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桂英
-

-

- 所属机构: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
- 所在地区:河南省 周口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相关作者
- 王永锋

- 作品数:78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大豆 施用效果 黄淮流域 铁肥 大豆新品种
- 刘健

- 作品数:89被引量:30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大豆 大豆蚜 大豆田 生长发育 多效唑
- 马赛飞

- 作品数:44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黄泛区农场
- 研究主题:大豆 施用效果 生长发育 包衣 发芽特性
- 张跃进

- 作品数:35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黄泛区农场
- 研究主题:大豆 施用效果 铁肥 黄淮流域 大豆新品种
- 马赛斐

- 作品数:21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黄泛区农场
- 研究主题:大豆 黄淮流域 大豆品种 炸荚 叶面喷施
- 耕杰除草剂在玉米田中的除草效果研究
- 2010年
- 研究了苗后除草剂耕杰在玉米田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耕杰施用浓度为1 125-1 500 mL/hm2时,对阔叶类杂草(铁苋菜和田旋花)的防效均较好;当浓度为1 500 mL/hm^2时,对铁苋菜药后10 d防效为100%,对田旋花药后40 d防效为100%;耕杰对莎草防效较差。各剂量对玉米生产均安全。
- 李敏裴桂英马赛斐刘健
- 关键词:玉米田除草效果
- 大豆新品种地神22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7
- 2004年
- 大豆新品种“地神 2 2号”在黄淮海夏大豆产区属中熟偏早品种 ,抗旱性强 ,抗倒伏 ,抗病毒病、炭疽病、紫斑病和根腐病等多种病害。其蛋白含量达 48 16%,脂肪含量为 16 2 5 %。该品种在河南省经过两年区试 ,平均产量为 2 3 4 11kg/ 667m2 ,比对照增产12 75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2 11,密度以 1 2 5~ 1 5万株 / 667m2 为宜。 667m2 施有机肥 2~ 3t,配合施碳酸二铵 15~ 2 0kg ,硫酸钾10kg。初花期追施尿素 5~ 10kg/ 667m2 。
- 王永锋刘建裴桂英马骞飞张跃进
- 关键词:大豆选育栽培技术抗旱性抗倒伏种植密度
- 芝麻枯萎病和茎点枯病防治效果试验被引量:7
- 2010年
- 进行了4种药剂3种方法防治芝麻枯萎病和茎点枯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在盛蕾期和盛花期2次喷施,对枯萎病防效分别达38.5%和69.2%,对茎点枯病防效达36.8%和63.16%。对营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能增加蒴果粒数和千粒重,增产6.32%,达极显著水平。
- 谢天丁裴桂英刘保才马赛飞刘健
- 关键词:芝麻杀菌剂防病
- 不同生育期大豆去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7
- 2003年
- 通过对大豆不同生育时期摘除不同量叶片的研究表明 :整个生育时期随着叶面积的损失量增大 ,大豆的单株有效荚数、有效粒数、籽粒增长强度及百粒重降低就越明显。在盛花期以前损失 3 0 %~ 5 0 %的叶面积 ,对产量无明显影响 ;鼓粒期叶面积稍有损失 。
- 张跃进王永锋刘健马赛飞裴桂英缑国华侯俊奎
- 关键词:生育期大豆叶面积生长发育百粒重
- 葛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 2005年
- 王永锋侯俊奎裴桂英马赛飞刘健
- 关键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绿色保健食品黄酮类物质食用菌栽培藤本植物造纸原料
- 配方施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根据两年不同氮肥施用量、不同配方施肥对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氮、丰磷、缺钾;中氮、丰磷、丰钾两类不同的土壤肥力水平上,只有尿素75kg/hm2,三元复合肥225kg/hm2较对照增产,但不显著,且净增效益都为负值.
- 裴桂英刘健马赛飞王永锋张跃进
- 关键词:大豆配方施肥栽培
- 大豆种子包衣研究 Ⅰ.包衣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通过用3种包衣剂对大豆种子包衣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包衣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均优于不包衣种子,其中包衣与不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差别达显著水平, 发芽势、活力指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种包衣剂都能协调大豆的营养...
- 王永锋马赛飞裴桂英刘健
- 文献传递
- 大豆不同栽培方式研究 Ⅰ.中耕方式对大豆的影响
- 通过对大豆进行一次中耕与免中耕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耕可以协调大豆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降低株高、结荚高度,减少主茎节数,增加分枝、单株荚数、粒数、单荚粒数,降低结实性、百粒重.产量降低,但不显著.而免中耕有增产的...
- 王永锋刘健裴桂英马赛飞
- 文献传递
- 大豆田不同耕作模式对蛴螬发生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国家种植业结构制度的调整,越来越多的麦后秋播地采用秸秆还田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既省时省力又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然而田间蛴螬的发生却越来越严重,我地夏大豆田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许多农户积极采取了防治措施,但由于目前所采用的防治药剂普遍存在高毒(国家禁用)、持效期短、防效差、有效成分含量严重不足、成本高等缺点,再加上蛴螬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解大豆田不同耕作模式对蛴螬发生及产量的影响,为综合防治蛴螬提供理论依据,笔者特设置如下试验。
- 裴桂英马赛飞刘健刘保才
- 关键词:夏大豆田耕作模式蛴螬秸秆还田方式防治药剂
- 千层红在玉米田的除草效果研究初报(华北区)
- 通过千层红在玉米田的除草应用,结果表明:千层红70ml+莠去津185ml对5种优势杂草马唐、牛筋草、铁苋菜、马齿苋、莎草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都较好,因此,玉米秸秆还田、免耕田除草在生产上建议推广千层红70ml+莠去津185...
- 裴桂英马赛斐刘健王永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