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学斌
所属机构: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所在地区: 上海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
相关作者
金汇明 作品数:65 被引量:451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沙门菌 细菌性痢疾 试剂盒 肠道病原菌 分子分型 顾宝柯 作品数:87 被引量:651 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沙门菌 流行病学 细菌性痢疾 疾病经济负担 分子分型 冉陆 作品数:114 被引量:2,401 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沙门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分子分型 诺如病毒 肠道菌群 陈敏 作品数:154 被引量:801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副溶血性弧菌 脉冲凝胶电泳 沙门菌 阚飙 作品数:316 被引量:1,552 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霍乱弧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沙门菌 霍乱
沙门菌检测在临床粪便样品的优化方法建立和表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07年 本研究尝试用不同增菌液和分离平板组合用于临床腹泻病例沙门菌检测,目的是建立可以满足效益和效率的新的优化检测方法。并通过2006年全球沙门菌监测项目(GSS)对方法进行了验证。 许学斌 顾宝柯 金汇明 冉陆 张曦 陈敏 林雅萍 袁政安关键词:沙门菌 2012-2014年儿童非伤寒沙门菌肠道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模式 被引量:34 2016年 目的 了解儿童非伤寒沙门菌肠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血清型分布以及耐药模式.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肠道门诊临床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炎症性腹泻的患儿为监测对象,纳入研究的患儿均在初次就诊时采集新鲜的粪便样本并置转运培养基,标本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肠道菌的初步分离筛选和血清分型,沙门菌阳性菌株进行血清型复核以及药敏试验检测(Kirby-Bauer纸片法).所有患儿均建立肠道卡,收集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3 143例腹泻患儿病例,742例(23.6%)患儿的标本中分离到沙门菌,其中738例(23.5%)被确诊为非伤寒沙门菌惑染,4例(0.1%)为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非伤寒沙门菌的分离率高于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6.7%,182/2 727),弯曲菌(4.1%,129/3 143)及志贺菌(2.4%,77/3 143)的分离率.742株沙门菌属于9种血清群,包括41种血清型,常见的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分别占42.6%(316/742)和28.2% (209/742).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全年流行,通常5至10月份为高发月份,临床伴随症状常见有发热(57.5%,424/738)和粪便带血(31.0%,229/738).738株非伤寒沙门菌的药敏试验显示,对16种抗菌药物全部敏感的只有8株(1.1%),对目前儿童一线选用的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和头孢吡肟)耐药率为10.0%(74/738)和8.1%(60/738),对环丙沙星耐药率1.1%(8/738).结论 非伤寒沙门菌是导致上海地区儿童急性胃肠炎的首要细菌性病原.追溯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源头,连续性主动监测抗菌药物耐药对于控制上海地区儿童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十分重要. 魏仲秋 常海岭 李月芳 许学斌 曾玫关键词:腹泻 流行病学 儿童 非伤寒沙门菌 不典型山夫登堡沙门菌流行菌株的鉴定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对新出现的硫化氢(H2S)阴性山夫登堡沙门菌流行菌株进行鉴定。方法比较腹泻患者分离的山夫登堡沙门菌落、生化、耐药表型和沙门菌毒力岛1(SPI-1)的编码基因表型(hilA、invA),使用Riboprinter(进行核糖体指纹图谱分型,脉冲凝胶电泳(PFGE)选用XbaⅠ限制性内切酶,聚类软件选用BioNumerics软件。结果 2006年30株山夫登堡沙门菌腹泻菌株中,确认12株属于H2S和hilA、invA基因均阴性的表型不典型菌株;所有菌株除对四环素有较高耐药性(75.6%)外,对其他测试抗菌药物均较敏感;Riboprinter(核糖体分型图谱证实不典型与典型山夫登堡沙门菌在遗传学上属独立的克隆;PFGE分型将34株腹泻株分成16个带型,11株不典型菌株间存在90%的遗传学同源,优势带型为6型(6株)和4型(3株);13株典型菌株间有80%的遗传学同源,优势带型为17型(5株)、23型(5株)和11型(3株),不典型与典型菌株分别聚类成2个克隆族。结论生化、基因表型和遗传学特征不典型的山夫登堡沙门菌构成了2006年上海市山夫登堡的多点暴发病例,建议使用经过优化的常规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以避免临床实验室对表型不典型沙门菌株的漏检。 许学斌 陈敏 屠丽红 盛跃颖 冉陆 刁保卫 崔志刚 阚飙 扈庆华关键词:山夫登堡沙门菌 脉冲凝胶电泳 基于监测基线分析韦太夫雷登沙门菌流行病学特征与分子分型特征 2023年 目的研究四川省攀枝花市2015—2019年韦太夫雷登沙门菌食源株、食物中毒暴发株、腹泻散发株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16株菌株进行血清、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耐药表型分析。利用大数据,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对其流行和分子分型特征进行描述分析。结果16株沙门菌抗原式均为3,10∶r∶z6;16株菌株PFGE图谱分为5种带型,相识度系数81.7%~100.0%,菌株各个克隆系亲缘关系相近,有高度同源性。A簇为优势克隆簇;3株食品株中1株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耐药,对环丙沙星中介。3株腹泻株中1株对复方磺胺耐药,1株对四环素耐药,对环丙沙星中介。其余菌株对抗生素均敏感。文献显示,我国于1984年首次报道韦太夫雷登沙门菌。1984—2016年共报道其暴发事件19起。结论在我国华南地区流行的韦太夫雷登沙门菌已逐渐向内陆扩散。PFGE图谱显示,攀枝花市该菌的食品株与病例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对15种抗生素几乎都敏感,未发现耐多药菌株,但仍需持续进行耐多药监测。 安艳 封正娟 潘泓宇 沈来红 许学斌 陈嫣关键词:抗生素耐药 脉冲场凝胶电泳 流行病学 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例中气单胞菌的流行和耐药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例中气单胞菌的流行及抗生素耐药特征。方法 2014年,在辖区内11家临床机构采集腹泻病例样本进行包括气单胞菌在内的腹泻多病原菌的检测,应用改良K-B法检测气单胞菌分离菌株对12种抗生素纸片的耐药性。结果基于腹泻病例的实验室多病原诊断从1846份腹泻样本中共确认73例气单胞菌感染病例:单一型感染42例(57.6%),其中嗜水气单胞菌(嗜水)8例、维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温和)26例、豚鼠气单胞菌(豚鼠)8例;混合型感染31例(42.4%),总感染阳性率为4.0%。感染优势菌型为温和(P〈0.05),感染峰值为年度6—8月间(9.0%),病例的男女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的年龄组以0~4岁和40~91岁人群居多。有65.8%(48/73)的气单胞菌对至少1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8.4%)和四环素(34.2%)的耐药率为最高,发现的3株多重耐药(MDR)株均为温和气单胞菌,其中1株对6种抗生素多重耐药(包括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结论浦东新区和食源性感染性腹泻相关的气单胞菌病例存在较高的混合感染现象,发病有显著的季节特征,5岁以下幼儿和中老年人较为易感,温和气单胞菌是优势菌型,其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水平有升高趋势。 王闻卿 丁明 苏靖华 傅慧琴 赵冰 张勇琪 黄红 章红红 朱林英 朱渭萍 傅益飞 孙乔 许学斌关键词:气单胞菌 多重耐药 沙门菌监测基于细菌学技术的关键点研究和控制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和控制沙门菌分离方法的技术关键点,评价监测效果。方法用库存菌株和粪便肛拭、食品增菌标本比较5种沙门菌选择性平板分别与3种选择性增菌液配伍检测沙门菌的敏感性;将亚硒酸煌绿增菌液(SBG)与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平板(XLD)和CHROMagarTM沙门菌显色琼脂平板(CAS)配伍作为方法1在上海市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用于沙门菌监测(GSS);8个临床医院实验室使用SBG-XLD组合的方法2和CDC实验室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CAS和XLD菌株测试的敏感性为100.0%和85.7%,肛拭标本经SBG增菌后使用CAS和XLD分离的敏感性为94.4%和89.7%。2006-2009年GSS监测阳性率在2.6%~3.8%;阳性峰值在5%~7%。临床实验室检测敏感性达到CDC的78.7%,最高为88.9%。结论有效增菌是沙门菌分离技术的关键点,强化实验室人员培训和使用统一的分离材料是控制沙门菌监测实施的关键点。方法1适用所有沙门菌的检测;方法2适用非伤寒沙门菌的检测,模块化、可选择的分离组合能兼顾效率和成本。 赵冰 杨兰萍 黄峥 陈俊 钟海明 金汇明 肖文佳 许学斌 冉陆 阚飙关键词:沙门菌 细菌学技术 敏感性 上海市区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污染现况调查 被引量:10 2003年 许学斌 郑英杰 金汇明 胡培玉 席曼芳 顾宝柯关键词:中央空调 冷却水 军团菌 污染 幼儿非伤寒沙门菌混合感染一例的病原学调查 2024年 沙门菌是人类重要的感染性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近年研究表明,沙门菌多个血清型已在全球五大洲养殖食用动物(畜禽类)与水产品中存在物种与优势菌型的差异化共存现象[1]。人一旦经粪口途径感染沙门菌后,因免疫水平不同产生不同的症状,低年龄幼儿易出现腹泻、腹痛、发烧等典型感染性腹泻症状,成人多可自限,罹患基础性疾病者易经肠系膜静脉系统入血形成菌血症、脓毒血症导致重症甚至死亡[2]。2020年10月,上海市杨浦区某三甲医院报告1例"乙型副伤寒"患儿,按乙类肠道传染病传报至国家大疫情网,属地公共卫生机构遂上门调查并采样复检,最终该患儿确诊为2种沙门菌血清型的混合感染。本案虽排除乙型副伤寒,但亦属罕见,现将病例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沈隽卿 刘玥 张旭 牛娜 张月娟 许学斌关键词:病原学 沙门菌 全基因组 确诊系统性硬化症病例合并感染密执安沙门菌ST2065 2024年 患者男,57岁,因系统性硬化症复发入院于2023年5月至上海华山医院治疗,问诊有轻度腹泻(2~3次/d)怀疑合并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经选择性增菌和分离鉴定为“非A—F群沙门菌”,经参比实验室血清分型、耐药表型、全基因组测序和中国沙门菌区域血清型数据库比对鉴定为密执安沙门菌ST2065,结合其耐药和毒力结果判断为高耐药、低肠毒素表型。医嘱患者口服替加环素7 d,患者症状改善出院。 朱旻 刘玥 许育 陈瑜 刘红 许学斌关键词:腹泻 沙门菌 基因组 自职业体检者检出和清除高水平耐药肯塔基沙门菌ST198.2-1 2024年 体检者女,49岁,就职于广西贵港某纸业公司(从事餐纸生产),2023年6月11日至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申领健康证,体检筛查肠道病原菌(沙门菌、志贺菌)时分离到沙门菌,多次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清除未果。参比实验室对前后2次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耐药表型、全基因组测序均鉴定为肯塔基沙门菌ST198,基于中国沙门菌区域血清型数据库构建ST198耐药基因型系统进化树,定义2株菌均属高水平耐药ST198.2-1亚分支克隆。临床启动多学科会诊根据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调整医嘱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阿奇霉素,8月19日复检3次阴性确认清除肯塔基沙门菌。 钟艳 阮静芳 覃夏婵 韦蓓 刘玥 周敏 许学斌关键词:沙门菌属 血清分型 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