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宁
作品数: 115被引量:505H指数:13
  • 所属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周彦章
作品数:56被引量:235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地源热泵系统 地下水源热泵 沉降 高面板堆石坝
何斌
作品数:30被引量:220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分布式光纤 高面板堆石坝 离心模型试验 离心模型
娄炎
作品数:61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软土地基 软基加固 排水板 预压加固 土拱效应
汪璋淳
作品数:32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玄武岩 吹填淤泥 高面板堆石坝 分布式光纤
姜彦彬
作品数:22被引量:94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真空预压 离心模型试验 离心模型 沉降 桩承式路堤
F型板与C型板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中的效果比较
以高性能可测深塑料排水板C型板和F型板作为垂直排水通道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高速公路深厚软基都取得了成功。在停抽前2个月,断面中心处的沉降速率已降到5mm/月以下,路堤沉降趋于稳定。从地表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等角...
娄炎何宁
关键词:排水板真空联合堆载预压
文献传递
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垂直排水通道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垂直排水通道管,包括螺旋状弹性钢丝骨架和滤布,其特征是:在螺旋状弹性钢丝骨架外侧包裹滤布。本发明排、透水效果强,利用“毛细”现象和“虹吸”原理,集吸水、透水、排水为一体,具有满足工程设计...
娄炎关秉洪胡铁权何宁娄斌张希
文献传递
充填土袋受力和变形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利用疏浚土及吹填泥作为充填料的土工织物充填袋筑堤技术得到极大关注。针对连云港疏浚土,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研究黏粒含量对充填土袋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以及充填袋水平排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充填土袋沉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竣工...
王年香顾行文任国峰何宁王雪奎
关键词:离心模型试验
桩承式加筋路堤有限元几何建模方法及边坡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桩承式加筋路堤常用的有限元几何建模方法包括单桩模型(含轴对称模型和单桩3D模型)、平面应变模型和3D断面模型,这些模型各具特点且前提假设各不相同,但却缺乏对比研究。使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结合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几何建模,对比分析了基于大面积堆载假定的模型与带边坡3D断面模型应力分布及变形的差异与原因。计算表明:3D断面模型最能反映桩承式加筋路堤真实工况,而单桩模型及大面积3D断面模型均低估了沉降量。边坡效应引起的水平位移及坡外隆起使得桩土沉降差、平均桩土应力比、桩顶荷载分担系数及土工加筋横向拉应力均在路肩区域达到极大值,且在路面范围内均大于大面积堆载工况。
姜彦彬何宁许滨华张中流耿之周石北啸
关键词:桩承式加筋路堤大面积堆载
充填土沉积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疏浚土及吹填泥能否作为充填料是土工织物充填袋筑堤技术关键问题。针对连云港疏浚土,开展泥水混合物沉积模拟试验,研究了黏粒含量和初始含水率对泥水混合物自重沉积特性的影响,以及作为充填材料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充填土沉积过程可分为沉淀阶段和自重固结阶段。沉淀阶段时间较短,土性指标很快趋于稳定。自重固结阶段土性指标几乎没有变化,表明充填土自重固结是相当缓慢的;充填土初始含水率越大,或黏粒含量越小,最大沉淀速率越大,沉淀越快。初始含水率越大,或黏粒含量越大,沉淀结束时充填土含水率和孔隙比越大,密度越小;当充填土黏粒含量大于10%时,在确保充填土的流动性和可灌性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初始含水率,从而降低充填土沉淀结束时的含水率和孔隙比,提高密度;当充填土料的黏粒含量大于30%时,最大沉淀速率很小,沉淀的持续时间将会比较长,不利于工程施工。因此,充填土料的黏粒含量应小于30%。
王年香何宁章为民顾行文任国峰
关键词:初始含水率
McSEIS多功能综合地震仪在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以南京长江三桥和京沪高铁大胜关大桥段长江干堤隐患探测试验为依托。借助McSEIS多功能综合地震仪,运用折射波法和表面波法无损检测技术,对堤防质量现状进行探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McSEIS多功能综合地震仪能充分利用表面波和折射波法各自的特点进行综合物探,两种方法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从而有效的提高资料解释的准确性和精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方绪顺钱亚俊何宁王国利汪漳淳张桂荣何斌
关键词:折射波表面波堤防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设计方法探讨被引量:17
2010年
对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规范中的容许工后沉降存在的一些不完善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公路运行实际情况提出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设计遵循基本原则及其设计思路,分析讨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沉降计算方法,提出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方法并应用于某一级公路桥头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中。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进行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设计能较好地过渡公路差异工后沉降。
何宁高凯王国利
关键词:软土地基工后沉降差异沉降复合地基设计方法
城市堤路结合工程变形控制措施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有效控制变形是城市堤路结合工程正常发挥防洪和交通双重作用的重要保障。基于南京长江岸线堤路结合工程典型断面,建立平面应变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天然堆载、台阶加筋、深层水泥搅拌(DCM)及透水混凝土桩(PCP)工况等4种工况的变形分布与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台阶加筋工况的整体变形规律与天然堆载工况基本一致,不进行软基处理将无法有效缩减新老堤防及地基的沉降和水平位移;DCM及PCP工况均能有效控制上部堤防及下部地基的沉降、隆起与水平位移,工后沉降均小于100 mm;PCP复合地基可在3.6%的低置换率条件下,将路面工后沉降减至43 mm,并将达到99%固结度的时间由365 d缩至155 d,变形控制能力整体强于DCM工况。PCP复合地基技术在变形控制标准高、建设周期短的软基地区堤路结合工程中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汪璋淳汪璋淳何宁姜彦彬周彦章何宁
关键词:工后沉降
土石坝力学参数反演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1
2021年
系统梳理了影响力学参数反演结果的三项基本要素(待反演参数、反演方法和实测数据),并从4个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土石坝力学参数反演技术的研究进展:①发展了智能反演算法;②针对多材料、多模型的参数反演问题,发展了“参数解耦”方法;③发展了影响反演结果可靠性的测点布置优化方法,以及消除观测误差、补充虚拟测值等测值预处理方法;④反演结果唯一性可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试算验证等方式进行评判,反演结果的唯一性与工程特性、反演分析的基本要素相关。随着土石坝工程规模的扩大以及坝料、坝型的创新,需进一步发展实时动态反演技术和适用于新材料坝、新坝型的反演技术。
袁俊平邱豪磊胡有方朱俊高何宁
关键词:土石坝反演技术
基于BOTDA光纤传感技术的SMW工法桩分布式测量研究被引量:38
2011年
利用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将普通H型钢改造成为具有自感知能力的桩体,使之能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自动获取H型钢翼缘应变、桩身弯矩、挠度等受力变形数据;通过对H型钢受力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不需要确定中性面位置的桩身弯矩连续计算方法,实现了桩身测量的温度自补偿。该技术在某基坑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表明,它具有良好的现场适应性,可以对基坑安全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并具有分布式测量、温度自补偿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坑围护结构加以推广应用。
丁勇王平何宁赵维炳王国立
关键词:SMW工法桩BOTDA弯矩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