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文
-

-

- 所属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征宇

- 作品数:261被引量:1,370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后腹腔镜 腹腔镜 膀胱尿路上皮癌 膀胱癌
- 葛京平

- 作品数:268被引量:1,295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腹腔镜 后腹腔镜 膀胱尿路上皮癌 膀胱癌
- 高建平

- 作品数:271被引量:1,522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前列腺增生 后腹腔镜 腹腔镜
- 周文泉

- 作品数:171被引量:81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肾上腺 内皮素-1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腹腔镜
- 位志峰

- 作品数:59被引量:32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膀胱尿路上皮癌 后腹腔镜 腹腔镜 肾上腺 膀胱癌
- 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下尿路疾病诊治中的作用
- 目的:女性下尿路症状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型及相关治疗。方法:本组26例,年龄29一64岁,平均39岁。均行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伴有小腹、会阴部酸胀。病程3个月—2年,平均6个月。体检...
- 薛松程文葛京平周文泉高建平
- 文献传递
- 尿液中内皮素-1在兔不全梗阻性膀胱中的研究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尿液中内皮素 1(ET 1)在兔不全梗阻性膀胱中的变化和意义。 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 1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不全梗阻性膀胱 (实验组 ,分为梗阻 3周组及梗阻 6周组 )及 10只同龄雄性新西兰白兔无梗阻性膀胱 (对照组 ,分为术后 3周组及术后 6周组 )兔尿液中ET 1进行研究。 结果 :尿液中ET 1含量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实验组梗阻 3周组与对照组术后 3周组及实验组梗阻 6周组与对照组术后 6周组比较均差异显著 (P <0 .0 1) ,实验组梗阻 3周组与 6周组比无显著差异 (P >0 .5 ) ,对照组术后 3周组与术后 6周组比无显著差异 (P >0 .5 )。 结论 :在兔不全梗阻性膀胱中 ,ET 1对膀胱壁结构改变及功能紊乱具有一定作用 ,尿液中ET 1升高可作为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一个重要参数。
- 程文周四维高建平张征宇葛京平周文泉马宏青周水根魏武薛松梁培禾李汉平蔡荣星
- 关键词:内皮素-1尿液
- 膀胱尿路上皮癌长链非编码RNA差异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人类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12例尿路上皮癌及3例正常人膀胱尿路上皮黏膜,提取RNA,逆转录成cDNA并标记,在标准条件下将标记好的与芯片进行杂交,使用荧光扫描仪扫描荧光强度并分析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 采用Enhancer LncRNA profiling和Rinn LncRNAs profiling两种分析方法,分别发现了7条和25条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通过对其中3条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证实其表达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LncRNA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 高逸冰徐锋傅点程文高建平张征宇葛京平
-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长链非编码RNA肿瘤标记基因芯片
- 经腹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35例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经验。方法输尿管下段嵌顿性结石患者35例,左侧16例,右侧19例,单侧输尿管多发性结石2例,结石最大直径1.3-2.5 cm,平均直径(1.85±0.50)cm,均采用经腹腔途径完成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术,术中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及手术部位引流管,其中5例输尿管下段狭窄,取石并切除狭窄段后施行输尿管膀胱再接术。结果35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经腹腹腔镜切开取石和5例兼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全部成功,效果满意。手术时间30-130分钟,平均(65.30±28.14)分钟,术中出血量10-150 ml,平均(40.57±26.51) ml,术后住院时间5-10天,平均(6.92±1.15)天。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2-4天,平均(3.80±1.33)天。术中均未见肠管及邻近脏器损伤,术后未发生感染、漏尿,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者未出现输尿管反流和输尿管下段再狭窄。结论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术,结石取净率高,创伤小,恢复快。
- 娄宏斌傅点程文徐锋周凯徐晓峰位志峰周水根葛京平张征宇
- 关键词:腹腔镜输尿管下段结石输尿管切开取石
- 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少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文中通过探讨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诊断方法,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7例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CT尿路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尿脱落细胞学、膀胱镜、输尿管镜等检查。结果 B超发现肾盂占位11例,阳性率为73.3%;输尿管占位3例,阳性率为25%。CTU检查发现肾盂占位14例,阳性率为93.3%;输尿管占位10例,阳性率为83.3%。IVU发现肾盂充盈缺损10例,阳性率为66.7%;输尿管充盈缺损或狭窄6例,阳性率为50.0%。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6例,阳性率为22.2%。膀胱镜检查发现患侧输尿管口喷血8例,阳性率为29.6%,膀胱肿瘤2例。输尿管镜成功检查并发现病变24例,阳性率为88.9%。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结论 CTU、输尿管镜是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重要的检查手段。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因无典型的乳头状改变,输尿管镜下易于误诊,应提高对其认识。
- 位志峰徐晓峰周文泉张征宇程文葛京平高建平
-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输尿管镜
- 肾脏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被引量:2
- 2003年
- 梁培禾周水根张征宇高建平孙立国葛京平马宏青周文泉魏武薛松程文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血尿
- 前列腺电切术后腺窝结石形成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后腺窝结石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对策。方法:报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腺窝结石患者11例,患者曾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术后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伴尿路感染,部分伴排尿梗阻症状,抗感染治疗效果不理想。膀胱镜检查见前列腺腺窝结石形成,部分可见焦痂、坏死物质、电切创面不平整及小憩室形成。确诊后行钬激光碎石及再次前列腺电切术1例,其余患者在膀胱镜下用异物钳将结石取出,给予抗感染治疗1~2周。结果:11例患者尿常规均恢复正常,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消失。随访3~6个月,未再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梗阻症状及尿路感染。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反复尿频、尿急、尿痛、尿路感染者,应考虑到腺窝结石可能,行膀胱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可采取膀胱镜下取石或碎石术,必要时可再次行前列腺电切术。预防上应注意创面修平整、控制感染及避免过度电凝。
- 位志峰徐晓峰程文周文泉葛京平张征宇高建平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石
- 后腹腔镜下优先阻断肾上腺中央静脉并机械切除肾上腺肿瘤术式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提出并探讨优先阻断肾上腺中央静脉及机械切除肾上腺肿瘤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采用后腹腔镜优先阻断肾上腺中央静脉并机械下切除肾上腺肿瘤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8±15)min,平均术中出血(21±11)ml。恢复饮食和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2 d和1.0d。全部病例未出现并发症,临床症状消失。结论优先阻断肾上腺中央静脉,并机械切除肾上腺肿瘤组织,出血少,视野清晰,并可避免电凝、超声刀等导致的热损伤,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肾上腺组织与维护其生理功能,也有利于腺体创面的愈合和临床的早期康复。
- 程文傅点邢潇潇位志峰徐锋田丰章丹张征宇葛京平周文泉高建平
- 关键词:腹腔镜肾上腺肿瘤阻断
- 克罗恩病膀胱瘘3例报告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膀胱瘘的诊断治疗方法,提高对克罗恩病膀胱瘘诊治的认识。方法报告3例克罗恩病膀胱瘘的诊治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术后随访至今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手术为克罗恩病膀胱瘘的首选治疗,但不能忽视其围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
- 薛松魏磊程文葛京平位志峰
- 关键词:克罗恩病回肠膀胱瘘围术期
- 藤黄酸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藤黄酸能抑制包括乳腺癌、肝癌、血液系肿瘤以及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但是目前对于藤黄酸在泌尿系肿瘤作用的报道尚少。文中旨在研究藤黄酸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藤黄酸1.0μmol/L组、2.0μmol/L组、3.0μmol/L组及阴性对照组(加入等渗盐水)。体外培养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将不同浓度藤黄酸加入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膀胱癌BIU-87细胞共培养,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藤黄酸诱导人膀胱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藤黄酸1.0μmol/L组、2.0μmol/L组、3.0μmol/L组免疫组化评分分别为(4.28±1.86、5.03±0.78和6.47±1.31),较对照组(2.13±1.27)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逐渐减少,G2/M期细胞逐渐增多,S期细胞变化不明显。结论藤黄酸可通过增加Caspase-3蛋白的表达来促进膀胱癌细胞凋亡,可阻滞膀胱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膀胱肿瘤细胞的增殖。
- 郝林徐锋董洋张俊杰韩从辉程文葛京平
- 关键词:藤黄酸膀胱癌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