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亚锋
作品数: 53被引量:694H指数:16
  • 所属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黄冈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张际平
作品数:144被引量:2,090H指数:28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系
研究主题:未来课堂 教育技术 网络学习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
叶新东
作品数:73被引量:932H指数:17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
研究主题:未来课堂 社会网络分析 虚拟现实 网络学习社区 虚拟课堂
王麒
作品数:15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未来课堂 虚拟教室 IPS 网络安全 用户接受
陈卫东
作品数:86被引量:1,192H指数:18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未来课堂 高校教师 互动 教学 教学设计
杨小峻
作品数:51被引量:253H指数:9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西藏高等教育 西藏高校 高等教育 教师 教育现代化
技术增强的学习空间的研究与实践进展
学习空间是指用于学习的场所,它通过物理学习空间与虚拟学习空间的的有机耦合来为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支持。通过文献研究对技术增强的学习空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选择了SCALE-UP项目、TEAL项目、ALCs项目、TILE项...
许亚锋
文献传递
慕课促进教育公平:事实还是假象?被引量:16
2018年
慕课的开放性和大规模优势,使其在诞生之初就被人们赋予促进高等教育民主化的期望。人们相信随着规模和覆盖范围的扩大,慕课将服务于更多的人,从而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然而基于Harvard X-MITx 2013年度13门慕课课程数据集的探索性分析发现,慕课虽然通过开放性和大规模的优势使弱势群体获得了更多接触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但是却更多地使那些优势群体获益,包括高学历人群、发达国家中年龄偏大的人群,以及英语非母语国家中语言能力好的人群。这表明,"第二道数字鸿沟"在慕课中同样存在,即使社会优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技术接入方面不存在差异,但优势群体依然会凭借其拥有的社会和文化资源在慕课学习表现方面占得先机。从这个意义上讲,慕课不仅没有缩小教育差距,反而更可能扩大教育差距。利用慕课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还需要政府、社会、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努力,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在利用慕课开展教学时,应该加大对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人群的监管和考核力度;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重视慕课在终身学习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创设条件为那些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人群提供慕课学习机会。
许亚锋叶新东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差距弱势群体课程认证
学习空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学习空间是指用于学习的场所,它兴起的真正原因在于其蕴含着丰富的隐喻。依托一个学习空间,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对比研究了学习空间与传统教室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选择学生参与、社会性交互、学习结果作为评估学习空间影响的主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空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空间可以促进社会性交互;学习空间可以促进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及掌握基本操作;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否受到了学习空间的影响仍需继续研究。以上结论能够为优化学习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许亚锋塔卫刚
关键词:社会性交互
地方高校数字媒体类课程改革与实践--以西藏民族学院为例
数字媒体类课程近几年在地方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计划中受到重视,聚焦于西藏民族学院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数字媒体类课程的当前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结合开展的实践,从合理提高实践实验学时所占比重、增设艺术设计类课程、...
许亚锋陈邦泽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改革
文献传递
技术支持的体验学习研究述评被引量:19
2012年
体验学习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理论与实践方面也存在一些争议与问题。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为体验学习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实践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的契机。为了全面、系统、深入地述评当前技术支持的体验学习的研究现状,有必要从技术支持体验学习的发展轨迹、理论基础、典型技术、应用分布与学习环境设计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促进理论的融合与发展、强化当前研究薄弱点、拓展应用领域、加强新兴技术的应用四个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并对基于未来课堂的体验学习研究进行了展望。
许亚锋张际平高丹丹
关键词:虚拟现实学习环境设计数字化游戏未来课堂
学习空间的参与式设计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在学习科学和新技术的影响下,学习空间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针对当前一些学习空间项目存在的使用效率低、未充分发挥空间优势等问题,本文提出在现有设计范式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用户的参与式设计。在参与式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提出学习空间应该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尊重用户选择的权利、提升兼容性、高度灵活性等8条参与式设计原则,并提出了一个由设计原则层、关键步骤层、设计阶段层和具体维度层组成的参与式设计框架。根据该框架,学习空间需要通过一系列逐步逼近最佳设计的迭代式活动来增强其可用性。
王麒许亚锋李锦昌
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空间变革研究
人工智能在经历了多次起伏之后,近几年迎来了又一轮研究与实践的热潮,人工智能时代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近.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目标将更为强调高阶思维、价值现、信息素养、社会交互等素养,并且将呈现出新的教学形态,包括在教学理念上迈向...
许亚锋
关键词:未来教育人工智能
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设计与实践
学习科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盛行对学习场所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则为学习场所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研究己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面对新技术环境下学习场所的变革,无...
许亚锋
关键词:空间架构教学影响
从《民族教育研究》载文透视我国民族教育的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1年
本文对2005~2009年《民族教育研究》所载的672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包括作者情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根据分析结果梳理出我国民族教育的研究现状。
许亚锋李波
关键词:民族教育
西藏青少年爱国守边意识培育的教育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明确指出,要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加强边境地区建设,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传承爱国守边精神是固边强边的重要保证,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必然要求。爱国守边意识催化爱国守边精神的产生,爱国守边精神由万千群众的爱国守边意识汇聚而成。从心理构成来看,意识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爱国守边意识在认知上是对守土固边责任意识的理解,在情感上是对祖国疆土的热爱与认同,在意志上是守土固边的自觉行为意向。爱国守边意识是边境群众对守土固边做出的肯定性认识、积极的态度、深厚的情感以及坚定的信念。培育青少年爱国守边意识有利于祖国疆土完整统一、边境社会稳定和各民族团结与融合。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主要场域,应该从校园教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青少年爱国守边意识的培育,使爱国守边意识牢牢根植于青少年内心深处。
王凯迪许亚锋
关键词: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