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姜瑜
-

-

- 所属机构:重庆大学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罗固源

- 作品数:198被引量:1,840H指数:24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螺旋升流式反应器 脱氮 SUFR系统 废水处理 生物脱氮除磷
- 陈刚才

- 作品数:118被引量:1,061H指数:19
- 供职机构: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大气污染 总悬浮颗粒物 土壤 三峡库区 大气颗粒物
- 何强

- 作品数:758被引量:2,775H指数:21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污水处理 反应器 雨水 人工湿地 山地城市
- 廖强

- 作品数:840被引量:1,343H指数:17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 研究主题:阳极 阴极 微藻 微生物燃料电池 光合细菌
- 王图锦

- 作品数:46被引量:305H指数:11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 研究主题:三峡库区 沉积物 三峡水库 富营养化 除磷
- Bio-SR工艺去除硫化氢气体的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采用Bio-SR工艺,利用铁盐吸收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联合作用对H2S进行脱除实验。通过改进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减少了83.9%的沉淀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挂膜后生物填料塔易堵塞的问题,保证了填料塔的连续运行。在实验选取工况下,硫化氢脱除率可达到98.4%以上,当吸收液中Fe3+浓度为5.5~6 g/L、H2S进气浓度为1 g/m3、通气量为0.08~0.12 m3/h时效果最佳,反应器可持续高效地运行。此外,对进气浓度、通气量与硫化氢去除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其结果有利于反应器及运行参数的优化设计。
- 叶姜瑜沈秀红王琳窦建军
- 关键词:氧化亚铁硫杆菌
- 一种增强微生物可培养性的微孔滤膜近自然培养法及其装置
- 本发明公布一种以近自然培养法为原理的微生物纯培养方法和装置,使用有孔的培养容器,容器内衬有一层至数层微孔滤膜,灭菌后加入无菌培养基可用于微生物纯培养。培养时将该有孔容器放入被培养微生物所需的环境中,使膜内微生物可同外界微...
- 叶姜瑜
- 生物强化技术处理某合成制药厂废水工程实例被引量:4
- 2015年
- 针对性地对制药废水中重要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微生物进行筛选、分离、驯化,把W1、W5、W7、W10和实验室混合菌株CQS进行复配并确定其投配比为1∶1∶1∶1∶1时降解效果最好,COD、NH3-N的降解率为83%,67%。并对组成高效菌剂的菌种进行了16S rRNA鉴定,菌株W1为阪崎肠杆菌Cronobacter sp.,菌株W5为多红球菌Rhodococcus sp.,菌株W7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W10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将高效复合菌剂运用于重庆某合成制药厂的污水处理厂,结合工艺运行参数的调整,对其处理效果进行强化。结果表明:出水COD<100 mg/L;出水氨氮浓度<1 mg/L;出水色度<50;SS<50 mg/L。
- 叶姜瑜石玉竹刘磊窦建军
- 关键词:生物强化复合菌剂合成制药废水
- 三峡库区淹没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对水质影响被引量:25
- 2010年
- 结合三峡水库调度模式,在汛期及汛后对库区淹没区土壤中重金属Cu,Pb,Cd,Cr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特征及其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在库区土壤中存在形态不同,Cu和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w(残渣态Cu)和w(残渣态Cr)平均值为87.41%和96.04%,而w(可提取态Pb)和w(可提取态Cd)较高,平均值为41.95%和88.14%,生态风险相对高于Cu和Cr.在汛期三峡水库低水位运行,水体重金属含量较高,汛期水体ρ(Pb)和ρ(Cd)分布特征与土壤w(Pb)和w(Cd)分布呈显著相关性,而汛后水库首次172 m高水位蓄水,由于水环境因素的改变,水体中重金属含量显著降低,汛后淹没土壤重金属形态含量变化细微,土壤淹没对库区水体水质影响小,不构成汛期、汛后水体重金属含量波动的主因.
- 王图锦胡学斌吉芳英何强叶姜瑜黎司曹琳
- 关键词:三峡水库土壤重金属
- 指纹图谱技术跟踪SUFR反应器恢复运行期间菌群变化
- 2007年
- 使用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对SUFR反应器恢复运行后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在停顿10 d开始重新运行后,菌群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果也随之得到增强.在较短的时间内功能菌群得到重建,菌群结构开始稳定下来,反应器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反应器在稳定运行期间的菌群结构呈多样性分布特征,且优势菌群突出,同时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的反应器在常温和低温下有着不同的功能菌群.
- 叶姜瑜王图锦吉方英罗固源季铁军
- 关键词:活性污泥菌群结构脱氮除磷
- 一种微生物近自然纯培养的微孔滤膜培养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布一种以近自然培养法为原理的微生物近自然纯培养的微孔滤膜培养装置,装置为有孔的培养容器,容器内衬有一层至数层微孔滤膜,灭菌后加入无菌培养基可用于微生物纯培养。培养时将该有孔容器放入被培养微生物所需的环境中,使...
- 叶姜瑜
- 混合培养对沼泽红假单孢菌产氢及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混合培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将沼泽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和厌氧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PCM 532的混合培养,并进行生长代谢、产氢及正交实验、Biolog碳源代谢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菌在厌氧光照条件下生长迅速,在好氧黑暗条件下也有一定生长;混合培养的产氢量高于纯培养;正交实验得到,对混合培养产氢影响最大的是底物和混合比例;Biolog微孔板代谢中混合菌可以利用纯菌种培养不能利用的碳源。混合培养表现为协同作用,促进细菌生长和提高产氢能力。
- 叶姜瑜刘婧廖强
- 关键词:生物制氢BIOLOG
-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紫杉醇研究进展被引量:5
- 1998年
- 紫杉醇(taxol)是红豆杉属植物中含有的一种一#类拟生物碱复杂化合物,具有独物的抗癌作用机理.本文收集整理了近期国内外生物技术生产紫杉醇的研究文献34篇,从由红豆杉属植株各部分提取紫杉醇和真菌生产紫杉醇、植物组织培养生产紫杉醇和真菌生产紫杉醇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介绍,并展望了生物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 叶姜瑜高峰
- 关键词:紫杉醇抗癌药物红豆杉属生物技术生物碱
- 一株抗铬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还原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拟通过筛选出高效还原Cr(Ⅵ)的菌株来修复铬污染土壤,从重庆废弃化工厂铬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效还原菌株,对该菌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并结合分子生物学进行测序分析,同时对该菌在不同条件下还原Cr(Ⅵ)的能力进行检测,探讨了p H值、接种量、初始Cr(Ⅵ)质量浓度及温度对Cr(Ⅵ)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命名为NO.1。经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相似度为99%)。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还原Cr(Ⅵ)的能力,在p H=8.0、接种量50%(体积分数)及30℃条件下,100 mg/L的Cr(Ⅵ)在处理3 d后可基本被还原。研究表明,该细菌有望用于铬污染土壤的修复。
- 邓红艳陈刚才叶姜瑜
-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DNA
- 一种批量生产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微生物菌剂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批量生产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微生物菌剂装置,包括第一微生物发酵罐,其特征是:还包括与第一微生物发酵罐连通的第二微生物发酵罐、分别与第一微生物发酵罐、第二微生物发酵罐连通的空气缓冲罐、补充水缓冲罐和废气废水处理装...
- 李大荣叶姜瑜陈刚才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