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德
作品数: 152被引量:897H指数:21
  • 所属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
  • 所在地区:湖南省 长沙市
  • 研究方向:生物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蒋志刚
作品数:315被引量:3,439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普氏原羚 麋鹿 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 野生动物 生物多样性
张志强
作品数:42被引量:23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鸟类 鸟类群落 物种多样性 管理有效性 物种
邓学建
作品数:120被引量:581H指数:16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多样性 鸟类 自然保护区 鸟类群落 洞庭湖
胡慧建
作品数:100被引量:1,23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物种多样性 鸟类 棕背伯劳 黄腹山鹪莺 黑脸琵鹭
刘松
作品数:11被引量:11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两栖动物 野生动物保护 爬行动物 自然保护区 两栖爬行
湖南发现四川竹叶青蛇
2023年
2020年7月30日,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碾子沟(30°00′46″N,110°32′18″E,海拔615 m)采集到1号蛇类标本,经形态鉴定和分子系统关系比较,确定为四川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sichuanensis),为湖南省蛇类分布新记录种,该标本(CSUFTHPS2007080)存放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动物标本室。此次发现增补了四川竹叶青蛇的生物学信息,也表明该物种在武陵山脉及其延伸地区可能有着更为广泛的地理分布。建议进一步开展该物种种群生态学的研究,以便为该特有种种群和栖息地保护提供参考。
高志伟齐硕钱天宇黄太福康祖杰杨道德
关键词:分子系统
湖南常德桃花源机场鸟类的时空分布与鸟击防范被引量:26
2010年
桃花源机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斗姆湖镇,距市区12.2km。机场自1998年6月复航以来,鸟击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到机场的飞行安全。为指导机场开展有针对性的鸟击防范工作,2008年5月~2009年4月,作者对桃花源机场净空区的鸟类群落组成和不同生境的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实地调查,共记录到91种鸟类,隶属13目28科。其中留鸟39种,夏候鸟25种,冬候鸟25种,旅鸟2种。在不同季节中,机场净空区鸟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在春季均为最高,秋季均为最低。在净空区灌草丛、树林、农田、村落和水域5种鸟类生境类型中,以灌草丛生境鸟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村落生境鸟类的Pielou均匀性指数最高,农田生境鸟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均为最低。鸟类种群密度在灌草丛与农田、灌草丛与村落、灌草丛与水域、树林与农田、树林与村落、树林与水域、农田与村落、村落与水域生境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灌草丛与树林生境、农田与水域生境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鸟类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与鸟击的发生较为密切的鸟类为小云雀Alaudagulgula、牛背鹭Bubulcusibis、金腰燕Hirun-dodaurica等鸟类。据此对桃花源机场的鸟击防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李益得杨道德张志强杜伟军毛俊江华
关键词: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3
2007年
为了获得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鸟击防范工作所需的鸟类基础性资料,从2005年9月~2006年8月,通过对机场地区5种生境类型鸟类群落的调查与监测,记录到鸟类112种,属16目32科。其中46种属东洋界种类、45种属古北界种类、21种属广布种;留鸟46种、夏候鸟25种、冬候鸟29种、旅鸟12种。经RB频率指数测算,鸟类群落的优势种为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乌鸫(Turdus merula)和树麻雀(Passer montanus)。按鸟类生境分布系数划分,广布型的鸟类有44种,是该区鸟类群落组成的主体。鸟类群落的Shannon-Wei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为1.607,均匀性指数为0.784。
张志强杨道德胡毛旺王德平杨治明贺文魁
关键词: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湖南省张家界发现白线树蛙被引量:3
2018年
2017年7月,采用样线法对位于湖南张家界市的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动物多样性进行实地调查时,在天子山景区茶园采集到1号两栖类雄性成体标本(图1)。经分类鉴定为树蛙科(Rhacophoridae)的白线树蛙(Rhacophorus leucofasciatus),属湖南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沈猷慧等2014)。该标本经10%的甲醛溶液固定后,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动物标本室。
潘丹张冰杨道德丁向运崔珊胡新华
关键词:模式标本大树蛙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湍蛙种群监测被引量:5
2005年
2004年5~11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华南湍蛙种群进行了生态监测,结果发现,华南湍蛙出蛰以后种群开始增加,繁殖期过后种群开始下降.在壶瓶山当气温低于10℃以下时,华南湍蛙就开始进入冬眠期.种群的存活率从出蛰到再次冬眠期间基本上呈直线下降,在8月之前种群中均有新添加的数量,以后未发现.在整个过程中,雌雄性比一般大于1,在繁殖季节基本接近于1.
熊建利杨道德廖庆义康祖杰
关键词:种群监测两栖纲
湖南省鸟类新记录种——三趾鸥被引量:1
2022年
2021年10月2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浏阳河(113°0′18.46″E,28°13′13.41″N)观察并拍摄到一只鸥科鸟类在河道中活动。经查阅文献并对比形态特征,确定该个体为三趾鸥(Rissa tridactyla),为湖南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种。
刘均林胡珂潘敏艳李成尚袁凌博杨道德
广东丰溪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区系和多样性研究
本文对广东丰溪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区系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丰溪自然保护区现已发现两栖动物21种,隶属1目6科。其动物区系主要由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为主,占整个保护区两栖动物物种总数的82.35%。文章对两栖动物的...
熊剑利杨道德冯斌黄文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两栖动物动物区系
文献传递
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为了掌握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于2005年7月2日—10日,2006年7月22日—29日,2007年4月9日—16日、6月2日—10日和8月24日—31日,主要采用样线法和访问调查法,前后5次对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现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67种。其中:两栖动物23种,隶属于2目8科,占湖南省已知两栖动物65种的35.38%;爬行动物44种,隶属于3目9科,占湖南省已记录96种爬行动物的45.83%。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属于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有51种为东洋界物种,16种为广布种,无古北界物种分布。建议加强资源监测与保护管理,减少保护区内的人为干扰。
李祖实莫吉炜谷颖乐刘松费冬波杨道德
关键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与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为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2008~2011年,作者每年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莽山自然保护区)对10条调查样带(长3~6 km,单侧宽5 m)内的两栖动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将该保护区海拔400~1 800 m的区域按200 m均匀地分为7个海拔小带,对两栖动物垂直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莽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类36种,隶属2目7科。其中以蛙科17种和角蟾科6种为多;其动物区系组成以34种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并以17种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中国特有种12种。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棘腹蛙(Paa boulengeri)和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为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纪录。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垂直分布现象较明显,大致以海拔1 400 m为分界点,两栖动物物种组成有较大变化;海拔600~800 m小带的物种数最多。最后基于历史资料,分析了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历史变迁。
傅祺杨道德费冬波莫吉炜宋玉成
关键词:两栖动物区系分析生物多样性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白鹇日活动节律分化研究 ——以都庞岭和大围山种群为例被引量:3
2024年
种群行为分化是物种适应环境的基础,而同一物种不同地理种群活动节律的分化是体现其生态适应的重要内容。不同地理种群活动节律的分化是由生态条件和种间竞争等因素引起的,研究不同地理种群物种活动节律的分化,有助于对种群的动态管理和保护。为研究同一物种在不同分布区域的年周期行为节律,通过提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南浏阳大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别布设的60台红外相机中监测到的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种群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和雅各布斯选择指数(Jacobs Selection Index,JSI)对白鹇的日活动节律和日活动时间选择进行了构建与比对,同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及T检验(T-Test)分析了两个异域分布的白鹇种群活动节律的分化趋势。结果表明:都庞岭分布的白鹇在全年和冷季的日活动节律为单峰模式,暖季为双峰模式;大围山分布的白鹇在全年的日活动节律为连续多峰模式,冷季和暖季为单峰模式。在活动时段的选择上,都庞岭分布的白鹇在全年和暖季更偏好在上午(JSI=0.479,JSI=0.461)活动,冷季更喜欢在中午(JSI=0.593)活动,全年和不同季节对日落(-0.41
唐佳敏杨道德曹越李佳琦张志强
关键词:白鹇日活动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