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嵩
所属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所在地区: 北京市 研究方向: 艺术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江静 作品数:3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英语世界 CAMBRIDGE 《卧虎藏龙》 好莱坞影片 张慧颖 作品数:3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英语教学 《新视野大学英语》 个案研究 教学 教案设计 殷品 作品数:8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公共英语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高职公共英语 高职 大学生
《泰坦尼克号》:变异性接受的冷静审视 2013年 2012年4月15日是泰坦尼克号失事百年纪念的日子,这艘传奇巨轮因为好莱坞超级大导演卡梅隆的同名电影而更加成为全球的焦点。笔者身处英伦,遥望本土,切身体会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异质性以及面对同一文化现象时所表现出的差异。一边是英伦民众国难日似的纪念哀悼;另一边是中国影迷狂欢似的抢票盛宴和戏谑似的嬉笑评论。一场英国的国殇,经历了好莱坞式的叙述,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变异性接受。泰坦尼克号这艘文化霸权航母,再次扬帆起航。 石嵩关键词:东西方文化 文化霸权 中国电影“走出去”:一种海外研究的视野 被引量:11 2016年 一、海外的中国电影研究:视角与方法
中国电影的海外研究历经久远,从可查询到的第一部英语学界关于中国电影研究专著刘艾伦(Alan P.Liu)所撰写的《共产主义下的中国电影工业》(The Film Industry in Communist China, Cambridge, MA:MIT Press,1965)至今,其研究历程整整走过了半个世纪。 石嵩关键词:中国电影 电影研究 电影工业 共产主义 中国电影史的海外书写:范式建构与理论流变 海外中国电影研究自上世纪始,距今已走过50多年的历程,研究者从各自独立的零星式分兵作战到不断联合的团体协作,海外中国电影研究学术朋友圈已然成型;而以英语学界为代表的海外中国电影研究其理论范式也显现出越发明朗的轮廓与清晰的... 石嵩关键词:电影史 范式建构 《离别的记忆》中古尔纳的创伤记忆书写 2023年 《离别的记忆》是 2021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的第一部小说。本文从弗朗茨·法农(Frantz Fanon)的后殖民创伤思想出发,通过分析《离别的记忆》中作者对桑给巴尔后殖民时代的创伤记忆书写,揭示后殖民时代的桑给巴尔所受到的集体精神伤害之烙印,审视创伤阴影之于被殖民者内部的精神危机和精神诅咒,从而理解《离别的记忆》中古尔纳对殖民历史以及桑给巴尔后殖民时代历史文化的反思。 张慧颖 石嵩关键词:记忆书写 电影《摘金奇缘》中外市场表现差异探究 被引量:2 2019年 2018年8月15日,《摘金奇缘》在北美上映,作为一部全亚裔演员主演的电影在好莱坞横空出世,迅速风靡欧美并最终获得了1.7亿多美元的票房,烂番茄新鲜度92%,IMDB评分7.3。《摘金奇缘》改编自美籍新加坡裔作家关凯文的小说《疯狂的亚洲富豪》,由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出品,朱浩伟执导,吴恬敏、亨利·戈尔丁、杨紫琼领衔主演。女主角吴恬敏一度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并配文“《摘金奇缘》改变好莱坞(Crazy Rich Asians is going to change Hollywood)”。《摘金奇缘》作为继《喜福会》后25 年来又一部成功的全亚裔影片,它彰显了亚裔演职人员在好莱坞中的重要位置,其意义远超电影内容本身。但是,这部电影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首周票房仅799 万元人民币,累计票房1148 万元人民币,豆瓣评分6.2 分。《摘金奇缘》在中外电影市场票房和口碑的差异表现,其深层次原因值得探究。 石嵩 李梦雨另类中国电影文化海外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引言1990年,曾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吴文光拍摄了影片《流浪北京》,这一影片的诞生,被英语学界中国电影研究界认作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种新电影类型("另类"电影)的诞生,这一新兴电影类型的最显著特点和与... 石嵩文献传递 中西差异比较视野下《霸王别姬》海外研究之审视 2018年 《霸王别姬》作为第46届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获奖影片,其丰富凝重的历史景观,细腻繁复的情感镜像,吸引着世界观众的广泛关注,东西方学者更是从不同的视野角度对《霸王别姬》展开深层剖析解读。多重西方文化理论观照下的《霸王别姬》研究,呈现出了异于本土研究的变异性特点,在阿尔都塞历史结合的框架内重审中国女性形象的影像呈现,有其独特意义和参考价值;而恣意将福柯文化暴力理论与东方影像嫁接解读并想象构建中国文化中同性恋恐惧的逻辑论证过程,却将中国电影置于证实西方理论正确性和普适性的注脚位置,不免有过渡阐释之嫌。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审视《霸王别姬》的中西方研究差异,在中西互读互现的过程中实现跨文化之桥的真正互通互践。 石嵩 韩政锋关键词:中国女性 变异学 藏族题材影片的海外传播研究——基于《可可西里》的观察 2021年 藏族题材影片作为中国民族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高原风貌、人文景观、宗教文化与民俗历史吸引了国内外学界及全球观众的瞩目。本文聚焦于藏族题材影片的海外传播与接受状况,以传播效果较好的《可可西里》为例,基于对其中西方学界评议、国际获奖、海外票房、知名网站打分及影评口碑的全面观察,深入分析《可可西里》海外接受度较高的原因,总结反思藏族题材影片在国际传播中的经验教训,归纳提炼民族影片切实可行的国际传播策略,为中国民族电影积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田雯丹 石嵩关键词:《可可西里》 海外亚洲电影研究的方法:主体性建构与多元转化 被引量:2 2019年 亚洲作为方法的思考方式为理解亚洲电影在国际舞台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开启了全新的路径。海外学术界围绕亚洲电影所进行的研究,对于亚洲电影主体性的建构起到了参照系与外部催化的重要作用。亚洲电影是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多元主体组成的集合,具有其内在的多样性。我们应该以超越和多元异质的研究视角,考察亚洲电影与民族电影、第三电影、好莱坞电影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一种开放、动态的批判性亚洲电影研究话语,推进亚洲电影的主体性建构与多元转化。 石嵩 丁明瑾关键词:主体性建构 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能力评价的多维面向与进一步加强建设的思考 2021年 202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下午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媒介载体,近年来,中国电影海外推广事业持续推进,影片国际曝光度与辨识度显著增强,国际影节(展)获奖接连不断,但必须正视的是,中国电影的整体传播效度和国际影响力仍需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殷品 石嵩关键词: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际传播能力 曝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