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雁军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 罗平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4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藏族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心理学 心理教育
- 马海林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76被引量:184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
- 研究主题:藏族大学生 海拔 大学生 藏族 移居
- 于海涛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9被引量:112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维吾尔族 国家认同 汉族大学生 偏见
- 金盛华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87被引量:2,709H指数:30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价值观 青少年 网络成瘾 中学生
- 马慧芳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8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藏族 中学生 藏族大学生 高中生 心理健康状况
-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课堂交往
- 2011年
- 课堂交往是指在课堂教学情景下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课堂客观存在物之间相互的、双向的、对于知识的授受、情感的交流过程。课堂交往是教学的本质,可以说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为课堂交往的研究提供了又一个视阈。课堂交往不但凸显了和谐社会的理论主题,同时它更是将和谐社会理论之一的和谐教育表现的更加透彻。
- 张雁军
-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教育课堂交往
- 基于性别文化的课堂公平研究
- 2010年
- 课堂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我国传统性别文化是导致两性在课堂教学中遭遇不平等的重要根源。要改变传统性别文化导致的课堂不公现象,必须转变传统的性别观念,必须以新型的性别文化为指导,解构与重构课堂中的性别结构;必须让课堂资源面向所有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使性别不再是课堂资源、课堂评价的依据。
- 张雁军
- 关键词:课堂公平性别文化性别结构
- 种族内隐理论: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5
- 2014年
- 在种族方面普通民众有两种相反的观点:种族本质论和社会建构论。研究表明,个体持有的种族内隐理论不仅会影响人们对种族信息的组织和编码、对种族差异的知觉;而且,少数种族个体持有的种族内隐理论还会影响他们对主流文化的适应和文化框架转换。未来研究应该扩展内隐理论的成分、创新内隐理论的启动方法、探索内隐理论的改变途径、具体化内隐理论对行为的影响。中国研究者还需要关注民族内隐理论是否存在独特性的问题。
- 于海涛张雁军金盛华
- 关键词:内隐理论多元文化观
-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认同内容及其对群际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4年
-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认同再次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全球化到底是削弱国家认同还是增强国家认同,不仅与国家认同的具体内容有关,还受国家的全球化水平影响。同时,个体对外群体的态度,不仅受到群体规模的影响,国家认同内容也起着调节作用。人们越是基于语言、宗教、文化等族群特质来界定国家身份,对外群体的态度越消极;越是基于公民特质来界定国家身份,对外群体的态度越积极。今后应该整合国家认同的内容、厘清国家认同的发展轨迹、拓展国家认同的研究方法以及开展中国化研究。
- 于海涛张雁军乔亲才
- 关键词:国家认同
- 藏汉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异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与思考
- 2010年
- 以社会心理学为切入点,对藏汉大学生在心理素质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环境影响、社会行为、群体生活方式以及个体交往四个方面;并以此为基础,对培养藏汉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出了几点建议。
- 张雁军罗平
-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文化差异
-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被引量:5
- 2011年
- 民族认同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成员在相互交往活动基础上,对"我族"与"他族"的确认与接纳。从文化视角而言,民族认同是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脉搏与主题。在多民族国家中,不但要求不同民族要遵从主流的文化价值,同时它也要求彰显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文章在透视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藏族青少年在文化多样性及差异性背景下的民族认同路径,为实现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包容性发展提供参考。
- 罗平张雁军马海林
-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认同
- 西藏藏族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中小学职业倦怠量表》对628名西藏藏族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其职业倦怠状况。结果表明:西藏藏族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严重,在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上均值均小于2.6;年龄为26-30岁阶段,教龄为6-7年时西藏藏族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存在一个高峰期;职业倦怠状况受学校类型、学校所在地、学历、职务、职称、性别、年龄及教龄等变量的影响。
- 马海林张雁军
- 关键词:职业倦怠
- 课堂交往:基于语言陌生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交往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以语言为主要中介的,人类语言从其本质上讲是具有陌生性的。课堂交往的语言陌生化,将有助于彰显人的主体地位,突出理性交往,使教学向生成转变。有效实施课堂交往语言陌生化应建构在树立陌生化意识;师生、生生之间运用语言陌生化、对课程教材做陌生化处理路向上。
- 罗平张雁军
- 关键词:课堂交往陌生化语言陌生化
- 课堂文化:内涵、失衡及建构被引量:6
- 2010年
- 从文化的视阈审视课堂,应包含教学文化、人际文化以及人—物文化。传统的课堂中,存在着教学文化的专断、人际文化的同质以及人—物文化的异化现象,导致了课堂文化的失衡。重构课堂文化,消解传统课堂文化的专断、同质及异化,应建立在开放、和谐的"人的文化路向上。
- 张雁军
- 关键词:课堂文化教学文化
- 高中生职业生涯困惑、自我同一性和亲子依恋之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对700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高中生职业生涯困惑、自我同一性地位和亲子依恋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四类同一性地位和人际领域的弥散型地位对职业生涯困惑有直接影响。(2)母亲依恋中的沟通因子和父亲依恋中的三个因子对中学生职业生涯困惑有直接的影响。(3)亲子依恋中的母亲沟通、父亲沟通和父亲信任因子对中学生职业生涯困惑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母亲疏离因子和父亲疏离因子通过自我同一性地位间接地影响中学生职业生涯困惑。
- 马海林张雁军马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