素则为初次月经年龄晚、绝经年龄早、初次生产年龄早、生育次数多、哺乳时间长、以体力劳动为主、文化程度较低、吸烟或被动吸烟人数少。
蒋威华孙晓宏李涌涛张明帅王晓文张晨光伊丽娜欧江华
关键词:民族三阴性乳腺癌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