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桂
-

-

- 所属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广西 北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 陈烈

- 作品数:29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白内障 透明角膜切口 超声乳化术 青光眼 超声乳化
- 梁惠文

- 作品数:21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青光眼 小梁切开 角膜缘干细胞 翼状胬肉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 张发梁

- 作品数:10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角膜缘干细胞 翼状胬肉 玻璃体切除 晶状体脱位 人工晶状体
- 穆翔

- 作品数:19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青光眼 小梁切开 近视 并发症 儿童
- 罗涣涣

- 作品数:24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青光眼 白内障 并发症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 提上睑肌组织瓣缩短、徙前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远期疗效观察
- 2002年
- 陈烈梁惠文李明桂
- 关键词:提上睑肌缩短术先天性上睑下垂横韧带组织瓣
- 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及其并发症处理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观察眼球摘除或球内容剜出术后国产羟基磷灰石眶内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16眼眼球摘除或眼内剜出术后均Ⅰ期或Ⅱ期植入国产羟基磷灰石眼座。结果随访观察3月至一年半,术后未出现义眼座感染和排斥反应。其中4例出现并发症,经处理效果满意。结论国产羟基磷灰石作为一种新型眶内植入物材料。
- 李明桂陈烈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并发症
-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及深层巩膜反折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18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手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视野、前房(前房角)变化及手术后滤过泡情况。随访3~18mo。结果:术前平均眼压(33.96±8.16)mmHg(1mmHg=0.133kPa),术后眼压为(14.62±3.53)mmHg,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显著意义(t=11.82,P〈0.01)。手术前、后视力及视野无明显改变。术后16眼均形成滤过泡,其中I型6眼,Ⅱ型11眼,Ⅲ型1眼。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便宜和具有可重复性的新治疗方式。
- 梁惠文张发樑李明桂穆翔陈强陈烈
- 关键词: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丝裂霉素C青光眼
- 间接检眼镜下手术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间接检眼镜下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裂孔源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评价视网膜复位后视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 76例裂孔源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冷凝及巩膜外硅胶垫压及环扎带。观察术后视力、眼压、葡萄膜反应等。术后6个月30眼完成视野检查。结果视网膜复位72眼(94.73%),未复位4眼(5.26%)。术后视力提高67眼,不变5眼,下降4眼。6个月后视野能大部分恢复并保持稳定。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孔源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间接检眼镜直视下手术成功率较高。采取早期手术和最小量手术,可获得较好的远期视功能效果。
- 李明桂张发梁梁惠文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间接检眼镜
- 脐带包裹羟基磷灰石眼座眼窝植入术的观察
- 1999年
- 陈烈李明桂
- 关键词:义眼羟基磷灰石
- 改良小梁切开反折术联合巩膜调节缝线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 穆翔陈烈罗涣涣梁惠文李明桂陈强
-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为北海市科学技术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号:北科合字200305006。为眼科青光眼手术改良的医学临床应用研究。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在常规小梁切除的基础上,对拟切除的包括小梁在内的深层...
- 关键词:
- 关键词:青光眼
- 前弹力层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被引量:2
- 2010年
- 李明桂张发梁梁惠文
- 关键词:原发性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弹力
- 高龄老年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临床探讨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探讨避免高龄老年白内障手术风险的办法。方法对高龄老年白内障36眼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和机械碎核协助进行超声乳化手术。结果术中血压平稳,眼心反射不明显,安全手术。术后1月视力>0.5占86.11%。结论采用透明角膜切口避免球后麻醉和压迫眼球并缩短术程,能减少风险;机械碎核可降低超声能量、减少角膜并发症,提高疗效。
- 陈烈李明桂
- 关键词: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老年人
- 改良小梁切开反折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远期效果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改良小梁切开反折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远期效果。[方法]在常规的小梁切除术基础上,对拟切除的包括小梁在内的深层巩膜组织(4.0 mm×1.5 mm)切除一端,保留一端,将小梁条反折斜45°角缝合于深层巩膜组织,利用巩膜条隆起功能,防止术后滤过通道阻塞。[结果]治疗组术前眼压3.51±0.45 kPa,术后一周降至1.25±0.82 kPa;对照组术前眼压3.45±0.31 kPa,术后一周降至2.11±0.41 kPa。两组术后一周眼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年复查,两组眼压均能较好控制在20 mmHg以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年复查两组的滤过泡功能,治疗组的滤过泡存留百分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开反折术能利用隆起部增加滤过的间隙,促使房水经巩膜瓣隧道进入结膜下,维持滤过通畅,防止术后远期滤过道的阻塞。
- 李明桂穆翔梁惠文
-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
- 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及深层巩膜反折术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和分析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16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视野、前房(前房角)变化及手术后滤过泡情况。随访3~18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27.93±7.62)mmHg(1kPa=7.5mmHg),术后3个月时为(14.62±3.53)mmHg,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1·82,P〈0.001)。手术前、后视力及视野无明显改变。术后16眼均形成滤过泡,其中I型6眼,Ⅱ型9眼,Ⅲ型1眼。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和具有可重复性的新治疗方式。
- 梁惠文穆翔李明桂陈强陈烈
- 关键词: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丝裂霉素C开角型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