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锁
作品数: 1212被引量:25204H指数:87
  • 所属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陈新平
作品数:202被引量:6,610H指数:40
供职机构:北京市土肥工作站
研究主题:冬小麦 氮肥 玉米 养分平衡 夏玉米
马文奇
作品数:232被引量:5,973H指数:3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化肥 施肥 养分 农业 氮素
江荣风
作品数:180被引量:4,149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控释肥料 磷素 花生 烤烟 土壤
张卫峰
作品数:171被引量:4,232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化肥 水稻 养分管理 肥料 中国化肥
巨晓棠
作品数:154被引量:5,096H指数:4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冬小麦 氮肥 夏玉米 土壤 硝态氮
植物适应养分胁迫的根际效应机理研究
张福锁
摘要:揭示植物根系对养分胁迫的感受机制、对养分逆境的短期快速响应及长期适应性反心的调节机制,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该研究结合中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严重缺铁和缺磷实际,就植物的根际效应及其机理进行了17年的深入研...
关键词:
关键词:植物根际效应禾本科植物花生
磷—金属(Fe、Al)—有机酸三元复合体在植物磷营养中的作用被引量:20
2000年
本文论述了磷高效型植物活化土壤难溶磷时的磷—金属 (铁、铝 )—有机酸三元复合体机制 ,磷—金属 (铁、铝 )—有机酸三元复合体在植物磷、铁营养中的作用及研究意义 .土壤及植物根际中磷—金属 (铁、铝 )—有机酸三元复合体的研究进展及磷—金属 (铁、铝 )
苏德纯张福锁李国学
关键词:磷营养植物
不同灌溉策略下冬小麦根系的分布与水分养分的空间有效性被引量:66
2003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少量多次和少次多量的灌溉方式下冬小麦根系的分布与水分养分的空间有效性。结果表明 :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降低了冬小麦返青后表层根系的生长 ,减少了拔节后该层根系的衰退。在少次多量的灌溉方式下返青期不灌水促进了表层根系的生长 ,然而拔节后该层根系衰退较多 ,但中层 ( 3 0~ 60cm)根系生长高于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不同灌溉策略下根系分布的差异并不影响冬小麦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由于播前土体内蓄水不足 ,三种灌溉方式下 0~ 90cm土壤可用水在收获后均消耗殆尽。灌溉促进了表层硝态氮的吸收和向下迁移 ,但两种灌溉方式下硝态氮在土体内的迁移均未超出 60cm土体 ,仍在根层之内。而不同的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全生育期内土体速效磷钾的分布没有影响。扬花前两种灌溉方式下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的吸收并无差异 ,扬花后少次多量的灌溉方式由于水分供应不足 ,影响了灌浆 ,降低了千粒重 ,进而影响了产量 ,同时土壤水分缺乏也减少了该时期养分的吸收。而在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下 ,扬花后灌水不仅可以促进冬小麦灌浆 ,提高千粒重 ,而且增加了对养分的吸收。
刘坤陈新平张福锁
关键词:灌溉策略冬小麦根系水分养分
机械损伤对烤烟植株氮素吸收及体内烟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07年
采用砂培和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在营养生长阶段切除顶芽和叶片损伤对烟株生长、体内烟碱浓度、氮浓度及吸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切除顶芽导致烟株体内烟碱浓度和含量显著增加。叶片损伤也能增加体内的烟碱浓度,且损伤二次比损伤一次的效果更为明显,说明叶面损伤对烟株体内烟碱合成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但叶面损伤对烟株体内烟碱合成的影响小于打顶处理。切除顶芽和叶面损伤对烟株体内的氮浓度及吸氮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烟株体内单位氮素产生烟碱的能力。试验结果还表明,机械损伤刺激烟株体内烟碱的合成,烟碱增加与氮素吸收无直接关系。
石秋梅陶芾李春俭张福锁
关键词:烤烟机械损伤烟碱氮素
接种根瘤菌对蚕豆/玉米间作系统产量及结瘤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4
2009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蚕豆接种根瘤菌GS374对蚕豆/玉米间作系统产量及蚕豆结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处理接种根瘤菌所获得的单作或间作系统产量与不接种但施N225kghm-2的相应系统产量相当,且施N225kghm-2处理接种仍能促进蚕豆的结瘤作用。统计分析表明,与不接种根瘤菌、蚕豆单作、不施氮相比,接种、蚕豆/玉米间作、施氮均极显著地提高了蚕豆生物学产量,但只有间作能显著增加其籽粒产量;施氮显著增加玉米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施N225kghm-2后,蚕豆接种、间作对玉米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但不施氮时蚕豆接种显著提高了与之间作的玉米籽粒和生物学产量,增幅分别为34.3%和25.6%。接种根瘤菌显著提高了不同氮处理以籽粒产量为基础计算的土地当量比和不施氮处理以生物学产量为基础计算的土地当量比。蚕豆接种根瘤菌与不接种相比,其单株根瘤数和根瘤干重均显著增加;间作与蚕豆单作相比对根瘤数的影响较小,但显著促进了蚕豆单株根瘤干重的增加。因此,本研究认为豆科作物接种合适的根瘤菌,是进一步提高豆科/禾本科作物间作系统间作优势的又一重要途径。
房增国赵秀芬孙建好包兴国张福锁李隆
关键词:接种根瘤菌土地当量比
北京市冬小麦氮肥适宜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3
2001年
1998— 1999年在北京市设置了 10个 6水平氮肥试验 ,发现氮肥在大多数试验点对小麦都有增产作用 ,且在施氮量超过 180 kg.hm-2 时大多数试验点并未表现出产量降低现象 ,而是出现一个产量相对稳定的平台。以线性加平台、二次型加平台、二次型和平方根共 4个氮肥效应模型对冬小麦施氮量和籽粒产量拟合 ,对模型拟合程度和施肥经济效益分析发现 ,除施氮没有增产效应的 2个点外 ,50 %的点氮肥效应模型以线性加平台最优 ,2 0 %的点以二次型加平台最优 ,10 %的点以二次型最优 ;其中 ,10个点中有 2个点可以不施氮 ,2个点施氮量为 1~ 90 kg.hm-2 ,4个点施氮量为 91~ 2 0 0 kg.hm-2 ,另外 2个点施氮量为 2 0 1~ 2 4 2 kg.hm-2 ;10个点氮肥的平均施氮量为 119kg.hm-2 。由此可以判断 ,北京市冬小麦不同田块适宜氮肥用量变幅很大 ,其中 80 %的田块低于 2 0 0 kg.hm-2 ,只有少数田块适宜施氮量在 2 0 1~ 2 4 2 kg.hm-2 之间。
贾良良陈新平张福锁刘宏斌吴健繁
关键词:氮肥冬小麦肥效模型增产效应
县级区域粮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评价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为了进一步了解县级区域粮田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以山东省惠民县为例,研究了20年来惠民县农业土壤养分循环、平衡与时空变异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自1985年以来,惠民县农业土壤氮磷过量盈余,而钾基本持平。惠民县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可以分为3类:①土壤速效钾空间变异符合典型的指数模型,最大自相关距离为16.6 km;②土壤全氮空间变异随空间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性;③土壤速效磷空间变异与间距无关,存在纯块金效应。与20年前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相比,土壤全氮和速效钾的养分空间分布规律变化不大,而土壤速效磷的空间分布规律变化较大。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与土壤养分循环趋势相一致,说明土壤养分循环与平衡是影响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崔振岭曹宁陈新平张福锁徐久飞石立委李俊良
关键词:养分平衡地统计学KRIGING插值GIS
缺铁诱导玉米根cDNA文库的构建及铁胁迫基因(fdr3)的筛选和鉴定被引量:17
2000年
为了分离铁缺乏相关基因,构建了一个滴度为4.5×1065pfu/μg的λZAP表达型缺欣胁迫玉米根CDNA文库,通过差异筛选得到6个阳性克隆,经Northernblot和Westernblot验证在缺铁条件下加强表达的有fdr3(Fe-deficiency-related)cDNAclone。
印莉萍祁晓廷刘祥林霍春雁白彦霞邱泽生张福锁
关键词:玉米铁胁迫CDNA文库
宁夏扬黄新灌区微肥对春小麦的有效性及适宜用量的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本文对宁夏扬黄新灌区微肥对春小麦的有效性及适宜用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1.在氮磷基础上 ,施用锌、锰微肥 ,对春小麦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2 .缺锰影响春小麦的叶干重、单位面积的穗数和穗粒数 ,缺锌影响春小麦根干重和千粒重。3.锌锰肥配施使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 ,锌锰肥配施的最佳施用量各为 60 kg/hm2 。4 .研究了锌锰肥不同基施量与土壤有效锌锰的关系 。
张学军王兴仁张福锁罗代雄桂林国
关键词:微肥春小麦有效性
南方稻田活性氮损失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15年
基于文献数据,研究了南方不同稻区水稻生长期氧化亚氮排放(N2O排放)、硝态氮或铵态氮淋洗(N淋洗)、硝态氮或铵态氮径流(N径流)、氨挥发(NH3挥发)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2O排放、N淋洗和N径流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单季稻区,损失量分别为1.89、6.4和10.4 kg N·hm-2,损失率分别为0.8%、3.8%和5.3%,较高施氮量和稻田土壤干湿交替可能是主要原因;NH3挥发主要发生在华南晚稻,损失量和损失率分别为54.9kg N·hm-2和35.2%,晚稻生长期较高的温度可能是NH3挥发较大的主要原因.田间优化管理措施减少某一途径氮损失的同时可能会增加另一种途径氮素损失,实际生产中应综合考虑田间管理措施对各种活性氮损失的影响,活性氮损失量随着水稻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主要是因为施氮量也在逐渐增加.随着氮肥偏生产力的增加,N2O排放、N淋洗和N径流损失率逐渐下降,因此,努力减小单位产量的氮损失,是协同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王桂良崔振岭陈新平张福锁张家宏王守红
关键词:稻田施氮量田间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