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新
作品数: 47被引量:178H指数:6
  • 所属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青海省 西宁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冯建明
作品数:146被引量:458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脐血 多发性骨髓瘤 静脉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细胞因子
李文
作品数:13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脐血 新生儿 脐血 新生儿脐带血 血液流变学
范秀茹
作品数:21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流变学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脱适应 红细胞压积 健康人
潘卫红
作品数:8被引量:98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流变学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肺循环 微循环灌注 脱适应
刘峰
作品数:11被引量:89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压积 脱适应 微循环灌注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骨髓活检的超微结构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为了解骨髓组织超微结构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发病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选择11例HAPC患者,行骨髓活检,应用H—600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HPAC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以红细胞系统为主,多成红细胞簇,分裂相易见,核浆发育不平衡,线粒体空泡、变形、嵴模糊或消失,红细胞内细胞器少,粒细胞颗粒大小不一,部分细胞呈巨幼样变;结论:提示HAPC骨髓超微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和失控在HAPC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冯建明孙志新王建国李文倩
关键词:红细胞增多症骨髓活检超微结构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病理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与方法:本文采用B65—01骨髓活检针,对12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的髂后上棘穿刺组织进行光镜观察;结果;骨髓明显活跃7例,占58.3%,极度活跃5例,占41.7%,均以红系增生为主,不同发育阶段的幼红细胞聚集成簇,中晚幼红细胞高于正常;不同发育阶段的粒系细胞则呈弥散分布,中晚幼及杆状核细胞略有减低;淋巴细胞之百分率正常;基质中脂肪细胞减少,平均为6%;血管增多,巨核细胞无改变。结论:说明长期高原低氧是促进红细胞生成的有效刺激。
王建国孙志新冯建明
关键词: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病理
沙棘果对造血细胞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7
1991年
本文以造血细胞培养为手段,在粒系集落细胞培养体系中,将沙棘果的原汁制成不同浓度加入培养基的体系中,分成动物组和人体组,各组中以不加沙棘的培养体系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观察结果的均数用中数值表示。动物组加入沙棘组的各个浓度,集落中数值均较对照组多,以2%浓度组最明显,约为对照一倍;人体组加入2%浓度的沙棘组,与动物组相同,也较对照组多一倍,其他浓度的各组无增加。结果说明,沙棘的原汁对造血细胞可能有促进生长作用,与沙棘果内含有大量维生素E、C、A及各种氨基酸可能有关。
孙志新葛志红赵英
关键词:沙棘果造血细胞集落有核细胞乙醚麻醉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骨髓细胞形态和活检病理组织的系列观察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70例,经髓后上棘取材,观察骨髓形态、组织病理、超级结构,以揭示在高原低氧环境下,骨髓红细胞系统过度异常增生,是HAPC发病的重要因素.方法:骨髓涂片用瑞氏染色、形态学计数和分类.其中12例行骨髓活检,取出10~15mm活组织,分成两块,观察骨髓病理和骨髓超微结构.结果:骨髓形态学、组织病理、超微结构共同改变,即红系列增生极活跃,均有核浆发育不平衡的表现,有核红细胞的分裂指数、细胞分裂象在骨髓分裂中、红与粒细胞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值.形态上红系以间接丝状分裂为主,骨髓组织病理可见,造血组织容积增加,含铁血黄素减少或消失.超微结构红系统的内质网、溶媒体、线粒体减少,线粒体排列紊乱,可见巨大线粒体.结论:HAPC的骨髓红系统过度增生,聚集在增多扩张的静脉窦中,并迅速进入血循环中,以改善低氧情况,但红系的核浆发育不平衡,细胞器的异常改变,所致的病态造血和红细胞的释放失控,可能是HAPC发病的组织结构基础.
孙志新冯建明王建国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形态学骨髓病理
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临床应用研究
2000年
孙志新冯建明李文倩孟芳王莉沈括
关键词:RHG-CSF白细胞减少药物疗法
医院内感染细菌谱的演变与抗菌素敏感性的研究
孙志新冯建明张莘芝周海风李健
该成果主要研究医院内感染细菌谱的演变与抗菌素的敏感性。课题通过对医院内各种细菌种类及含量之系统调查,对常见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及其对抗菌素的敏感性测定,阐述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发展、演变、预防及对策。对医院管理,尤其是院内感...
关键词:
关键词:进化敏感性抗菌素细菌
常见血液病患者粒系集落形成的比较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报告88例常见血液病患者 CFU—C 的培养结果,CFU—C产率正常组包括巨幼贫、ITP、缺铁性贫血;CFU—C 产率降低组包括大部分急性白血病、慢粒、粒缺、淋巴瘤、再障、MDS;CFU—C 产率增高组包括溶血性贫血、少数急性白血病。进行了简单讨论。
魏爱群孙志新刘健赵英葛志红
关键词:血液病患者集落形成溶血性贫血慢粒再障骨髓培养
急性网状细胞样毛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2002年
李文倩孙志新范秀茹李晓炜石青武
关键词:毛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X线胸片心电图
恶性淋巴瘤与周围神经病
1994年
恶性淋巴瘤与周围神经病青海省人民医院内科滕长青,赵永强孙忘新审校自1948年benny—Brown报告了两例肺癌病人伴周围神经病后,肿瘤的周围神经病开始受到注意。伴有周围神经病的肿瘤多见于肺癌、白血病和淋巴瘤(包括HD和NHL)等,其周围神经病变可与...
滕长青赵永强孙志新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肿瘤NHL病人恶性淋巴瘤肺癌
病例组合2及讨论
1999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发病率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0%~15%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缓慢,临床多样化,易误诊.现将我院1984年~1998年收治的MM 50例报告如下.男性30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7.86岁.首次就诊原因:骨痛30例(60%),乏力10例(20%),因贫血5例(10%),诊断为肾炎5例(10%),发热9例(19%),出血1例(2%)50例HB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最低者51g/L;最高者103g/L平均 78.12,50例ESR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快178mm/h~24mm/h.X线:46例不有同程度的溶骨性破坏,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2例有骨硬化,2例无明显改变.尿常规;29例有蛋白尿及血尿.肾功能:25例有肌酐及尿素氮升高.免疫球蛋白:IgC升高25例,IgA升高4例,IgM升高1例.本周氏蛋白阳性者20例.骨髓检查:浆细胞增高者48例,病理诊断2例MM病人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但以骨痛、感染和肾脏病变就诊为多见,故病人到骨科和其它科就诊的比到血液科的多见,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误诊下面介绍MM的临床特点及主要诊断依据1 临床特点 骨痛 骨质破坏是常见的症状,文献报道发生率88%疼痛的性质不一,早期较轻,晚期较明显,疼痛主要在腰服部,其次在胸廓及肢体.自发性骨折多发生于肋骨、锁骨、下胸椎及腰椎.如浸润骨骼可引起局部大小不一的肿块,多发生于红骨髓部位,如肋骨?
杨学莉孙志新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MM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