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春雷
-

-

- 所属机构:山东大学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济南市
- 研究方向:理学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 赵明磊

- 作品数:59被引量:213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压电常数 无铅压电陶瓷 陶瓷 压电性能 机电耦合系数
- 钟维烈

- 作品数:117被引量:43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 研究主题:铁电体 铁电相变 铁电 晶体 NB
- 苏文斌

- 作品数:85被引量:182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压敏材料 二氧化锡 SNO 掺杂 无铅压电陶瓷
- 张家良

- 作品数:50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物理学院
- 研究主题:无铅压电陶瓷 压电性能 离子价态 介电性能 热电性能
- 王矜奉

- 作品数:122被引量:44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无铅压电陶瓷 压敏材料 SNO 二氧化锡 压电常数
- La_3Ga_5SiO_(14)晶体压电系数的温度特性被引量:5
- 2005年
- 测量了(yxf)-30°切La3Ga5SiO14(LGS)晶体30~300℃温度范围内的谐振特性.室温时压电常数d11和d14分别为5.59×10-12C/N和-5.01×10-12C/N.在室温至300℃范围内(yxl)-30°切La3Ga5SiO14晶片厚度切变振动的谐振频率和机电耦合系数k′26都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因此压电常数d11和d14也随温度升高而略有升高.
- 赵明磊王增梅袁多荣王矜奉王春雷王渊旭
- 关键词:谐振特性谐振频率温度特性压电常数压电系数温度范围
- Pb在钪铌酸铅铁电相形成中的驱动作用:第一性原理研究
- 采用了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在铅基固溶体 Pb(Sc
- 张睿智李吉超王春雷张家良赵明磊梅良模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计算声子谱
- 文献传递
- 烧结温度对La_(0.9)Sr_(0.1)FeO_3热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利用传统的固相反应分别在1250℃,1300℃,1350℃.烧结条件下制备出钙钛矿结构的La0.9Sr0.1FeO3陶瓷样品.样品的XRD粉末衍射结果显示不同烧结温度的La0.9Sr0.1FeO3陶瓷样品都是单相的正交结构,同时晶胞体积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从样品的SEM结果看出,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变大,并且晶粒间的空隙逐渐减小,样品更加致密.在室温到800℃的测试温区,测试了样品的电阻率和Seebeck系数.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样品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样品电阻率的变化都表现为半导体的行为,而高温下电阻率略有升高.通过拟合证明了La0.9Sr0.1FeO3陶瓷为绝热小极化子导电机理,但是在低温区和高温区的激活能不相同.在测试温区,样品的Seebeck系数为正值,表明样品的载流子为空穴.随着测试温度升高,Seebeck系数快速减小,然后达到一个饱和值.当温度高于600℃时,Seebeck系数略有增加.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电阻率减小,而Seebeck系数增大.因此烧结温度越高,功率因子越大,1350℃烧结的样品在727℃时得到最大的功率因子为90μW/K2m.
- 王洪超王春雷苏文斌刘剑赵越彭华张家良赵明磊李吉超尹娜梅良模
- 关键词:热电性能烧结温度
- 钛酸铋钠系陶瓷的介电热滞现象被引量:13
- 2001年
- 测量了 (Na0 .5 Bi0 .5 ) Ti O3和 (Na0 .5 Bi0 .5 ) 0 .94Ba0 .0 6 Ti O3陶瓷从 2 0~ 5 0 0°C的介电温谱。发现 (Na0 .5 Bi0 .5 )Ti O3陶瓷在 15 0~ 35 0°C和 (Na0 .5 Bi0 .5 ) 0 .94Ba0 .0 6 Ti O3陶瓷在 30~ 30 0°C的热滞现象。作者认为此热滞现象是该类材料发生缓慢相变过程的外在表现 ,对于 (N a0 .5 Bi0 .5 ) 0 .94Ba0 .0 6 Ti O3陶瓷直至室温附近的热滞现象 ,与其常温下处于三角 -四方准同型相界 (MPB)附近有关 ,而且这一热滞的存在必然影响 (Na0 .5 Bi0 .5 ) 0 .94Ba0 .0 6 Ti
- 赵明磊王春雷钟维烈张沛霖
- 关键词:介电常数压电陶瓷材料
- 石油沥青质聚沉的微观机理被引量:39
- 2008年
- 应用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方法构建了溶剂-沥青质分子相互作用体系的周期性结构模型,研究硝基苯、喹啉、吡啶、1-甲基萘、二溴甲烷、苯6中不同溶剂对沥青质聚沉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沥青质聚合体构型和其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的分析,确定了沥青质聚沉的主要驱动力,讨论了常温和加热条件下不同溶剂对沥青质聚合体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在沥青质聚合体内占据主导地位,静电相互作用能相对较小;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是促使沥青质聚合最主要的驱动力,杂原子的存在可能是促使沥青质分子聚合的主要原因之一;溶剂苯和硝基苯对沥青质聚沉有显著的抑制或解聚作用,可作为沥青质沉积的抑制剂和清除剂。
- 卢贵武李英峰宋辉于迎辉王春雷
- 关键词: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相互作用能
- 一种高功率因子的铟掺杂碲化锡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热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功率因子的铟掺杂碲化锡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铟掺杂碲化锡热电材料的化学式为Sn<Sub>1‑x</Sub>In<Sub>x</Sub>Te,x=0.0075‑0.0125,制...
- 王洪超李志昊王龙苏文斌王春雷
- 铁电体表面界面的电子结构
- 2005年
- 作者简单地介绍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几种常见的钙钛矿铁电材料的表面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计算结果显示,不同材料的表面弛豫和褶皱度不完全相同.对于BaTi O3,PbTi O3和PbZrO3表面最大的离子弛豫出现在最外的终止层上,但是对SrTi O3和SrHfO3表面最大离子弛豫出现在第二层.对于SrZrO3/SrTi O3超晶格的计算表明,可以利用界面效应产生人工铁电性.
- 王春雷
- 关键词:铁电体第一性原理计算
- Na_(0.5)Bi_(0.5)TiO_3-BaTiO_3陶瓷的介电和压电性能研究被引量:17
- 2002年
- 研究了Na0.5Bi0.5TiO3和(Na0.5Bi0.5)0.94Ba0.06TiO3陶瓷的电滞回线、压电性能和热滞现象·得到(Na0.5Bi0.5)0.94 Ba0.06TiO3陶瓷的剩余极化Pr=19uC/cm2、矫顽场Ec=4.7kV/mm.发现用适量的Ba2+取代(Na0.5Bi0.5)2+尽管压电性能有所提高,但同时使得材料的温度稳定性大大降低.
- 赵明磊王春雷艾树涛李明明
- 关键词:压电性能陶瓷钛酸铋钠钛酸钡介电性能
- 热电材料、器件设计和应用新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热电效应是能够把热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一种耦合效应.利用这一物理效应可以实现固体制冷和发电.目前,具有优良热电效应的材料通常是半导体合金材料,在制冷方面的应用技术成熟,但在发电方面的实际应用仍局限于太空能源.近几年出现了锰酸钙和铜铁矿结构等氧化物新型热电材料.人们利用不同的制备工艺,调控材料的微结构,改善氧化物材料的热电性能.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提高电功率输出,人们对传统热电模块的几何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了新型热电器件,对其性能进行了模拟和实证.除直接利用热电效应进行发电,近几年也开展了与其他发电模式联合发电的研究工作.
- 王春雷
- 关键词:热电效应铜铁矿
- K,Na比对KNNT陶瓷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KxNa1-x)(Nb0.7Ta0.3)O3 (KNNT)系列无铅压电陶瓷. 通过XRD和SEM分析方法研究了样品的结构, 晶格常数变化和微观形貌. 研究发现晶格常数在x = 0.40附近发生了不连续性变化, 微观结构随K含量的增多表现出微小的差异, 压电常数d33,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在x = 0.40-0.55较宽范围内发生了较小的变化. K含量为0.40时获得了压电性能最优的KNNT陶瓷, d33达到204 pC/N, 机电耦合系数kp为46%, kt为44%.
- 吕应刚戴晔王春雷王洪超
- 关键词:无铅压电陶瓷固相反应压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