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莉
作品数: 38被引量:61H指数:5
  • 所属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郝彦玲
作品数:111被引量:26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HIV-1 乳酸菌 植物乳杆菌 工程菌株 纯化
李丹
作品数:190被引量:86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HIV-1 新型冠状病毒 高职护理专业 HIV-1感染者 艾滋病病毒
王铮
作品数:14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HIV-1 艾滋病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抗体基因 单克隆抗体
洪坤学
作品数:111被引量:60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HIV-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感染者 病毒载量 HIV-1感染者
胡园园
作品数:19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HIV-1 ENV基因 膜蛋白 中和抗体 感染者
HIV-1gp140蛋白不同聚合体的纯化
2016年
目的对HIV-1 CN54膜蛋白gp140的不同聚合体进行纯化。方法将在哺乳动物细胞Free Style 293F中表达的gp140蛋白经过糖基化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排阻层析3种纯化方法进行分离,并对该纯化方法进行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结构抗原与广谱中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结果选择lentil lectin填料进行糖基化亲和层析,纯化的gp140蛋白为4.56 mg/L,得率为89.9%;选择弱阴离子填料DEAE用于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的gp140蛋白为3.87 mg/L,得率为84.8%;凝胶排阻层析纯化获得了gp140蛋白的多聚体、三聚体+二聚体以及单体3种结构。不同结构的gp140蛋白可与CD4结合位点的广谱中和抗体VRC01以及结构依赖性的V3区特异性广谱中和抗体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且不同聚合体在V3区结构依赖性抗体2G12的结合抗体反应上会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成功建立了HIV-1 gp140蛋白不同聚合体纯化的方法,该方法对于其他相似蛋白的纯化具有参考作用;不同结构的gp140蛋白的分离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刘建东何彦平鞠斌孙红岩宋伟葛向阳任莉刘颖邵一鸣郝彦玲
关键词:HIV纯化
人源化广谱抗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源化广谱抗SARS‑COV‑2病毒的单克隆中和抗体,本发明的中和抗体通过单个B细胞流式分选‑抗体基因扩增配对表达技术筛选获得,具有独特的CDR区域,能特异性与SARS‑COV‑2结合并且可以有效中和目前...
邵一鸣王铮李丹苏俊威靳昌忠任莉
文献传递
HIV-1 B′亚型毒株感染者广谱中和活性样本不同时间点env基因变异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B′亚型毒株感染者,连续五个时间点样本的膜蛋白基因(env)序列的特征。方法采用单基因组扩增法扩增env基因。分析不同时间点env基因序列的特征及代表性广谱中和抗体(bNAbs)表位的变异。结果 env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感染者体内包含优势和劣势两个不同株系的病毒,优势株系毒株可变区多样性随时间增大,尤以V1V2环序列长度和糖基化位点变异程度最高;优势和劣势株系病毒的顶端四肽分别为GQGR和GPGK,辅助受体均为CCR5。代表性广谱中和抗体表位分析显示,2G12和PG9/PG16识别的关键位点存在变异。结论 B′亚型毒株感染者体内包含优势和劣势两个不同株系的病毒,优势株系病毒在中和选择压力下不断进化;单抗表位变异分析表明,感染者体内可能存在2G12和PG9/PG16样抗体。
胡园园邹森齐中伟侯佳丽张岱任莉邵一鸣郝彦玲
关键词:膜蛋白基因中和抗体免疫逃逸
MF59与氢氧化铝佐剂对 HIV-1 gp140三聚体蛋白诱导的体液免疫增强效应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MF59佐剂与氢氧化铝佐剂对HIV gp140三聚体蛋白诱导HIV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效应,为HIV疫苗寻找更加有效的新型佐剂。方法豚鼠随机分为3组:MF59全剂量组、MF59半剂量组和Al( OH)3组。于第0、3、6周按抗原佐剂体积比1∶1( MF59全剂量组)、1∶0.5(MF59半剂量组)和1∶1[Al(OH)3组]免疫豚鼠,第9周取血分离血清。 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抗HIV-1 gp120结合抗体和抗HIV-1 gp70V1V2结合抗体,TZM-bl假病毒方法检测血清对4个亚型8个假病毒的中和抗体。结果 HIV-1 gp120结合抗体滴度,MF59全剂量组与MF59半剂量组均显著高于Al(OH)3组(P=0.027和P=0.041);HIV-1 gp70V1V2结合抗体A405读数MF59全剂量组显著高于Al(OH)3组(P=0.029),MF59半剂量组与Al(OH)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假病毒中和活性检测,除去MF59半剂量组不能中和B亚型的两个假病毒REJO4541和TR-JO4551外,各组对8个假病毒均有不同强度的中和活性。8个假病毒中和活性半数抑制剂量( ID50)的几何平均值比较:MF59全剂量组>Al( OH)3组>MF59半剂量组。结论与传统的氢氧化铝佐剂相比,全剂量的MF59佐剂与HIV-1 gp140三聚体蛋白共同免疫豚鼠,血清抗原特异性结合抗体的水平显著提高,中和抗体的水平亦有提高的趋势。
任莉朱美玲侯佳利刘建东洪坤学邵一鸣郝彦玲
关键词:HIV-1佐剂
新型HIV-1疫苗与疫苗免疫策略的研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5年全年新发HIV感染人数为490万,到2005年12月,全球累计共有4千多万HIV携带者。虽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控制病毒复制、减缓疾病进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昂贵的治疗费用、耐药株的出...
任莉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T细胞免疫反应艾滋病
文献传递
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HIV感染者血浆病毒膜蛋白基因及中和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一例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HIV感染者病毒膜蛋白(Env)基因序列特征及中和特征。方法使用单拷贝基因组扩增(SGA)方法从患者两个随访时间点血浆样本扩增env基因,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分析env基因特征;将env基因克隆至pcDNA^(TM)3.1载体上,env质粒和骨架质粒pSG3△env共转染293T细胞制备假病毒,使用假病毒分别和两个时间点的自体血浆及6种不同的广谱中和抗体进行中和试验,分析Env蛋白的中和特征。结果从两个时间点血浆样本中共获得50个全长env基因,进化分析显示两个时间点序列各自聚集成簇,第1个时间点膜蛋白序列有较短的V1区和较少的V1区糖基化位点数目,第2个时间点膜蛋白序列有更高的基因多样性。自体血浆不能中和同时期的假病毒,但能中和前期的假病毒;两个时间点的假病毒对PGT121、PGT135、2G12和10E8抗体均高度敏感,但对VRC01及12A21抗体呈现中和抗性。结论该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HIV感染者病毒膜蛋白基因持续进化;感染者体内存在CD4bs类中和抗体的免疫压力。
张岱张岱邹森侯佳利侯佳利胡园园任莉洪坤学
关键词:膜蛋白中和抗体假病毒
HIV-1B'亚型毒株感染者Nef蛋白氨基酸序列变异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HIV-1 B’亚型毒株Nef蛋白重要功能区及CTL表位氨基酸序列变异特征。方法从137例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中提取病毒RNA,进行逆转录获得c DNA,再经巢式PCR扩增全长Nef基因并纯化测序。利用Bio Edit、Mega6.0软件分析所获得的Nef基因重要功能区的氨基酸变异,并比较所获得的Nef基因共享序列与我国B亚型Nef共享序列及国际B亚型Nef共享序列的CTL表位情况。结果 HIV-1 B’亚型毒株Nef蛋白N端豆蔻酰化信号区、蛋白酶加工区、酸性区、Pak结合区、Pxx P区等功能区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但有3个功能区中存在变异率大于30%的氨基酸位点,其中长度可变区的21号密码子上的R被E/K/Q取代的变异率达56.21%(R21E 24.09%,R21K 19.71%,R21Q 12.41%),COPI结合区EE154-155的E154被K取代的变异率为32.85%,双亮氨酸基序Exxx LL160-165的S163被C取代率为30.66%。本研究所得的137条Nef蛋白的共享序列的CTL表位与我国HIV-1 B亚型的共享序列CTL表位一致,而与国际B亚型共享序列相比有两个肽段表位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异。结论 HIV-1 B’亚型毒株Nef蛋白多数重要功能区及CTL表位的氨基酸序列较保守,但有3个功能区存在变异率大于30%的氨基酸位点,这种特性可能影响病毒致病作用。
陈燕丽胡园园郝金娟任莉邵一鸣洪坤学
关键词:HIV-1NEF蛋白功能区CTL表位
中国HIV-1感染者中分离单克隆中和抗体的初步研究
2017年
目的从中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中分离单克隆中和抗体,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抗原特异性单个B细胞分选和单克隆抗体表达技术从感染者中分离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遗传学数据库(immunogenetics database,IMGT)分析抗体的可变区基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体的结合能力,采用TZM-bl/假病毒中和实验检测抗体的中和能力。结果从一个HIV-1CRF07_BC病毒感染者中分离到了两个单克隆抗体(A1和A6);两个抗体的重链来源于不同家系(IGHV5-51*01和IGHV4-59*01),轻链分别利用lambda链和kappa链,可变区基因的突变率较低;两个抗体与CRF01_AE、B亚型和CRF07_BC病毒的结合能力较强,可以中和Tier 1的SF162病毒(B亚型)和MW965病毒(C亚型),不能中和12个Tier 2的病毒(Global Panel)。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到了两个具有交叉反应性的单克隆中和抗体,丰富了HIV-1中和抗体的研究,也为艾滋病的抗原检测和治疗等应用领域提供备选的免疫制剂。
鞠斌李丹任莉郝彦玲张蕾王硕魏民邵一鸣
关键词:中和活性
人源化高中和活性抗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源化高中和活性抗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本发明的中和抗体通过单个B细胞流式分选‑抗体基因扩增配对表达技术筛选获得,具有独特的CDR区域,能特异性与SARS‑COV‑2结合并且可以有效中和目前多株国际流行...
邵一鸣李丹王铮靳昌忠苏俊威任莉
利用单个B细胞分选方法获得HIV-1单克隆抗体基因及功能鉴定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中获得单克隆抗体基因及功能鉴定。方法单细胞流式分选得到抗原特异性单个B细胞,基因扩增和测序得到抗体可变区序列,BioEdit软件包中Sequence Identity Matrix程序分析基因序列一致性,免疫遗传学数据库分析抗体基因家系和突变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抗体结合能力,TZM-bl/假病毒试验检测抗体中和能力。结果从3个HIV-1感染者中分别获得了4个、7个和11个不同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基因序列,其基因家系、CDR3长度和突变率广泛多样;验证了一个感染者的4个抗体基因序列,抗体A1和B3是HIV-1单克隆结合抗体,能同时与B亚型、CRF01_AE和CRF07_BC抗原蛋白结合;A1和B3也是HIV-1单克隆中和抗体,能够中和C亚型的MW965病毒,50%抑制浓度分别为0.04 μg/ml和37.34 μg/ml。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了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基因,并对其中的部分序列进行了功能验证,为单克隆抗体的分离和鉴定等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鞠斌鞠斌郝彦玲李丹任莉梁华王硕侯佳利魏民
关键词:抗体基因中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