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福东
-

-

- 所属机构: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青岛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 刘吉涛

- 作品数:17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普通法 民间法 小传统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刑事被害人
- 陈金钊

- 作品数:333被引量:3,663H指数:37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法律方法 法治 法治思维 法律解释 法律思维
- 杨春然

- 作品数:48被引量:16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注册会计师 法益 刑法 犯罪论体系 阶层
- 焦宝乾

- 作品数:68被引量:55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法律方法 法律论证 法律方法论 法律推理 方法论研究
- 张晓萍

- 作品数:82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民间法 习惯法 司法运用 国家法 法律
- 发挥青岛龙头作用引领胶东经济圈与鲁南经济圈合作发展的建议
- 胶东经济圈五市的共同特点是港口城市,而港口城市的命脉在于对外开放和腹地经济的支撑。要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牢牢掌握主动权,要在都市圈、城市群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巩固和扩大战略优势,必...
- 姜福东
- 法律解释学回应实践的进路
- 2010年
- 作为法律方法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律解释学要努力为法治的实现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支撑。为了增强其回应司法实践的能力,法律解释学研究应通过间接参与司法实践的进路,探索更具普适性的法律解释方法的理论模型;应通过直接参与(或"准"直接参与)司法实践的进路,针对具体个案进行分析和论证,并不断修正、改进该理论模型,最终整合出比较贴近中国实际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成熟的法律解释规则体系。
- 姜福东
- 关键词:法律解释学方法论司法实践进路
- 青岛市建设蓝色法治城市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青岛市拥有率先建成全国蓝色法治领军城市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必须牢固确立优质海洋治理的新理念新机制,着力完善蓝色立法与规划,强化蓝色执法与综合管理,推进蓝色司法与仲裁"两个中心"建设,加快蓝色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实现"两个重点"突破,着力构建蓝色法治文化之都,提升蓝色法治队伍建设水平。
- 姜福东
- 关键词:执法司法
- 和谐社会法治建设与程序主义法律范式
- 2007年
- 在多元主义条件下,程序主义法律范式成为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最佳选择。我们应该增强立法的过程性、公开性、参与性和交涉性,形成话语共识,推进民主立法。我们应该在行政性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中纳入对话与论辩、沟通与协商、调解与和解的因子,寻找合法性与合理性的适当比例。我们应该在司法审判领域进一步注重程序正当、民主参与、平等对话、理性论辩等原则,寓合理的可接受性于法律论证之中。
- 姜福东
- 关键词:多元主义民主立法法律论证
- 司法过程中的合宪性解释被引量:11
- 2008年
- 当法律规范产生多个可能解释时,法官依职权应选择最符合宪法原则、并使该规范得以维持的解释。基于现代社会强调宪法基本价值而出现的一种法律解释方法,合宪性解释是宪法司法化在法律解释学领域的集中体现,其实质乃是传统法律方法论的体系解释向公法领域的延伸。司法过程中正确适用合宪性解释方法,需要遵循合宪性推定等原则与规则。合宪性解释方法是目前中国宪法司法化的一条有效路径。
- 姜福东
- 关键词:合宪性解释宪法解释合宪性推定宪法司法化
- 司法权初探
- 本文在吸收国内外有关司法权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历史考察的方法、比较法的方法、法哲学的方法等综合性方法,对司法权概念进行考证,并作出传统司法权与现代司法权定义之区分,围绕司法克制与司法能动主义理念,对大陆法系传统司...
- 姜福东
- 关键词:司法权司法能动司法审查法官造法法律解释
- 文献传递
- 反思法律方法中的体系解释被引量:2
- 2013年
- 从国内外学界既有的理论认知来看,法律方法中的体系解释主要关涉两个维度: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广义体系与狭义体系。它可能意指三个层面:可能意指因同一法律内部的规定之间的逻辑与价值关联而产生的解释,或者不同法律部门的规定之间的逻辑与价值关联而产生的解释;可能意指因法律与法律之间的不同规定发生矛盾与冲突时所引发的解释;在宽泛意义上甚至还可能意指法律与宪法规定相互冲突时所引发的解释。作为一种文本主义的法律解释方法,体系解释具有强大的方法论功效,那些具有比较完善的体系特征的法律部门是其发挥最重要作用的领域。当然,体系解释必须面对法律体系自身的难题,诸如法律规范会出现相互矛盾和彼此冲突的情形等;体系解释与其他解释方法具有不可分割性。运用体系解释的方法,必须有意识地、能动地克服其不足之处,最大限度地发掘其方法论的价值。
- 姜福东
- 关键词:法律体系法律方法
- 法律论证的定位问题探析被引量:2
- 2008年
- 作为一种"法律理论",法律论证主要是一种特殊情形的理性论辩理论,尤其是关于司法裁判的理论。作为一种程序理论,法律论证程序性的技术属性,使其具有方法论的启迪学价值,尽管其方法论功能不应被高估。作为一种理论研究范式,法律论证标志着法律方法研究正在发生范式转换,论证范式取代解释范式和推理范式而成为法律方法研究的主流。
- 姜福东
- 关键词:法律论证法律理论法律方法范式
- 社会性,私人性与独立性--普通法视域下的司法权认知
- 本文拟以英国普通法文化为视角,兼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相对照,深入探究司法权认知之差异对于司法独立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揭示英伦司法当中的民间元素、社会元素对于中国司法独立运动的意义。
- 刘吉涛姜福东
- 关键词:司法权法律认知英国社会
- 商谈理论与和谐社会民主建设——青岛“市民月活动”引发的思考
- 2007年
- 从哲学层面看,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具有相当的普适性。其交往行为等理论范畴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相通性,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社会中来,以形成一种主体间性的、理想的商谈情境。从政治层面看,该理论模式还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语境中。我们应进一步培育自主的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平等、自由、开放、论辩的公共领域。我们要借鉴程序主义范式,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更多体现在人人自由、平等地参与对话和论辩过程之中。
- 姜福东郭小红
- 关键词:商谈理论交往行为市民社会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