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郜利会
-

-

- 所属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河北省 石家庄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李英肖

- 作品数:101被引量:3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疾病 绝对不应期电刺激 冠心病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齐晓勇

- 作品数:272被引量:1,046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慢性心力衰竭
- 靳福昌

- 作品数:33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锁骨下静脉穿刺 心肌病 介入 骨髓单个核细胞 冠状动脉疾病
- 李树仁

- 作品数:203被引量:1,154H指数:17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疾病 心室重构
- 王天红

- 作品数:46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患者 白细胞介素-8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
- 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直接冠脉内支架治疗的可行性及远期效果。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共104例冠脉造影显示无严重钙化、扭曲及较短病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1)...
- 李树仁齐晓勇谷剑张建清王天红党懿李英肖靳福昌郜利会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发现膈下动脉与肺内血管交通1例被引量:1
- 2005年
- 张帆郜利会李英肖靳福昌宋晓丽
- 关键词:血管发育异常
- 经静脉途径应用Onyx结合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 目的:探讨经静脉途径应用Onyx胶和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8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临床症状分别为:头痛、耳鸣、球结膜充血、球结膜水肿等.介入途径分别为:经股静脉-颈静脉-岩下窦途径,和经...
- 张帆吕彦峰郭贵军徐国栋郜利会孟庆溪
- 肝脏肿瘤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碘油脑栓塞
-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肝脏介入化疗栓塞中发生碘油脑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临床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发生碘油脑栓塞病例和回顾相关文献,分析碘油脑栓塞的发生原因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碘油脑栓塞的发生与肝脏、肺、心脏存在动-静脉...
- 张帆常胜德苏建辉暴云峰李英肖郜利会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动静脉瘘膈下动脉
- 文献传递
- 三维心脏电解剖标测结合CT影像融合指导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2
- 2009年
- 胡福莉李文毅齐晓勇刘美霞党懿孟存良袁华兵李树仁谷剑李英肖郜利会
-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螺旋计算机心电描记术
- 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及一氧化氮、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白细胞介素8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①选择2002-10/2003-10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住院心绞痛患者96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选择同期本院心脏中心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20例为对照组。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8水平、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亚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水平。③首先进行组间均衡性检验,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然后再作多组均数的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资料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2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水平,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率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不明显。②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液同型半胱氨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且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一氧化氮水平显著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以不稳定型心绞痛为因变量,年龄、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家族史及吸烟等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最后进入模型的变量为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性比值(RR)为1.554(95%CI1.134~2.130,P=0.001)。④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白细胞介素8呈显
- 齐晓勇孟存良谷剑李树仁张建清党懿王天红李英肖靳福昌郜利会
- 经皮腹主动脉球囊扩张成形后炎性因子的变化被引量:5
- 2009年
- 背景: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目的:观察兔腹主动脉球囊扩张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C-反应蛋白不同时间点的水平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1/08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导管室及临床研究中心完成。材料:选取8~1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0~3.25kg。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穿刺股动脉后留置鞘管,经鞘管送入球囊行球囊扩张,拉伤腹主动脉。对照组仅穿刺留鞘,不进行球囊拉伤。分别于实验前、实验后4h,1,3d,1,2周,耳缘静脉采血4mL,3000r/min离心20min后,取上清液得血清标本,-80℃冰箱统一保存。主要观察指标:①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实验前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水平。②白细胞介素8水平与其他3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③造影观察实验动物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前后的形态学改变。结果:24只新西兰大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各种炎性因子中,白细胞介素8水平最先升高,达峰值时间最短,相关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8水平表达与炎性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69,0.673,0.597(P均<0.05)。③球囊扩张拉伤后2周,实验组动物腹主动脉拉伤处较对照组管腔明显狭窄。结论:兔腹主动脉球囊扩张后引起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导致动脉管腔
- 孟存良齐晓勇党懿李英肖袁华兵倪艳辉刘光武振朝郜利会
- 关键词:球囊扩张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
- 自发性颈动脉内膜剥脱症的诊断与治疗
- 2011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颈动脉内膜剥脱症(SCAD)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SCAD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血管超声检查显示颈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脑血管造影显示闭塞病变近端呈"火焰征",狭窄病变内见内膜片游离。1例患者双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6例患者单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接受抗血小板治疗;2例颈动脉不完全闭塞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均取得较满意效果。结论脑血管造影是诊断SCAD的金标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SCAD的有效方法。
- 张帆郜利会郭贵军徐国栋孟庆溪
-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血管造影术
- 经冠脉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对比研究经冠脉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和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用12只雄性冀中白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MI模型组、BM-MNC组、MSC组各3只,经导管球囊封闭前降支制作AMI的动物模型,于梗死后1 h直接冠脉球囊成型术后经OTW球囊注入骨髓干细胞。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 w经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4 w后取材行光、电镜病理学检查,实时定量RT-PCR检测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表达。结果4 w时干细胞组比AMI模型组室壁运动异常指数显著减轻(P<0.05)、射血分数显著提高(P<0.01)。与AMI模型组相比:BM-M;NC和MSC组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血管数显著增多、BM-MNC组增加比MSC组显著(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BM-MNC组及MS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1)。干细胞移植组梗死边缘区冠脉血管周围可见异常细胞生长,有毛细血管“芽生”现象,可见不成熟的心肌细胞和细胞凋亡。4 w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肌血管数成正相关(r=0.694 9,P=0.037 7),LVEF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成负相关(r=0.913 3,P=0.000 6)。BM-MNC组,心肌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VEGF基因表达比其他三组均明显增加(梗死区F=4.23,P=0.045 6,边缘区F=5.66,P=0.022 3)。BM-MNC及MSC组心肌梗死区bFGF基因表达比梗死模型组显著增加(梗死区F=7.49,P=0.010 4)。结论经冠脉骨髓单个核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均可改善实验性AMI心功能;改善心功能的机理与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VEGF及bFGF表达增加,血管密度增加,心肌细胞凋亡减少有关;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的促血管增生作用优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 李树仁齐晓勇史力生王建军刘会良孟存良王天红张建清党懿李英肖郜利会靳福昌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成型术
- 经冠状动脉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功能的改善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为保护濒死心肌提供机会窗口,对比观察经冠脉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或间充质干细胞后,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动物心功能变化及心肌组织核转录因子кB、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1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实验中心完成。选用24只雄性冀中白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单个核细胞组、间充质干细胞组,6只/组。①24只猪均以盐酸氯胺酮200mg臀部肌肉注射麻醉后,分别于各自右侧股骨抽取骨髓20mL,采用Fercoll法分离获得骨髓单个核细胞,加入胶体金溶液,培养12~16h待用。分离过程中取出含有骨髓单个核细胞成分的细胞层,常规培养传代,每3d换液1次,贴壁生长细胞即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胶体金溶液,培养24h待用。②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经导管球囊封闭第一对角支以远的前降支,复制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单个核细胞组、间充质干细胞组均于造模后立即开通前降支,分别经球囊注入预先分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6×108个、间充质干细胞6×108个。模型组造模后于梗死1h开通前降支,经球囊注入磷酸盐缓冲液10mL。③各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周经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取材行病理学检查、心肌组织核转录因子кB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心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24只雄性白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心功能变化:术前各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基本相似。移植术后4周,正常对照组、单个核细胞组、间充质干细胞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F=4.68,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F=5.14,P=0.01;F=3.32,P=0.04),各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1.64,P=0.21)。②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电镜下单个核细胞组、间充质干细胞组在梗死边缘区可见有胶体金颗粒的�
- 李树仁齐晓勇刘会良孟寸良王天红党懿张建清吴迪董洁李英肖郜利会靳福昌
- 关键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冠状动脉移植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舒张末内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