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
作品数: 65被引量:265H指数:9
  • 所属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 所在地区:安徽省 淮南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叶松
作品数:82被引量:272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研究主题: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L型 耐药性 结核患者 尘肺
李朝品
作品数:666被引量:2,141H指数:22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粉螨 孳生 孳生粉螨 粉尘螨 变应原
李卫鹏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分枝杆菌L型 耐药基因 RPOB 结核患者 尘肺
胡忠昌
作品数:9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淮南东方医院集团
研究主题: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感染 耐多药结核 猫爪草 煤工尘肺
秦蕊
作品数:6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夏枯草 分枝杆菌感染 耐多药结核 猫爪草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腋臭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术式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探讨和寻求疗效最佳的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00例腋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手术方法的远期疗效。手术方法分为传统腋臭切除术、微创刮除术、射频笔触式电针烧灼术和改良式切刮术,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切除术80例,手术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8.7 d,远期疗效治愈78例(97.5%),显效2例(2.5%)。微创刮除术60例中,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8.6 d;远期疗效治愈3例(5.0%),显效8例(13.3%),好转16例(26.7%),弱效4例(6.7%),无效29例(48.3%)。射频笔触式电针烧灼术30例,显效5例(16.7%),好转8例(26.7%),无效17例(56.6%)。改良式切刮术30例,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9.8 d,远期疗效治愈28例(93.3%),显效2例(6.7%)。结论传统切除术疗效好,但是伤口瘢痕大,恢复期长;微创刮除术和射频笔触式电针烧灼术恢复快,但是复发率高;改良式刮除术吸收了传统和微创手术的优点,恢复快,疗效肯定,缺点是伤口瘢痕较大,但是总体疗效令人满意,可以作为治疗腋臭的首选手术方法。
张丽康孟镔王立宇孟迪生陆军范华贵樊佳慧高陆碧柔朱江锋
关键词:腋臭微创
夏枯草提取物对MDR-MTB感染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夏枯草提取物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le drugs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DR-MTB)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2组用MDR-MTB菌液尾静脉注射,建立小鼠MDR-MTB感染病理模型,分别为模型组和夏枯草灌胃模型组,另1组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IL-4、IL-10和IL-12含量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IFN-γ、IL-4、IL-10、IL-12及颗粒裂解肽(granulysin,GLS)的mRNA变化。结果夏枯草灌胃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血清中IFN-γ[(1.98±0.67)pg/mL vs(1.18±0.38)pg/mL,P<0.05]、IL-12[(3.02±0.86)pg/mL vs(2.19±0.57)pg/mL,P<0.05]含量明显升高;IL-10[(12.13±3.43)pg/mL vs(16.10±2.21)pg/mL,P<0.05]含量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FN-γ、IL-4、IL-10和IL-12的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NA表达水平,夏枯草灌胃模型组IFN-γ、IL-12和GLS表达明显升高,IL-10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IL-4变化不明显。结论夏枯草提取物可通过上调基因转录水平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为临床应用夏枯草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陆军秦蕊叶松邓云胡忠昌
关键词:夏枯草提取物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隐孢子虫病在淮南地区婴幼儿人群感染的研究
2001年
为了调查淮南地区婴幼儿隐孢子虫病流行情况 ,探索出适应本地区该病的最佳染色诊断方法。主要运用了文献 [1 ]的四种染色方法对隐孢子虫病进行实验诊断研究 ,结果发现淮南地区婴幼儿人群中有隐孢子虫病流行 ,发病率 3.45 %。经 X2 检验显示
陆军李朝品杨志慧张丽华
关键词:隐孢子虫病染色检测婴儿
淮南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血清学分析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探索淮南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28例孕妇(妊娠八周至七个月)静脉血中弓形虫(Toxoplasma godii,TO)抗体,即 Tox-IgG 抗体和 Tox-IgM 抗体。结果发现有猫犬接触史(指现在或曾经养过猫犬的)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无猫犬接触史孕妇(P<0.0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但城市与乡镇、适龄(≤35岁)与高龄(>35岁)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首次妊娠孕妇与非首次妊娠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无描犬接触史是孕妇感染弓形虫的主要因素,二者相关性显著。
陆军
关键词:血清学分析弓形虫感染率妊娠孕妇IGM抗体接触史孕妇感染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实践被引量:3
2007年
循证医学的兴起与发展,对医学检验学教育模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报告和实验考核制度四个方面的实践,优化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陆军
关键词: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常规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与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的综合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2009年3月-201...
王鹏陆军李兵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阑尾炎
文献传递
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结核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2年
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我国作为全球结核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需要加强结核病的消灭工作。结核病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辅助性T细胞(Th)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提高诊断方法准确性,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辅助疾病治疗等作用。本文对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结核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应用进行阐述,为加强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了解和探索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结核病中的作用,对诊断和治疗结核病有很大帮助。
王侠陆军胡韵宫秀群王其为
关键词:结核结核分枝杆菌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
膳食炎症指数与脑白质高信号被引量:2
2021年
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是脑小血管病的主要影像学表型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在WMH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饮食可能改变机体的全身慢性炎症水平,进而影响WMHs的发生和发展。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II)是用于评估个体饮食总体炎症潜能的工具,被广泛用于各种慢性疾病的研究。文章就DII和WMHs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陆泽宇陆军宫秀群
关键词:白质炎症炎症介导素类膳食
安徽地区汉族人群ELOVL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安徽地区汉族人群ELOVL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236212与冠心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年龄、性别和民族进行匹配后随机纳入病例组230例、对照组330例。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Sanger测序对ELOVL2基因SNP位点rs2236212多态性进行分析,构建4种常见的遗传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纯合子模型、超显性模型,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在不同遗传模型中的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ELOVL2基因SNP位点rs2236212有CC、CG、GG三种基因型,病例组CC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CG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GG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与女性在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野生型GG为参照,突变型CC与杂合型CG相比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其对应的OR分别是1.208和0.720。在隐性模型中,病例组和对照组中GG+CG基因型与CC基因型相比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χ^2=0.118,OR=1.593,95%CI为1.125~2.256,P=0.009);超显性模型中,病例组和对照组中CC+GG基因型与CG基因型相比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χ^2=7.777,OR=1.618,95%CI为1.153~2.272,P=0.005)。按照性别进行分层,男性在隐性模型(χ^2=4.264,OR=1.676,95%CI为1.025~2.743,P=0.039)、超显性模型(χ^2=4.308,OR=1.645,95%CI为1.027~2.637,P=0.038)中均有统计学差异。女性在四种遗传模型中的基因型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安徽地区汉族人群ELOVL2基因的SNP位点rs2236212可能与冠心病易感性有关,该基因位点在男性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中尤为显著。
李静韩清云陆军穆敏赵月侠邵坤
关键词:冠心病单核苷酸多态性病例-对照研究汉族
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环境因素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调查淮南矿业集团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环境因素。方法于2014年4—9月,采用粉尘采样器采集淮南矿区2个煤矿,每个煤矿9个采样点,计算作业场所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呼吸性粉尘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以焦磷酸质量法测定煤矿粉尘中游离SiO_2含量,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粉尘中主要金属与类金属元素含量,以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法进行矿井作业环境中细菌和霉菌检测。结果两矿井下环境粉尘样品中分别有42.59%(23/54)和50.00%(27/54)的PCSTEL超过国标限值,有27.78%(15/54)和25.93%(14/54)的PC-TWA超过国标限值。游离SiO_2含量平均为13.28%,其中与掘进相关的作业场所SiO_2含量较高(>10%),而其他粉尘中含量<10%;岩巷作业场所粉尘中游离SiO_2含量高于其他采样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样品中8种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合计占总粉尘的1.98%,其中Fe、Cu、Zn、Mn、Pb、Ni、Cd和As含量分别为(25.68±7.24)、(37.21±8.16)、(64.85±36.97)、(611.80±70.34)、(30.15±10.95)、(106.84±38.68)、(2.31±1.65)、(3.18±1.70)μg/g。矿井作业场所空气中细菌和真菌浓度分别占微生物总浓度的73.81%和26.19%,细菌浓度明显高于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以G+球菌和G+杆菌为主,G+球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G+杆菌以芽胞杆菌属(Bacillus)为主;真菌主要为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结论淮南矿区井下作业场所粉尘污染严重,作业场所空气中细菌浓度高于真菌。
江姗李静韩清云陆雪儿陆军
关键词:煤矿工人环境因素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