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巧生
-

-

- 所属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研究所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史红专

- 作品数:101被引量:26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研究所
- 研究主题:蚂蟥 水蛭 冬眠 越冬 干重
- 刘丽

- 作品数:367被引量:2,552H指数:24
-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葡萄霜霉病 配伍 海洋微生物 种子 夏枯草
- 朱再标

- 作品数:55被引量:33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研究所
- 研究主题:垂盆草 种子 光合特性 白花蛇舌草 柴胡
- 汪涛

- 作品数:52被引量:40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研究所
- 研究主题:药用菊花 杭菊 野菊花 野菊 昆仑雪菊
- 王长林

- 作品数:39被引量:33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明党参 百蕊草 居群 种子 化学成分
- 小桐子果壳提取物杀虫活性的生物测定被引量:4
- 2011年
- 以水、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为溶剂,采用冷浸法对小桐子果壳进行粗提,并分别测定各粗提物对豌豆长管蚜和菜青虫的毒力,从中筛选出毒力最强的粗提物进一步对菜青虫进行作用方式的测定。6种溶剂粗提物对豌豆长管蚜和菜青虫的毒力测试结果表明:三氯甲烷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活性显著高于其它溶剂提取物,且两种提取物对豌豆长管蚜的毒力与70%吡虫啉均无显著差异,证明小桐子果壳含有丰富的杀虫活性物质,其所含的杀虫活性物质可采用乙醇和三氯甲烷冷浸提取;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主要是拒食作用,而三氯甲烷提取物则既有拒食作用,又有触杀作用。利用小桐子果壳开发植物源农药前景广阔。
- 李育川郭巧生王定康张学海郭菲
- 关键词:提取物
- 氮素不同形态配比对夏枯草苗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氮素形态对夏枯草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夏枯草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测定在等氮水平(15 mmol.L-1)不同铵硝比处理下,夏枯草叶面积、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相关参数。结果:随着铵硝比的下降,夏枯草叶面积先增加后下降,全铵营养(NH4+-N∶NO3--N为100∶0)下最小,当NH4+-N∶NO3--N为25∶75时最大;随硝态氮比例的提高,夏枯草全株鲜重不断增加,在全硝处理时达到最大,是全铵处理的5.11倍;而全株干重则以NH 4+-N∶NO 3--N为25∶75的最大,且与全硝处理无显著差异。铵硝比为50∶50时叶片中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铵硝比为25∶75时,夏枯草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全铵处理下最低。结论:在总氮水平为15 mmol.L-1下,适量增加硝态氮比例,有利于促进夏枯草苗期生长、提高干物质积累和净光合速率。
- 于曼曼刘丽郭巧生姚琼赵宁陈宇航
- 关键词:夏枯草铵硝比叶面积光合特性
- 基于RAPD标记的薄荷属(Mentha L.)植物亲缘关系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应用RAPD标记方法分析了薄荷属(MenthaL.)7个种38个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38个种源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用20条随机引物从38个种源的总DNA中共扩增出11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81.98%,表明薄荷属植物种间和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43处,供试的38个种源被分为2大类,其中第1大类包含日本薄荷(M.arvensisL.)、灰薄荷(M.vagansBoriss.)、留兰香(M.spicataL.)、皱叶留兰香(M.crispataSchrad.ex Willd.)、椒样薄荷(M.×piperitaL.)和薄荷(M.haplocalyxBriq.)的37个种源,第2大类仅包含唇萼薄荷(M.pulegiumL.)1个种源。在遗传相似系数0.74处,38个种源被分为6组:A组仅包含日本薄荷1个种源;B组包含灰薄荷的4个种源;C组包含留兰香的2个种源和皱叶留兰香的6个种源;D组包含椒样薄荷的5个种源和留兰香的2个种源;E组包含薄荷的17个种源;F组仅包含唇萼薄荷1个种源。在遗传相似系数0.83处,B组、C组、D组和E组可各自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亚组。研究结果显示,基于RAPD标记分析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相吻合;同一种类来源相同或相近的种源聚在一起,说明薄荷属植物种内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和环境差异有一定的相关性。
- 房海灵李维林梁呈元郭巧生
- 关键词:薄荷属RAPD亲缘关系聚类分析
- 2020年版《中国药典》植物药材采收期标准情况分析及建议被引量:14
- 2022年
- 采收期标准的完善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该文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植物药材的采收期标准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本草记载及现代研究文献分析采收期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标准提升提供参考。统计得到,499种植物药材中,486种有采收期标准,占97.4%;13种药材无采收期标准。只有银柴胡1种药材有采收年限标准;233种药材同时有采收季节和采收物候期标准,占46.7%;237种只规定了采收季节,占47.5%;15种只规定了采收物候期,占3.0%。222种主要来源于栽培以及51种野生与栽培来源共存的植物药材中,仅11种提及栽培品采收期,且仅银柴胡对野生品及栽培品的采收期标准进行区分描述。不同药用部位植物药材的采收期标准存在一定规律。分析采收期标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13种植物药材无采收期标准;(2)几乎全部人工栽培多年生药材的采收期标准无采收年限;(3)250种植物药材采收期标准没有物候期;(4)栽培品与野生品采收期标准的区分不明确;(5)26种全年均可采收的植物药材采收期标准缺乏依据。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尽快提高完善采收期标准。
- 蒋洁梅郭巧生金江群田婷刘杨王秋玲魏建和
- 关键词:中国药典植物药材采收期
- 野菊花60%乙醇提取物的酚类成分组成及其清除自由基和防霉变能力分析被引量:17
- 2010年
- 对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L.) Des Moul.〕花的60%乙醇提取物中酚类成分的组成与含量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该提取物对.O^2-、.OH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防牛奶霉变的能力。结果表明,野菊花60%乙醇提取物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和一定量的酚酸类成分;酚酸类成分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分别为20.74 mg.g-1和1 420.57μg.g-1;总黄酮含量为490.50 mg·g^-1,其中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刺槐素和蒙花苷的含量分别为31.05、22.67、23.09、30.71和107.23 mg·g^-1,分别占总黄酮含量的6.33%、4.62%、4.71%、6.26%和21.86%。该提取物对.O2^-、.OH和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与该提取物浓度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0.273x+38.540、y=1.208x+2.761和y=2.032x+45.330,IC50分别为41.98μg.mL-1、39.11 mg·mL^-1和2.30 mg·mL^-1,其中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且其IC50略高于VC。在牛奶中添加一定量的野菊花60%乙醇提取物(质量体积分数0.012 5%-0.2%),牛奶中的各级霉斑数量、病情指数以及霉菌孢子数均低于空白处理组,且该提取物的这种防霉变能力与其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中0.2%的野菊花60%乙醇提取物的防霉变能力高于质量体积分数0.01%山梨酸钾。实验结果显示,野菊花60%乙醇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和显著的防霉变能力,可作为食品防腐剂进行开发利用。
- 申海进郭巧生房海灵
- 关键词:野菊花酚酸类黄酮类清除自由基防霉变
- 蚂蟥与梨形环棱螺营养成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ICP-AES、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蚂蟥、梨形环棱螺体液和全肉中总蛋白、粗脂肪、总糖、无机元素、氨基酸的含量,比较和分析蚂蟥与梨形环棱螺体液和全肉中的营养成分,为蚂蟥人工饲料的研究以及资源开发提供基础。结果表明,蚂蟥、螺蛳体液、螺蛳全肉中总蛋白量分别为65.01%,32.12%,43.31%,粗脂肪的量分别为5.317%,8.828%,4.896%,蚂蟥总蛋白、粗脂肪、总糖的量与螺蛳体液和全肉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蚂蟥、螺蛳体液和全肉中均含有较为丰富的氨基酸和无机元素,三者中人体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32.6,221.59,40.78 mg.g-1,鲜味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27.51,14.5,32.03 mg.g-1,抗氧化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8.81,5.91,9.73 mg.g-1;蚂蟥、螺蛳体液和全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前3位均为Glu(谷氨酸)、Asp(天冬氨酸)、Leu(亮氨酸),钙(Ca)、磷(P)、镁(Mg)等大量元素的含量均较高,微量元素锌(Zn)、硅(Si)、铁(Fe)的含量排列很相似。实验结果提示可以考虑将蚂蟥作为新资源食品进行开发,同时可为其人工饲料的开发提供依据。
- 孟凡国史红专王嘉刘宏郭巧生龚飞龙
- 关键词:蚂蟥梨形环棱螺氨基酸无机元素
- 外源水杨酸处理对活血丹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处理对活血丹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其施用方法,以完善活血丹规范化种植技术,保障药材品质。[方法]以野生活血丹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SA处理前后活血丹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变化,从而探讨SA处理与活血丹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变化是否具有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外源SA施用浓度(0、7、14、21和28 mg·L-1)、不同处理时间(4、7、10、13、16和19 d)及施用次数(0、1、2、3和4次)下,活血丹生长及其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变化。总黄酮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齐墩果酸与熊果酸采用超声法提取,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外源SA喷施处理后,活血丹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随SA质量浓度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外源SA质量浓度为14 mg·L-1时,三者的含量达到最大值。当外源SA浓度相同时,活血丹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总体上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均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增加,并多在处理13 d达峰值。相同浓度下喷施1~4次SA溶液,均可使活血丹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增加。[结论]外源水杨酸处理可显著提高活血丹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最优的处理条件为:质量浓度为14 mg·L-1的水杨酸溶液每4 d喷施1次,共喷施4次,最后一次喷施在采收前12~14 d。
- 刘丽李姿马雪莲郭巧生窦道龙
- 关键词:水杨酸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
- 邳州银杏叶黄酮类成分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索银杏叶黄酮类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 HPL C法 (二级管阵列检测器 DAD)分别测定了银杏叶中各黄酮的含量。结果与结论 :银杏叶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含量随树龄的增长而下降 ,含量的相对关系会发生变化 ,二、三年树龄叶以槲皮素为主 ,四年以上树龄叶山柰素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 钱大玮段金廒鞠建明朱玲英张绍君郭巧生
- 关键词:银杏叶黄酮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
- 中药菊花中12种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采用气相色谱仪同时检测中药菊花中12种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用丙酮、石油醚(体积比为6∶4)混合溶剂浸泡中药菊花2h,超声振荡30min,过滤;滤液经C18柱、石墨碳柱固相萃取、净化。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程序升温、SPB-5(30m×0.25mm×0.25μm)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对菊花中12种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种农药残留在22min内均可很好地得以分离,最低检出浓度为0.01~0.05mg/L;12种农药的添加回收率为74.7%~100.6%,线性范围为0.1~10.0mg/L,线性相关系数r^2≥0.9922。本文建立了中药菊花中12种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符合农药多残留分析的要求。
- 郭华赵维佳金射凤荣维广李国华朱红梅郭巧生杨红
- 关键词:农药学菊花农药多残留固相萃取气相色谱
- 夏枯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0
- 2006年
- 目的:了解温度、光照等条件对夏枯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常规的发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适宜温度条件下,光照与否对夏枯草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明显,温度不适时,光照为制约夏枯草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在12~36h浸种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增加夏枯草发芽率有所降低;5.25℃,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浸种12h,20℃光照条件,最适宜夏枯草种子的萌发。
- 郭巧生刘丽赵荣梅孔燕
- 关键词:发芽浸种时间温度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