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红
-

-

- 所属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
相关作者
- 陆堃

- 作品数:53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成像评价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心病 肺动脉高压
- 庞家传

- 作品数:27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狭窄 彩色多普勒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 李晓原

- 作品数:83被引量:15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 研究主题:血管 HE-NE激光 血卟啉单甲醚 动脉 光动力疗法
- 魏华江

- 作品数:98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光学特性 血管 HE-NE激光 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组织光学
- 吴妙玲

- 作品数:14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CT 二尖瓣脱垂 心脏结节病 超声心动图检测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复杂型双孔二尖瓣1例
- 本文报告1例16岁男性患者,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关节游走性肿瘤2年,活动后心悸、气促半年入院.体检:心前区之胸壁稍隆起,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SM3/6级,传向左腋中线,胸骨左缘第3
- 陆堃林红庞家传吴妙玲
- 文献传递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与超声心动图诊断变迁被引量:1
- 2000年
- 分析我院 1987~ 1997年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IE) 177例 ,并与 1976~ 1986年确诊为IE患者14 2例进行了系统比较 ,结果显示 :近 10年来 1.IE的基础心脏病中 ,风湿性心瓣膜病比较过去明显减少 ,而原发性二尖瓣脱垂病例明显增多 ;2 .超声心动图发现感染性赘生物的检出率比过去明显提高 ;3.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 ,使得IE的预后有了明显改观。
- 阙绪光陆堃庞家传林红吴妙玲陈冬
- 关键词:心内膜炎超声心动图感染性
- 儿童门脉海绵样变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追踪(附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总结儿童门脉海绵样变的诊治经验,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对在我院确诊的9 例1 ~11 岁门脉海绵样变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追踪预后。结果 儿童门脉海绵样变以上消化道出血和脾大为首诊原因,超声波检查阳性诊断率为88.9 % ,假阳性率为2.3 % ,脾切除+ 门体分流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次数减少,每年≤1 次,比单纯脾切除或脾切除+ 断流术效果好。结论 有门脉高压表现的儿童应注意门脉海绵样变的可能,超声波可作为常规的临床检查手段,条件许可时脾切除+ 分流术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
- 罗学群周李林红
- 关键词:预后脾切除儿童上消化道出血假阳性率
- 健康成人彩色室壁动态RFAC时间累积曲线的特征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了解健康成人心内膜区域位移面积百分比(regional fraction area change, RFAC)时间累积曲线的特征,为客观定量评价冠心病节段室壁运动奠定基础。材料与方法: 运用超声心动图彩色室壁动态(color kinesis, CK)技术,利用自行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对45例健康成人心脏节段室壁运动进行定量分析,并以RFAC时间累积曲线来表示。结果: 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不同心肌节段RFAC时间累积曲线有非常相似的形态,心尖四腔切面的曲线虽较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稍微离散,但总体的趋势仍相一致。在收缩早期,RFAC增量与时间大致呈线性关系,在收缩晚期则表现为下凹的曲线。结论: RFAC时间累积曲线可校正不同节段室壁运动的差异,在健康成人显示了较为一致的形态。分析该曲线的异常,可获取左室节段运动功能的时相信息,可能作为评价左室壁节段运动状态的新的指标。
- 林红陆堃李晓原庞家传吴妙玲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 激光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
- 2000年
- 综述了低强度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诱导细胞凋亡以及以激光为光源的光动力治疗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概况及临床应用前景。
- 魏华江林红
- 关键词:细胞凋亡肿瘤
- 用血液流动的弹性腔膜型分析计算正常人与主动脉功能不全患者舒张期肱动脉压力的相位谱被引量:1
- 1997年
- 本文借助血液流动双弹性腔模型分析计算了正常人与主动脉功能不全患者舒张期肱动压力的相位谱,并与压力曲线相比较,结果表明相位谱能更明显地判别二者压力间的差异,从而为用双弹性腔膜型研究心血管疾病患者舒张期动脉压力提供一个新方法。
- 魏华江李晓原林红巫国勇谢正祥
- 关键词:双弹性腔模型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1206例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我院1990~1999年10年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先天性室间隔缺损1206例,其中经手术证实830例。我院1206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中,膜周部缺损987例,占81.84%;漏斗部缺损202例,占16.75%;肌部室间隔缺损17例,占1.41%。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最多见,而肌部室间隔缺损最少见,皆与室间隔的胚胎发育过程有关。
- 吴妙玲庞家传陆堃林红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 用血液流动的双弹性腔模型分析计算正常人与主动脉功能不全患者舒张期肱动脉压力的功率谱
- 1998年
- 本文借助血液流动的双弹性腔模型分析计算了正常人与主动脉功能不全患者舒张期肱动脉压力的功率谱,并与压力曲线相比较,结果表明功率谱能更明显地判别二者压力间的差异,从而为用双弹性腔模型研究心血管疾病患者舒张期动脉压力提供一个新方法。
- 魏华江李晓原林红林红
- 关键词:双弹性腔模型功率谱血液流动主动脉
- 二尖瓣双病变和联合瓣膜病变二尖瓣口面积的测定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探讨二尖瓣双病变和联合瓣膜病变二尖瓣口面积(MVA)的准确测定方法。材料与方法∶分别用二维超声(2DE)、压差减半时间(PHT)、彩色多普勒二尖瓣口血流截面积(CDF)和椭圆形面积法(CDJ)测定43 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拟行人工瓣置换术患者的MVA,其中合并主动脉瓣反流(MS+ AR) 10 例,合并二尖瓣反流(MS+ MR) 12 例,(MS+ MR+ AR) 21 例,并与手术标本的实测面积(OP)相比较。结果∶CDF法三组均为高度相关;2DE法MS+ AR组为良好相关,其余两组亦为高度相关;PHT法三组虽为高度相关,但在MS+ MR和MS+ MR+ AR组显著低估了OP;CDJ法三组均显著低估了OP。结论∶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反流或同时并主动脉瓣反流但以二尖瓣反流显著时,PHT法明显低估了二尖瓣口面积,而此时应用CDFI测量二尖瓣口血流截面积却不失为一种新的简便而较为准确的定量二尖瓣狭窄的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
- 林红陆堃庞家传李晓原阙绪光吴妙玲周令仪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口面积瓣膜疾病彩超
- 用血液流动的双弹性腔模型分析计算正常人与心肌疾病患者舒张期肱动脉压力的相位谱
- 1997年
- 本文借助血液流动的双弹性腔模型分析计算了正常人与心肌疾病患者舒张期肱动脉压力的相位谱,并与压力曲线相比较,结果表明相位谱能更明显地判别二者压力间的差异,从而为用双弹性腔模型研究心血管疾病患者舒张期动脉压力提供一个新方法。
- 魏华江李晓原林红林红
- 关键词:双弹性腔模型心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