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红
作品数: 25被引量:90H指数:7
  • 所属机构: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扬州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常洪
作品数:258被引量:1,299H指数:19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遗传分化 山羊 绵羊 结构基因座 湖羊
常春芳
作品数:25被引量:90H指数:7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GH基因 MSTN基因 肌肉生长抑制素 MSTN 牛亚科
耿荣庆
作品数:123被引量:444H指数:12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绵羊 遗传分化 结构基因座 山羊 湖羊
冀德君
作品数:131被引量:347H指数:9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荷斯坦牛 体细胞评分 奶牛 遗传分化 MSTN基因
王兰萍
作品数:74被引量:263H指数:8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绵羊 湖羊 青蛤 山羊 遗传分化
牛生长激素基因外显子5序列变异及其分子进化特征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双向直接测序法测定中国5个牛种生长激素(GH)基因外显子5序列,并且在分析序列变异的基础上探讨GH基因外显子5序列的分子进化特征。序列分析表明,5个牛种GH基因外显子5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平均核苷酸变异率约为3.48%,而且绝大多数位点的核苷酸替换是同义突变,仅发现1个错义突变位点;从GH基因外显子5序列单倍型构建的分子进化树来看,水牛与普通牛、瘤牛、牦牛及大额牛的分化相对比较明显,其他4个牛种之间并无明显分化,还享有共同的祖先序列。研究结果也说明牛GH基因外显子5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功能的约束表现相当保守,进化速率缓慢。
耿荣庆王兰萍常洪李永红冀德君常春芳
关键词:生长激素基因分子进化
中国牛亚科6个物种MSTN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及分化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PCR扩增了6个中国牛种共101个样本的MSTN基因外显子2的编码区,序列分析显示,MSTN基因外显子2编码区含372个碱基对,在所检测样本中,存在10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定义了7种单倍型,雷琼牛、蒙古牛、独龙牛与巴音郭楞牦牛享有共同的单倍型;MSNT基因外显子2在6个牛种中多态性较丰富。结果表明:两水牛与牛属群体间分化明显;牛属群体中牦牛独自聚成一类;大额牛存在一个独立分支;雷琼牛与一部分独龙牛、大部分蒙古牛和瘤牛聚成一支,说明蒙古牛、雷琼牛、独龙牛种间存在着基因交流。牦牛与普通牛、瘤牛的分化较明显,亲缘关系较远;研究证实了水牛的属分类地位,一定程度上支持牦牛及大额牛划为牛亚科中单独的一个属。
冀德君常春芳常洪耿荣庆李永红
关键词:MSTN基因多态性
雷琼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序列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PCR方法对18头雷琼牛的MSTN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编码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雷琼牛MSTN基因比外域瘤牛存在较丰富的多态性,共发现4个突变位点(2个转换,2个颠换),定义了6种单倍型,群体单倍型多样性较高(0.810±0.057);分析结果表明:MSTN基因的相关突变的发生可能早于Bos属瘤牛、普通牛、牦牛的分化;在瘤牛种内,我国南方的瘤牛可能是更原始的种群。
常春芳常洪冀德君耿荣庆李世平李永红马国龙陈宏宇宋光明
关键词:MYOSTATIN基因单倍型
雷琼牛母系起源的遗传学证据被引量:10
2008年
在测定雷琼牛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的基础上,引用其它牛种的序列资料,以探讨雷琼牛的起源演化。雷琼牛Cyt b基因全长1 140 bp,存在2个突变位点,碱基A+T的平均含量(56.8%)明显高于碱基G+C的平均含量(43.2%),第3密码子表现出较强的碱基组成偏倚。以Cyt b基因单倍型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雷琼牛3个地域群Cyt b基因所有的单倍型都与瘤牛聚为一类,从母系遗传的角度确认雷琼牛起源于瘤牛。Cyt b基因单倍型间的进化网络关系分析发现,雷琼牛与亚洲其它地区的瘤牛共享一条祖先序列,表明它们可能是在不同的地点由野生的瘤原牛独立驯化而来的,进一步推论中国南方某些地区在史前也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瘤原牛驯化中心。
耿荣庆常洪冀德君王兰萍常国斌李世平马国龙陈宏宇常春芳李永红
关键词:CYTB基因母系起源
中国牛亚科家畜GH基因编码区序列的遗传变异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PCR产物直接双向测序法,分段扩增普通牛、瘤牛、牦牛、大额牛和亚洲水牛共5个牛种的GH基因,并拼接成编码区全序列,分析中国牛亚科家畜不同牛种GH基因编码区序列变异及其分子进化特征。结果表明,牛GH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654bp,种间核苷酸突变率在0.1%~1.84%。5个牛种编码区序列定义了10种单倍型,瘤牛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大额牛和水牛均无单倍型多样性。GH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密码子使用存在偏倚性,共发现了25个偏好性密码子。核苷酸的替代以转换为主,转换明显高于颠换,转换/颠换比为3.0。非同义突变位点远远少于同义突变位点,同义与非同义替代发生的速率比都小于或等于1,表明GH基因编码区序列不受达尔文正选择的影响。以GH基因单倍型序列为基础的分子进化树表明,水牛与普通牛、瘤牛、牦牛、大额牛间分化很明显;普通牛、瘤牛、牦牛、大额牛间序列分化并不明显,并且它们共同拥有一条相同的祖先核苷酸序列。说明中国牛亚科家畜GH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变异相当贫乏,并且由于功能的约束表现得相当保守,进化速率相当缓慢。
耿荣庆常洪李永红冀德君常春芳王兰萍常国斌
关键词:牛亚科生长激素基因分子进化
大额牛起源与系统地位的遗传学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我国大额牛13个个体的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并引用其它牛种的序列资料共同构建分子系统树,以探讨大额牛的起源及其系统地位。结果表明,大额牛Cyt b基因全长1140 bp,在所有样本中共发现了95个变异位点,定义为5种单倍型。从母系起源的角度来看,我国大额牛种群存在明显的分化,它可能具有十分独特的起源。综合多层次的研究结果可以初步推测,大额牛与印度野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在较早的世代具有共同的母系起源,并且有可能是现已灭绝的某种野生牛的后代。
王兰萍耿荣庆常洪冀德君李永红常春芳
关键词:大额牛
中国南方黄牛生长激素基因遗传分化的研究
2008年
对雷琼瘤牛18个个体生长激素(GH)基因外显子序列654bp进行分析,发现3个变异位点,定义了5种单倍型;引用巴州牦牛2个个体GH基因同源区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牛属普通牛、其他瘤牛和牦牛3个种群与水牛1个远缘种GH基因外显子序列,分别采用邻接(NJ)法和最大简约(MP)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得到基本一致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GH基因的分化早于雷琼瘤牛、其他瘤牛、普通牛、牦牛和水牛的分化,瘤牛物种内存在多型现象,GH基因外显子区有着较高的突变率。
李永红常洪耿荣庆冀德君马国龙常春芳王晓佩
关键词:GH基因系统发育树分化
以GH基因多态性探讨中国南北黄牛及牦牛系统被引量:5
2008年
以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了18头雷琼牛、19头巴音郭楞州蒙古牛和18头巴音郭楞州牦牛GH基因外显子654 bp核苷酸碱基序列,引用GenBank中牛属普通牛、瘤牛、牦牛以及亚洲水牛GH基因同源区资料,作外类群以最大简约(MP)法与邻接(NJ)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旨在为探讨牛亚科家畜GH基因变异特点、牦牛跟我国南北黄牛关系的亲疏,以及牛亚科物种进化特征提供部分客观依据,适应进化与分子进化之间的关系提供局部的原始试验根据。结果发现雷琼牛GH基因序列中存在3个变异位点,定义了5种单倍型。在巴音郭楞州蒙古牛GH基因序列中存在2个变异位点,定义了4种单倍型。在巴音郭楞州牦牛GH基因序列中存在2个变异位点,定义了3种单倍型。确认GH基因的分化早于普通牛,瘤牛和牦牛的分化,就GH基因本身而言,牦牛与中国南北黄牛的关系无远近之分。
李永红常洪耿荣庆常国斌宋光明常春芳冀德君
关键词:GH基因牦牛系统树
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变异位点遗传共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对6个牛种的MSTN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各群体基因变异位点间的遗传共适应性特性。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8个单个变异位点中,3个位点处于遗传不平衡状态,其余的均处于遗传平衡;处于遗传极不平衡状态的变异位点可能与杂合子的缺少或者缺失存在相关性。在共显性-共显性作用模式下,在雷琼牛和巴州牦牛MSTN基因编码区的部分组合变异位点间存在遗传共适应性,而且遗传共适应起主要作用,维持着位点间的遗传平衡状态。
王兰萍耿荣庆冀德君常洪常春芳李永红
关键词: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遗传共适应
海子水牛MSTN基因多样性与系统分化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针对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编码区设计引物,以PCR扩增及测序的方法,检测了19头海子水牛样本的MSTN基因多样性,并对其系统分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海子水牛群体内MSTN基因编码区含1 128个碱基对,所检样本中存在3个核苷酸多态位点,但仅含有2种基因单型。说明海子水牛MSTN基因分化水平较低。
冀德君常洪常春芳耿荣庆李永红
关键词:MSTN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