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丹
作品数: 57被引量:88H指数:9
  • 所属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刘买利
作品数:350被引量:77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NMR 核磁共振 NMR研究 磁共振成像 蛋白质
邹祖玉
作品数:63被引量:245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研究主题:海马 肺肿瘤 表达及意义 强直电刺激 非小细胞肺癌
王文挺
作品数:42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海马 癫痫 神经元 膜片钳 神经生物学
刘青
作品数:10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
研究主题:海马 电刺激 测评 强直电刺激 医学研究生
张先荣
作品数:22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
研究主题:海马 电图 癫痫 强直电刺激 测评
电刺激海马CA_1区诱导癫痫样电活动的跨半球扩布
2007年
目的急性强直电刺激海马CA1区诱导癫痫样电活动跨大脑半球扩布的特征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强直电刺激(60Hz,2s,0.4-0.6mA)大鼠右后背HPCCA,基树突区,每隔10min刺激一次,施加10个刺激串。结果(1)双侧CA1区出现原发性单位后放电(同侧36.7%,对侧25.7%);(2)调制双侧CA1区神经元出现爆发式放电(同侧23.3%,对侧8.6%);(3)诱导双侧CA1区深部电图出现原发性网络后放电。结论电刺激诱导的CA1神经元的癫痫相关性电活动与海马癫痫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海马癫痫跨半球癫痫网络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覃星奎韩丹
关键词:癫痫海马大脑半球强直电刺激
强直电刺激嗅内皮质-海马环路诱发CA1神经元的癫痫同步性膜电位振荡行为被引量:12
1999年
目的和方法 :4 0 0~ 5 0 0 μm大鼠水平脑切片含有封闭的EC 海马环路。强直电刺激 (60Hz ,2s)海马Schaeffer侧支诱发癫痫放电 ,全细胞记录CA1胞体层单个神经元电活动 ,同步记录相应树突区细胞外场电位 ,探讨单个神经元膜电位振荡特性与细胞外癫痫电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强直电刺激诱发CA1神经元膜电位后放性振荡行为呈宽频特征 (3~ 10 0Hz)。以θ节律多见 ,跟随在刺激引起的膜电位去极化或超极化偏移 (paroxysmaldepolarizingorhyperpolaringshift,PDSorPHS)之后 ,振荡波的上升支和下降支分别由膜电位去极化 超极化或超极化 去极化成分构成 ;②逐渐增强的IPSP构成了膜电位振荡的起搏成分 ,继而反弹形成锋电位和阈下振荡 ,与细胞外癫痫样电活动同步 ,并促成癫痫放电由紧张性向阵挛性形式转变 ;③发现了电偶联电位 (spikelets)以及细胞之间的染料偶联现象。结论 :单个神经元作为振荡器可以启动群体神经元超同步化癫痫样电活动 ;缝隙连接可能参与了膜电位振荡的启动与场电位癫痫样电活动的同步作用。
韩丹
关键词:海马癫痫
核磁共振成象与颞叶癫痫预兆性行为发作研究——中部颞叶新皮质-海马神经通路
目的与方法:本工作的目的在于探讨中部颞叶新皮质(medial temporal lobe neocortex MTNC)-海马(hippocampus HPC)神经通路在颞叶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慢性电刺激大鼠 MTN...
韩丹张先荣唐岳枫刘买利尹世金
关键词:神经通路颞叶癫痫核磁共振成象性行为新皮质
电刺激诱发大鼠慢性颞叶癫痫模型的磁共振成像和波谱特征的研究
2004年
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和质子定域波谱(1 H-MRS)对强直流电刺激大鼠基树突区诱发慢性颞叶癫痫模型进行研究.MRI实验表明: 随着强直流电刺激时间的延长, 在T2加权像(T2-MRI)中, 模型大鼠的海马区腹、中侧区单侧或双侧, 呈现异常高信号, 扩散加权像(DWI)信号呈低信号, 质子密度像无明显改变, 表明T2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 值较大的自由水比例增大.磁共振波谱实验发现: 模型大鼠T2-MRI中信号异常区与其对侧区的1 H-MRS相比, NAA, PCr(包括Cr)和 Cho的峰面积均无显著改变, 表明在慢性颞叶癫痫模型早期1 H-MRS不能检测到神经元损伤或死亡.
杨运煌臧颖刁芳明韩丹李丽云叶朝辉刘买利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颞叶癫痫
医学研究生独立设计电生理实验能力诸因素测评与评价——持续近10年的素质训练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104名医学研究生独立设计电生理实验能力诸因素评价显示:"口头报告(语言表达、答问灵敏)"感染力强;"PPT制作质量(内容清晰、文字简练、美工)"显示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实验设计(理论正确、方法与步骤严谨、可行、思维创新)"中"思维创新"难度比较大;"筹建电生理实验室(主要技术、仪器配置、经费预算、实验室布局)"得分均数最低,提示对医学研究生的创新、创造和创业教育中,创业训练难度最大。
韩丹刘青吴俊芳张先荣余言松王文挺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课堂报告
电刺激构建大鼠皮层网络癫痫的海马细胞电生理特征
2005年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强直电刺激右后背海马(hippocampus,HPC)诱导出现双侧皮层网络癫痫的前背HPC神经元电生理机制。实验共用雄性SD大鼠35只,急性强直电刺激(60Hz,2s,0.4-0.6mA)大鼠右侧后背HPC(a-cute tetanization of the right posterior dorsal hippocampus,ATPDH)诱发癫痫模型。四通道同步记录双侧皮层电图(electroeorticogram,ECoG)或前背HPC深部电图和双侧前背HPC单位放电。结果显示,ATPDH可以引起以下效应:(1)双侧皮层癫痫样电活动起源于同侧HPC单位后放电,继而引起对侧HPC单位后放电,最终形成对侧和同侧皮层电图癫痫发作样电振荡;(2)增强双侧皮层4-10Hz节律性电振荡或诱发双侧HPC100-250Hz电振荡,与此同时双侧HPC神经元均表现为非对称性电活动;(3)双侧HPC神经元锋电位间期(interspike interval,ISI)点呈现非规则性环状分布。同侧HPC爆发式单位放电ISI点分布的环状分层较规则、发生率较高,并与同侧HPC电振荡最大振幅的正弦式波动形成明显的时间对应关系。结果表明:ATPDH可诱导双侧皮层和HPC电图形成癫痫电网络。当皮层或HPC癫痫网络重建过程中,HPC神经元放电具有特征性ISI点环状分布等编码形式。
汪胜刘青邹祖玉韩丹
关键词:皮层海马强直电刺激
CAI生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电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测试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对297名97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实施CAI实验教学 ,学期末进行电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测定。结果表明 :学生对电生理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分析可能是由于CAI功能的过度集成化所致。建议 :在CAI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辅助运用分离仪器 ,以训练学生电生理基本技能 ,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
张先荣何宁韩丹徐芳玲张奇仕彭小清张亮杨芳尹世金
关键词:CAI生理实验教学创造性思维电生理
强直电刺激右侧尾壳核对大鼠海马、中部颞叶新皮质电图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尾壳核 (caudate putamen ,CPu) 海马 (hippocampus,HPC) 中部颞叶新皮质 (Medialtemporallobeneocortex ,MTNC)通路在癫痫相关性病理神经网络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4 5只SD大鼠。用不锈钢双极同芯电极记录右侧HPC、右侧MTNC、左、右侧HPC、右侧HPC和右侧MTNC深部电图 ,重复强直电刺激 (6 0Hz ,2s,0 .4~0 .6mA)大鼠右侧CPu 10次 ,每次刺激间隔时间约 10min ,观察上述脑区深部电图的改变。结果 :强直电刺激右侧CPu可以诱发植入电极同侧或双侧HPC出现原发性后放和继发性电图癫痫样点燃效应 ,也可以表现为HPC深部电图脑电波出现压抑 反弹 癫痫样点燃发作 ;诱发同侧HPC与MTNC出现部分同步性阵发癫痫样电活动 ;腹腔注射东莨菪碱 (0 .0 5mg/kg)后 ,重复上述电刺激右侧CPu实验 ,可以诱发双侧HPC电图出现 3Hz慢波电振荡长时程增强现象 ,也可以诱发同侧HPC与MTNC出现完全同步的阵发性癫痫样电活动。结论 :过度激活CPu功能可以促进CPu HPC MTNC通路癫痫相关性病理生理性神经网络重新的建立 ,该效应累及对侧大脑半球 。
韩丹范伟张先荣邹祖玉曾俊
关键词:强直电刺激海马电图癫痫
大鼠离体脑片癫痫放电特征及EC-海马环路的作用被引量:13
1999年
目的和方法:采用400~500μm大鼠水平脑切片强直电刺激海马Schaefer侧枝(60Hz、2s)全细胞、细胞外同步记录CA1神经元胞体电活动和相应树突区场电位,探讨其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结果:①53片脑片上记录到细胞内、外同步发生的原发性后放,持续20s以上,放电形式和持续时间常在第6个刺激串后趋于稳定。CA1神经元的原发性后放常跟在强直电刺激引起的阵发性去极化或超极化偏移之后(PDS、PHS)。它可以从紧张性放电向爆发性放电转化,振幅逐渐递增并与细胞外癫痫样放电同步,产生癫痫放电极性偏移;②其中8/40脑片细胞外可记录到继发性后放之后出现的自发性发作样癫痫放电,长达数分钟,与全细胞记录的EPSP同步。切断EC与海马之间的联系可以易化海马癫痫电活动(3/5)。
韩丹
关键词:癫痫海马强直电刺激脑片放电特性
98.通识神经科学理论教学中大学生随堂提问问题分类分析
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