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忠
作品数: 11被引量:30H指数:4
  • 所属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潍坊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相关作者

刘立群
作品数:73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食管癌 非小细胞肺癌 氧代谢
隽兆东
作品数:117被引量:235H指数:8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研究主题:麻醉学专业 麻醉学 吡格列酮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刘效波
作品数:33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右胸外侧小切口 外科治疗 缺血性心肌病 食管癌
都彩菊
作品数:14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辅助设备 骨折患者 角度传感器 肌肉群 机械能
刘宝堂
作品数:23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吡格列酮 缺血再灌注损伤 体外循环 ERK1/2
单宁酸缓释微球延缓大鼠心室重构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单宁酸(tannic acid,TA)缓释微球心肌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制备TA缓释微球,检测其体外释放药物参数。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8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微球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组,n=24]、TA缓释微球(PLGA-TA)组(n=24)、TA组(n=16)和生理盐水(NS)组(n=16)。术后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术后4周,观察心肌梗死边缘组织的心肌细胞外基质(ECM)排列;术后2周和4周,测定心肌梗死区胶原蛋白含量。结果 TA持续从微球载体中释放1个月。术后2周PLGA-TA组、TA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5);术后4周,PLGA-TA组的LVEF、LVFS、LVEDD、LVESD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它3组(P<0.05)。术后4周PLGA-TA组心肌ECM排列较TA组更为有序整齐。术后4周PLGA-TA组的心肌梗死区胶原蛋白含量高于TA组[(88.88±7.28)μg/mg心肌干重vs.(72.43±9.02)μg/mg心肌干重]、PLGA组[(88.88±7.28)μg/mg心肌干重vs(.71.97±6.06)μg/mg心肌干重]和NS组[(88.88±7.28)μg/mg心肌干重vs.(68.86±7.55)μg/mg心肌干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62,P=0.003);而TA组、PLGA组、NS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缓释微球心肌注射可较长时间遏制AMI后ECM的降解,有效延缓心室重构的发生。
李兵官宝礼郑建华孟健刘立群王士忠张浩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重构单宁酸药物缓释心肌注射
吡那地尔介导超极化停搏对缺氧未成熟心肌保护的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缺氧未成熟兔心肌模型,应用 Langendorff 装置进行离体心脏灌流,探讨吡那地尔 (Pinacidil)介导的超极化停搏液对缺氧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为寻求适合紫绀型先天性心病术中心肌保护的方法提...
王士忠刘立群隽兆东王忠伟陈维宁
文献传递
右胸外侧小切口先天性心脏病手术67例分析
目的:总结经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应用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2007年3月期间,经右胸外侧小切口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矫治术67例。包括房间隔缺损29例,室间隔缺损36例,房间隔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
刘立群王士忠隽兆东刘效波赵晓华张勇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右胸外侧小切口疗效评价病例分析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期食管癌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Ⅲ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术前先化疗(多西他赛+奈达铂)2个周期,同期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剂量40 Gy/20次),放化疗结束后2~4周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前未行干预治疗,直接手术切除;术后两组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肿瘤复发率及术后生存期。结果放化疗结束后2周,观察组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减小,其中CR 18例、PR 32例、SD 5例,有效率为86.1%。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87.9%,肿瘤复发率为20.6%,术后3年生存率为55.1%,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对照组分别为72.5%、43.5%、33.8%、19个月。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期食管癌安全有效。
王士忠刘立群杨兆禄管艳杰刘效波都彩菊刘宝堂
关键词:新辅助治疗放射疗法食管癌食管肿瘤
微创心脏不停跳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26例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总结微创右胸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近中期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经右胸外侧小切口,应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方法,修补室间隔缺损及其合并畸形共126例;回顾分析手术疗效并随访患者的近中期生活质量。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83(28.2±19.6)min,腔静脉阻断时间10~65(24.3±15.8)min。术后绝大多数患者不用或仅用少量多巴胺类活性药,胸腔引流量为(160±56)mL,无严重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发生;1例发生脑部空气栓塞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经高压氧治疗1周后康复出院;一过性血红蛋白尿21例。随访120例,6例失访,随访时间6~76(39±14)个月,均恢复良好,全部恢复正常的工作及学习。结论右胸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切口隐蔽,手术安全,能较好地保护心肌,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部分选择的心内直视手术。
王士忠刘立群隽兆东刘效波都彩菊刘宝堂苏俊武
关键词:右胸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
吡那地尔超极化停搏对缺氧未成熟心肌保护的研究
目的:探讨吡那地尔(Pinacidil)介导的超极化停搏对缺氧(紫绀型)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未成熟兔心肌慢性缺氧模型,18只缺氧幼兔随机分为超极化停搏液组(P组)、去极化停搏液组(S组),应用Langendo...
王士忠刘立群隽兆东王忠伟陈维宁
关键词:吡那地尔超极化停搏心肌保护
吡那地尔超极化停搏对缺氧未成熟心肌保护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吡那地尔(Pinacidil)介导的超极化停搏对缺氧(紫绀型)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未成熟兔心肌慢性缺氧模型,18只缺氧幼兔随机分为超极化停搏液组(P组)、去极化停搏液组(S组),应用Langendorff非再循环离体心脏灌流技术,观察2组心脏机械停搏时间、复跳时间,心肌收缩力和冠脉流量恢复率,测量心肌匀浆上清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P组心肌收缩力和冠脉流量恢复率高于S组(P<0.05),而心肌LDH、CK含量较低(P<0.05),且再灌注后心肌超微结构改变较S组轻微,线粒体损伤小,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得到较好保护;复灌早期P组有3例出现一过性室性心律失常,S组未发生严重室性心律紊乱。结论吡那地尔介导的超极化停搏对缺氧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优于去极化停搏;复灌后早期一过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去极化停搏高,但可自动转复为正常心律。
王士忠刘立群隽兆东王忠伟陈维宁
关键词:超极化停搏心肌保护
吡那地尔介导的超极化停搏液对未成熟兔心肌保护的研究
2007年
对20只幼兔随机分为吡那地尔介导的超极化停搏组(P组)和未加吡那地尔的去极化停搏组(S组)。通过改良的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观察两组心脏机械停搏时间、复跳时间、心肌收缩力、冠脉流量以及心肌中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水平和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P组心肌收缩力、冠脉流量恢复率均高于S组(P均<0.05),心肌LDH、MDA、CK水平较低(P均<0.05),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较S组得到更好保护。认为吡那地尔介导的超极化停搏液对未成熟兔心肌的保护优于去极化停搏液。
王士忠刘立群隽兆东王忠伟陈维宁
关键词:吡那地尔超极化停搏液心肌心肌保护幼兔
尼可地尔后处理联合预处理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药物后处理、预处理,及二者联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离体大鼠心肌的心肌梗死面积,冠脉流出液生化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离体心脏Langendorff装置灌流,(1)对照组(Con):左冠前降支(LAD)阻断40min,复灌120min。(2)缺血后处理组(Pos):在复灌开始,LAD给予6次短暂开放/钳夹。(3)药物后处理组(Npo):尼可地尔(Nic)20μmol/L于复灌时给予10min。(4)药物预处理组(Ipc):在LAD阻断前先给予10min的Nic。(5)联合组(Npp):LAD阻断前后分别给予Nic。(6)阻滞剂组(Gnp):灌注液中含有格列本脲(Gli)20μmol/L。结果Pos、Npo、Ipc、Npp同Con比较,LVDP、±dp/dtmax、CF在复灌后各时间点增高(P<0.05),Gnp同Co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p同Pos、Npo、Ipc比较未表现出叠加效应(P>0.05)。复灌30min后Pos、Npo、Ipc、Npp中CK、LDH漏出量较少(P<0.05),Con同G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pp同Pos、Npo、Ip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pc中心肌梗死区重量从(50.02±2.9)%下降到(22.72±3.6)%(P<0.05),Npp和Npo梗死面积分别减小到(23.99±4.3)%和(29.02±2.1)%(P<0.05),Pos梗死面积为(34.63±4.1)%(P<0.05),Gli取消了Nic的保护作用,心肌梗死面积为(46.82±6.69)%(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尼可地尔后处理、预处理,及尼可地尔后处理及预处理联合对离体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但尼可地尔后处理联合预处理未表现明显叠加作用。尼可地尔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效应可能与再灌注早期的K-ATP通道的激活密切相关。
鹿欣刘立群陈维宁崔玉倩王士忠都彩菊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尼可地尔格列本脲钾通道
右胸外侧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右胸外侧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2009年3月期间,常见先心病患者行经右胸外侧小切口手术97例,与同期行正中切口进行同类先心病手术129例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对比研究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胸液量、辅助呼吸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鸡胸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结果两组均无住院死亡;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右胸组与正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组与正中组比较:平均总胸腔引流量分别为(223.9±127.1)ml,(379.4±203.9)ml;辅助呼吸时间分别为(248.5±74.4)min,(293.1±122.3)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7±1.2)d,(9.4±0.86)d;鸡胸发生率分别为0%,2.3%(3/129);右胸组均低于正中组(P<0.05)。结论右胸外侧小切口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部分心内直视手术,与正中切口手术相比,明显缩短术后气管插管及住院时间,切口隐蔽,美观效果好。
王士忠刘立群隽兆东刘效波赵晓华张勇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右胸外侧小切口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时间胸腔引流主动脉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