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勇
作品数: 52被引量:468H指数:14
  • 所属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相关作者

程哲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研究主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论战
任龙
作品数:23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政治学院
研究主题:秘书 交谈 秘书人员 思想政治教育 军队
唐小松
作品数:88被引量:529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研究主题:公共外交 网络外交 欧盟 一带一路 中国公共外交
钮菊生
作品数:63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共同体 人类命运 国际关系理论 和谐世界 全球治理
陈建军
作品数:1被引量:20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文化 中国外交
深化大国成长的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大国成长既有特殊性要求,也有普遍性要求,后者要求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国成长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这是因为国际社会是大国成长的基本社会背景,大国本身就是国际社会互动的产物,国际社会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部分地扮演着国际社会的组织者角色,此外,大国必须具备较好的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的规范与道德的基本载体。
郭树勇
关键词:国际政治社会学
论大国成长中的国际形象被引量:46
2005年
世界大国兴衰史表明,历史上那些能够担当重任的大国,都曾经以一种先进的合社会化的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大国形象”则是指现时代的国际社会中一个大国应该具有的良好精神面貌与政治声誉。当代条件下一个良好的大国形象的形成,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因素,即现代身份、世界贡献、战略意志、特殊责任、有效治理。
郭树勇
关键词:国际社会
从立法改革的难题看民主对于法治的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在今天鲜明地体现为民主的法治化与法治的民主化的关系。虽然公认当前进入了民主的法治化时期,但是法治的深入推进离不开民主的保障。以立法改革为例,眼下立法改革有四个难题,包括如何落实人大对于立法的主导权,如何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如何确保社会组织参与法律起草成为新常态,如何更好吸纳中外立法交流成果,这些难题的实质都是党政关系、央地关系、官民关系、国内国际关系等事关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重大课题。要推进立法改革,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郭树勇
关键词:民主依法治国
女权主义、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社会学被引量:2
2007年
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妇女在国际关系的地位及其相关解放旨趣的学问,是广义上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部分,总体上属于激进建构主义的范畴;女权主义似乎应该走一条类似于主流建构主义的道路,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向主流社会科学靠拢;同时也应该避免主流建构主义研究中国化过程中的不足;女权主义与主流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前途在于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郭树勇
关键词:女权主义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社会学
试论合法性战争与中国崛起被引量:1
2006年
中国在重新崛起的过程中共参与了7场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边境战争、中日之间的不宣之战(1931至1941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41年至1945年)、抗美援朝战争、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以及1979年中越战争。中国的百年崛起得益于中国人民的正义革命与合法性战争。反思中国政府在庚子事变中的战争决策失误,体现了晚清政府对外战略的落后,也是促使其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中国重新崛起的成就,部分来源于中国战争的合法性。但“9?11事件”前后,中国在参与重大合法性战争方面有得有失。中国进一步的崛起需要加强对战争合法性与合法性战争的重视。
郭树勇
关键词:历史分析
试论建构主义国关理论及其社会学渊源被引量:19
2002年
建构主义是国际政治社会学的最新发展,主要是以社会理论来重读国际政治的理论努力,是在坚持观念本体论的同时适当汲取科学实在论和实证主义的一种综合性理论,它主张国际关系行为体、体系等都是社会构成的,是历史实践的产物。本文主要阐述建构主义的基本脉络,以及建构主义国关理论的社会学渊源。
郭树勇叶凡美
关键词: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社会学理论渊源社会理论科学实在论实证主义
全球化时代文化对国家利益的多重意义——兼论文化现代化与中国国家利益被引量:12
2003年
研究文化对于国家利益的意义有两种视角 ,一是本体论视角 ,二是工具理性视角。从工具理性角度讲 ,(相对于国际政治文化的 )单位文化因素对于国家利益的功能主要分布在三个层面 :文化是反抗文化霸权战略的重要依托 ,文化影响力是全球性大国自我实现的基本内涵 ,政治文化是建构国家利益的基本力量。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国 ,要在上述三个层面上实现国家利益 ,必须克服民族虚无主义陷阱 。
郭树勇
关键词:文化研究文化霸权民族虚无主义文化现代化
中国特色议会外交刍议被引量:4
2012年
中国特色议会外交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对外交往,还包括省级地方人大的对外交往;不仅包括人大系统联合有关方面开展的针对外国议会的交往,还包括针对国际组织的活动,甚至包括针对某些国家元首和政府领导人交往等外事活动。研究当代中国特色议会外交,要认识它与政府外交的高度统一性、立法机关在其中的主体性以及议会交往的多样性和弹性。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议会外交要处理好议会外交与政府外交、议会外交与政协外交以及全国人大外事与地方人大外事等之间的关系。从发展的角度看,议会外交正在成为贯彻中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的增长点,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信心平台,也日益成为中国管理国际危机和参与国际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郭树勇
关键词:中国外交议会外交历史分析
利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成果推动中国国际关系研究
2003年
郭树勇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
试论邓小平外交思想中的国际主义被引量:2
2007年
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是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但也有其国际主义的一面。其主要特点是提倡非中心主义,践行消极的国际主义,强调国际责任;其主要表现包括国际政治新秩序主张、反对霸权主义原则和“搁置主权、共同开发”国际合作观念。
郭树勇
关键词:邓小平外交思想国际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