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泽珣
-

-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生物学
相关作者
- 王应祥

- 作品数:84被引量:1,543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新亚种 黑长臂猿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滇金丝猴
- 马建章

- 作品数:326被引量:2,269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 松鼠 生境选择 凉水自然保护区
- 马勇

- 作品数:40被引量:1,338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GIS 头骨 兽类 啮齿动物 物种丰富度
- 陈卫

- 作品数:56被引量:460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湿地 湿地自然保护区 浮游动物 布氏田鼠 区系
- 王洪权

- 作品数:1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出血热病毒 褐家鼠 怀孕率 灭鼠效果 迁徙规律
- 云南兔Lepus comus G.Allen的分类订正——包括两个新亚种的描记被引量:3
- 1985年
- 云南兔Lepus comus G.Allen是云贵高原和滇西山地目前发现的唯一的一种野兔,初由G.M.Allen(1927)根据采自云南西部腾冲的标本命名。其后,国内外学者(包括G.M.Allen本人在内)对云南兔究竟是一独立种或为高原兔Lepus oiostulus(Hodgson)的一个地理亚种意见纷纭(罗泽珣,1981;高耀亭等,1964;Allen,1938;Ellerman et al.,1951;Angermann,1967;Corbet,1978)。我们曾对国内有关单位所收藏的这两个类群的100余号标本进行较详细的对比研究。发现云南兔在形态上与高原兔确有明显区别,在分布上又有同域现象,因而主张仍应将云南兔保持其原定种的种级地位;同时,又查对了采于各地的云南兔所有标本,发现云南北部(丽江)至中部(景东、景谷)标本以及云南东部、南部和贵州西部标本都有异于滇西地模标本,且占有不同的地理分布区。经研究,应属两个新的亚种。其中,云南东部,南部和贵州西部的新亚种,为纪念先师彭鸿绶先生毕生献身于云、贵、川的科学考察事业和他的指导与培养,特以彭先生之姓氏命名,以资纪念。
- 王应祥罗泽珣冯祚建
- 关键词:分类订正新亚种
- 中国棕背(鼠平)亚种分化的研究(啮齿目:仓鼠科:田鼠亚科)被引量:7
- 1993年
- 本文对中国山西、河北、内蒙古南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及新疆等地区的215号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标本的外形和头骨的形态进行了亚种分化研究,认为分布于山西、河北、内蒙古南部棕背(鼠平)的亚种为Clethrionomys rufocanus shanseius(Thomas);大、小兴安岭及新疆地区的亚种为Cl.r.irkutensis(Ognev);而将分布于长白山地区的亚种定为一新亚种——棕背(鼠平)长白山亚种(Clethrionomys rufocanus changbaishanensis)。
- 姜建青马勇罗泽珣
- 关键词:啮齿目仓鼠科亚种
- 北京郊区褐家鼠繁殖及迁徙规律研究被引量:2
- 1996年
- 北京郊区褐家鼠繁殖及迁徙规律研究北京市房山区预防医学研究中心(102400)王洪权,王砚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罗泽珣80年代监测表明,褐家鼠是北京郊区优势鼠种。近年国内多有报道,褐家鼠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带毒率逐年增加,对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灭鼠显...
- 王洪权王砚英罗泽珣
- 关键词:褐家鼠迁徙规律怀孕率鼠密度灭鼠效果出血热病毒
- 北京房山褐家鼠迁徙规律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北京房山褐家鼠迁徙规律研究北京市房山预防医学研究中心王洪权,王砚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罗泽80年代调查表明[1.2],褐家鼠是北京房山常见鼠种,危害严重。历年春、秋两次大面积灭鼠,虽暂时达标,但很快又恢复到较高的鼠密度,为此,本课题进行了25个月连续...
- 王洪权王砚英罗泽珣
- 关键词:褐家鼠迁徙规律生态学
- 兽类学基础知识——第五讲 贫齿目概论被引量:1
- 1983年
- 贫齿目(Edentata)字源于拉丁文,其字首Edentul-,是没牙的意思;字尾-ate是将字首变为形容词。顾名思义,这个目的动物应该没有牙齿。实际上,除食蚁兽(Myrmeccobius fasciatus Waterhouse)一科——食蚁兽科(美洲食蚁兽科)真正没有牙外,其余两个科——犰狳科(Dasypodidae)有多达100颗左右的同型齿(homodont),而树懒科(Bradypodidae)
- 罗泽珣
- 关键词:贫齿目瓣鳃纲食蚁兽树懒尾长
- 鳞甲目浅说被引量:1
- 1983年
- 鳞甲目(Pholidota)字源来自希腊文,Pholid-是角质的甲,顾名思义,此目动物是“带鳞的类群”(Scaly ones),指出了此目动物主要的鉴别特征。此目仅1科,即穿山甲科(Manidae),仅有一个现代属——穿山甲属(Manis),共7种。其中4种分布在非洲,由撤哈拉大沙漠以南至南纬28°;3种在亚洲及其附近的岛屿。
- 罗泽珣
- 关键词:指名亚种食蚁兽体长
- 家兔的起源
- 1991年
- 家兔是由原产自地中海附近的穴兔驯化而成的。中国自古不产穴兔,所产的9种野兔全是兔类(Hares),而不是穴兔类(Rabbits)。中国在先秦时代即已养兔。经考证养的是引入的穴兔,而非驯化后的家兔,因此中国驯养家兔的历史比法国早1000多年。
- 罗泽珣
- 关键词:家兔
- 兽类学基础知识 第十九讲 鲸(三)齿鲸
- 1989年
- 顾名思义,齿鲸具有牙齿,齿呈圆锥状,齿数不等,最少的仅具独齿,最多的有几十颗牙齿。种类多。外鼻孔一个。头骨左右不对称。鳍肢具5指。胸骨大。无锁骨。无盲肠。各种齿鲸个体变异大,最小的仅1m左右,最大的达20m。限于篇幅,重要种类专题介绍,其余依检索表识别。有的科稍加附注。齿鲸亚目分科检索表 1、上颌没有牙齿。
- 罗泽珣马建章
- 动物生态学在大兴安岭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被引量:1
- 1990年
- 在流行病的三大流行环节中,病原的宿主与疾病的传播媒介常是动物。动物学研究,尤其是动物生态学研究,常能在病原体尚未分离出来的情况下,判别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宿主动物,找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 罗泽珣
- 关键词:动物生态学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
- 《中国动物志》兽纲第六卷啮齿目下册仓鼠科
- 罗泽珣陈卫高武王应祥李崇云李华
- 本卷中国动物志对中国仓鼠科动物研究现阶段工作进行了总结。本次校订中国仓鼠科有18属(占全世界属数的17%),72种(占全世界种数的11%)及119亚种。欧亚大陆的代表种类中国全有。提出鼠科定名比仓鼠科早,应并入鼠科,但鼠...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国动物志啮齿目仓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