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捷
作品数: 27被引量:233H指数:8
  • 所属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曾仁山
作品数:74被引量:425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 流行病学 宫颈炎 患者血清
方锐华
作品数:58被引量:26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痤疮 银屑病 尖锐湿疣 带状疱疹
吴江
作品数:37被引量:225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特应性皮炎 患者血清 疗效观察 皮炎患者 特应性
黎志刚
作品数:33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患者血清 神经梅毒 梅毒 阿奇霉素治疗
莫友
作品数:23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 皮损 尖锐湿疣 血清固定
儿童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2018年
患儿男,9岁。双上肢、臀部红丘疹、结节1月余,自觉轻度瘙痒。皮肤科检查:双上肢及臀部见散在少量直径0.5~1.5 cm大小的红色丘疹、结节,以双前臂为主,境界清,触之质硬,部分表面覆少许干燥鳞屑,部分周围有红晕,无压痛,无脓疱、坏死、溃疡及萎缩性瘢痕等。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灶性角化不全,棘层轻度增厚;真皮及皮下脂肪层见大量淋巴组织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大致楔形浸润,其中可见一些非典型的大细胞,胞核较大,肾形或空泡状,核仁嗜酸性,并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CD30(15%~20%大细胞+),CD3、CD4及CD8(部分大细胞+),CD56(-),CD20和CD79a(小灶+),CK(-),EMA(+),CD2(部分+),CD5(+),CD7(+),TIA-1(+),Ki-67(约20%+),ALK(-)。原位杂交结果:EBER(-)。诊断:淋巴瘤样丘疹病(A型)。
李群杨捷吴江思远方锐华
关键词:儿童
尤脱欣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1995年
尤脱欣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180)杨捷我科于1994年11月14日~1995年3月25日使用辽宁华卫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尤脱欣(0.5%鬼臼毒素)治疗尖锐湿疣并以同样含0.5%鬼臼毒素的国外进口药疣敌(瑞典雅士达药厂)作对...
杨捷
关键词:尖锐湿疣疗效观察尤脱欣鬼臼毒素
迟发性或持久性女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被引量:75
2000年
目的 探讨迟发性或持久性女性痤疮患者体内性激素的改变。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5 岁以后发病或病程超过5 年的32 例女性痤疮患者黄体期血清中8 种性激素进行了测定,并以30 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结果 患者组睾酮、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01) ;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无明显变化( P> 0 .05) 。结论 雄性激素升高可能是女性痤疮迟发和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
王建琴曾仁山唐绍生杨捷吴江贝春花
关键词:痤疮性激素女性血清
两种不同方法检测慢性荨麻疹过敏原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体内皮肤试验及体外特异性IgE检测在过敏原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皮内试验法及体外定性的酶联免疫分析法对我院皮肤科门诊4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两种不同方法均显示慢性荨麻疹吸入组过敏原以螨虫、屋尘为主,食物性过敏原以海鱼、虾蟹贝类为主,两者存在一定的相符性。但皮内试验各种过敏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体外定性的酶联免疫分析法(P<0.01)。结论:两种方法均能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但两者各有优缺点,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许志萍曾仁山唐绍生杨捷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皮内试验特异性IGE
阿奇霉素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对照组四环素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结果:治疗8、12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阿奇霉素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疗效高,安全性好。
杨捷李景蓉方锐华曾仁山莫友
关键词:寻常痤疮阿奇霉素阿达帕林
住院病人HIV阳性检出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通过对1999年-2005年间住院病人HIV阳性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在住院病人的存在现状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1999年1月-2005年11月间住院病人中HIV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栓出HIV感染共27例,其中艾滋病确诊病例18例,无症状HIV阳性者9例;住院患者中HIV阳性前4年为散发病例,近两年连续大幅增多;检出病例的年龄在21~50岁年龄段人数明显多于其它年龄段;艾滋病和无症状HIV阳性患者主要分布在外科、内科和妇产科。结论 综合医院的住院患者中存在艾滋病和无症状HIV感染的病人,其患病率近2年来呈大幅上升趋势,青壮年患病人数明显多于老人和儿童;其入院诊断无一以HIV感染为主诉,因此,建议在综合医院里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住院患者不论其是否有可疑的临床症状,均应常规行HIV抗体检测,这是及早发现无症状HIV阳性者和艾滋病病人有效措施之一。
杨捷曾仁山方锐华许志萍
关键词:HIV感染艾滋病住院病人流行病学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三烯B4的检测
2005年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三烯B4的改变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6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三烯B4进行测定,并以42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研究组血清白三烯B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与血清白三烯B4水平有关,在对其常规抗组胺治疗的同时,抗白三烯B4的治疗可提高疗效。
黎志刚曾仁山王瑞善杨捷吴江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白三烯B4
68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妊娠结局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孕前规范驱梅治疗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在孕期是否需要驱梅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3年无系统感染的梅毒血清固定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按妊娠期是否接受驱梅治疗分为治疗组(A组)和未治疗组(B组),比较其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共收集了68例患者,A组46例,B组22例,两组患者足月产分别有44例(95.65%)和21例(95.45%),早产分别有2例(4.35%)和1例(4.55%),低体重儿两组各有1例(2.2%、4.5%),两组均无先天梅毒儿出生。两组在足月产、早产、低体重儿、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孕前经过规范驱梅治疗的育龄妇女,如果没有合并系统感染,妊娠期在密切随访下可能无需予驱梅治疗。
莫友方锐华吴江杨捷
关键词:梅毒妊娠血清固定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前后患者血清白三烯B4含量的变化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白三烯B4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及咪唑斯汀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中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在咪唑斯汀治疗前后血清中白三烯B4的含量。结果患者治疗前血清白三烯B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症状缓解后白三烯B4含量下降,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咪唑斯汀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三烯B4水平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咪唑斯汀能降低患者血清白三烯B4水平。
黎志刚曾仁山王瑞善杨捷吴江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白三烯B4咪唑斯汀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Toll样受体4、9和C型凝集素受体的表达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初发CA皮损、30例复发CA皮损和20例正常人皮肤(包皮)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包皮组织(P〈0.001),且集中分布于基底层和棘层细胞。TLR4、TLR9和DC—SIGN三者在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者均P〉0.05)。TLR4、TLR9与DC—SIG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关系。结论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增强可能在CA的发病和复发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王建琴莫友吴伟棋方锐华许剑荣杨捷唐绍生魏亚明
关键词:尖锐湿疣TOLL样受体凝集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