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
所属机构: 河南省食品药品评价中心 所在地区: 河南省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相关作者
夏旭东 作品数:19 被引量:98 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省食品药品评价中心 研究主题:儿童 ADR 过敏性休克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滥用 王丽 作品数:22 被引量:161 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食品药品评价中心 研究主题:药品不良反应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 导尿管 ADR 药品不良事件 张惠霞 作品数:23 被引量:203 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食品药品评价中心 研究主题:药品不良反应 儿童 药物滥用 ADR 曲美他嗪 刘超 作品数:18 被引量:184 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食品药品评价中心 研究主题:药品不良反应 ADR 儿童 药品不良事件 风险信号 李文武 作品数:28 被引量:228 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省食品药品评价中心 研究主题: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ADR 药品说明书 药物滥用
182例热毒宁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通过对182例热毒宁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探讨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河南省2008年~2010年发生的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男性99例(54.40%),女性83例(45.60%);不良反应集中在儿童年龄组,以变态反应居多,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和胃肠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热毒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杨雪 杨玉涛 李文武 张惠霞 刘超 王丽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 515例药源性血尿不良反应分析 2013年 目的:通过对药源性血尿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探讨药品引起血尿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收集2004-2012年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引起血尿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影响药源性血尿的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药源性血尿患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生几率最大,为19.42%;引起血尿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为主,分别为总数的51.26%、18.45%。结论:安全、合理地使用药品,研究和避免血尿的诱发因素,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海丽萍 杨雪 张惠霞关键词:药源性血尿 458例氨茶碱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氨茶碱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12年至2016年河南省范围内收集的458例氨茶碱注射液ADR/ADE报告进行统... 马雪皎 刘超 王长之 杨雪 夏旭东 陈超关键词:氨茶碱注射液 美国MAUDE数据库一次性输血器不良事件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总结一次性输血器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其使用安全提出建议。方法:对2015年~201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MAUDE数据库中317例一次性输血器的不良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次性输血器有关的器械故障主要表现为漏液、断裂、堵塞等,主要原因为输血器管路连接处故障、材料质量问题、操作不当、滤网堵塞等。结论: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加强风险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监测相关的工作制度,保障公众使用一次性输血器的安全。 王丽 王新茹 夏兵 马雪皎 杨雪 王干一 陈晓博 刘曦朦关键词:一次性输血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数据分析 曲美他嗪口服制剂致不良反应/事件768例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口服制剂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768例TMZ口服制剂致ADR/ADE报告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ADR/ADE多发生在用药3 d以内,共573例(占74.61%);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为胃肠系统(740例次,占70.21%)、皮肤及其附件(149例次,占14.13%)、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77例次,占7.31%)等,其中包括震颤7例次、运动障碍1例次和舌麻痹1例次;5例严重ADR/ADE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局部僵硬、呼吸困难、潮红、口干、外周水肿等;联合用药111例(占14.45%),联用品种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用药;经停药或治疗后760例(占98.96%)好转或治愈。结论:该省数据库中TMZ口服制剂致ADR/ADE大多为已知的ADR/ADE。建议加强对TMZ口服制剂致ADR/ADE的监测,完善国内企业药品说明书,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ADR/ADE的发生。 李文武 夏旭东 王丽 杨雪 张惠霞 陈超关键词:曲美他嗪 垂体后叶注射液致皮肤坏死文献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注射液致皮肤坏死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方法以“垂体后叶注射液”“皮肤坏死”“不良反应”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周期为建库至今,对1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垂体后叶注射液致皮肤坏死主要发生于41~50岁男性患者;原患疾病以肝硬化大出血为主;多发生于下肢;最集中的用量、时间范围是每天20~80U和3小时至2天。结论重视垂体后叶注射液致皮肤坏死,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开展重点监测并完善药品说明书。 陈世伟 谢晓燕 夏旭东 杨雪 刘翠丽关键词:皮肤坏死 中国人群使用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以曲美他嗪相关药品名称、口服制剂等做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等,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Meta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作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3个RCT,86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消耗量、ST段压低1mm阈值、心绞痛发作阈值5个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运动持续时间方面,不支持曲美他嗪有增加患者运动持续时间的作用。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常规对照组,但因纳入的研究存在一定的方法学缺陷,本研究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严格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证实。 章锦丽 杨雪 张惠霞 卢洁 王丽 程刚关键词:曲美他嗪 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META分析 273例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了解儿童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verse drug reaction/event,ADR/ADE)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河南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收集的2007~2010年273例儿童严重ADR/ADE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3例严重ADR/ADE中男性(63.00%)多于女性(37.00%),0~3岁患儿比例最高(43.96%);抗感染药物所致严重ADR/ADE最多(44.44%);静脉给药引发的严重ADR/ADE最多(85.34%)。严重ADR/ADE的主要表现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37.76%)。结论:应加强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减少严重ADR/ADE的发生。 王丽 李文武 张惠霞 刘超 杨雪 郭慧 李强关键词:儿童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 垂体后叶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特点及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垂体后叶注射液”“不良反应”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及万方数据中建库以来至2019年4月30日报道的涉及垂体后叶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159篇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统计分析。结果垂体后叶注射液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低钠血症、胃肠道损害最为常见,严重者可致低钠性脑病、心跳骤停等。结论重视垂体后叶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密切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谢晓燕 夏旭东 杨雪 李清芳 刘翠丽 陈世伟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胃肠道损害 128例氨磺必利片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氨磺必利片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9年5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河南省平台上报的128例氨磺必利片不良反应报告,分别按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用药情况、不良反应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氨磺必利片所致不良反应以15~44岁的患者居多(75.78%);累及系统主要为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胃肠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损害等,临床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高催乳素血症、窦性心动过缓、便秘、白细胞减少等。结论临床应重视和警惕氨磺必利片所致的不良反应,加强氨磺必利片应用时的监测,谨防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杨雪关键词:氨磺必利 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