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
作品数: 34被引量:120H指数:7
  • 所属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江西省 南昌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吴星恒
作品数:84被引量:372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高频振荡通气 吸入性损伤 肺表面活性物质 窒息
陈晓
作品数:62被引量:302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高频振荡通气 振幅整合脑电图
郭光华
作品数:404被引量:1,081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吸入性损伤 烧伤 高频振荡通气 烟雾吸入性损伤 烫伤大鼠
付忠华
作品数:58被引量:121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频振荡通气 吸入性损伤 肺表面活性物质 烟雾吸入性损伤 烧伤
王少根
作品数:42被引量:161H指数:9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研究主题:吸入性损伤 肺表面活性物质 高频振荡通气 烧伤 高频震荡通气
儿童手足口病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总结交流儿童手足口病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8年5 ̄7月诊治的68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儿中,平均年龄3.2岁,所有病例均有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及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经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后,均获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儿童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吴冬科杨明
宫内感染致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由于细菌、病毒、原虫、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通过细胞源、血源性、免疫细胞传播等途径感染宫腔,使孕妇有发生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导致胎儿早产、流产、宫内发育迟缓,甚至胎死宫内。
杨柳青陈晓杨明
关键词:宫内感染脑白质损伤发病机制
早期营养及生后体质量增长对早产儿视网膜病的预测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导致儿童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随着围产医学发展,早产儿生存率得以提高,但ROP发病率也随之提高。早期营养、生后体质量增长是影响ROP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早期营养、生后体质量增长与ROP的关系,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对降低ROP发病率有重要作用。
杨朵陈晓杨明袁高乐李琦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早产儿营养体质量
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灌洗及气管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将23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13例,常频通气治疗;观察组10例,在使用常频机械通气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灌洗及气管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结果:观察组上机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氧合指数(OI)及PaO2/FiO2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及时清理呼吸道是关键,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利于重症MAS的治疗。
孙梦思武志红陈晓杨明赵玲
关键词: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支气管灌洗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透明膜病并气胸一例报告
2006年
孙梦思武志红陈晓杨明赵玲
关键词:肺透明膜病并发症气胸
高频振荡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对吸入性损伤兔心肌功能影响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和常频机械通气(CMV)对吸入性损伤兔心肌组织肌球蛋白磷酸化、TNF-α、IL-8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兔蒸汽吸入性损伤模型,16只兔分为C...
郭光华王少根付忠华杨明吴星恒朱峰
高频振荡通气对吸入性损伤兔心肌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对蒸汽吸入性损伤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吸入性损伤模型的建立:20只成年兔按完全随机分组,分成常规机械通气组和高频振荡通气组两组,每组10只。麻醉后行气管...
周四芳吴星恒陈晓杨明赵玲郭光华
文献传递
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的研究和实践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方法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将南昌周围县市医院危重新生儿被动转运,包括现场急救、转运途中治疗。结果 2007-2010年成功转运51例,其中治愈出院49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死亡率1.96%。结论转运成功在于建立良好的转运网络,通畅的转运流程和专业的医护人员是保障成功的关键。
武志红陈晓杨明赵玲李崎
关键词:危重新生儿转运急救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二例报告被引量:3
2007年
孙梦思武志红陈晓杨明赵玲
关键词:RH溶血病新生儿
高频振荡结合部分液体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结合高氟碳化合物(PFC)对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兔的呼吸功能及IL-10、IL-18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并急性呼吸衰竭模型,随机分为常规机械通气(CMV)组、HFOV组和HFOV+PFC组,分别在治疗后1、2、3、4h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治疗4h后抽血处死动物,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0、IL-18水平,右肺中叶取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3组兔伤后PaO2均降至60mmHg(1mmHg=0.133kPa)以下,各组伤前、伤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兔伤后PaCO2均升高,pH值均降低,各组伤前、伤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h时3组的PaO2均有上升,HFOV+PFC组上升最为明显,HFOV+PFC组明显高于HFOV组(P<0.01),HFOV组明显高于CMV组(P<0.01)。治疗4h后3组PaO2均有所改善,HFOV+PFC组高于相应时相HFOV组(P<0.01),HFOV组高于相应时相CMV组(P<0.01)。治疗4h后3组兔pH值、PaCO2与致伤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水平:HFOV+PFC组高于HFOV组(P<0.01),HFOV组高于CMV组(P<0.01);血清中IL-18水平:HFOV+PFC组低于HFOV组(P<0.01),HFOV组低于CMV组(P<0.01);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HFOV组的损伤程度较CMV组减轻,HFOV+PFC组损伤最轻,CMV组损伤最重。结论HFOV结合PFC可显著改善蒸汽吸入性损伤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兔的PaO2,并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气体交换状态,改善呼吸功能。还可提高血清中IL-10水平,降低血清中IL-18水平,从而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兔较好的方法。
吴淑娟杨明陈晓李德元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氟碳呼吸衰竭IL-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