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雨
作品数: 23被引量:57H指数:3
  • 所属机构: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赵菲菲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 张申府 研究生培养模式 研究生论坛 哲学
周蜜蜜
作品数:19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健美操 健美操教学 按摩功能 按摩 高校
赵海峰
作品数:32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研究主题:阿多诺 马克思主义 文化哲学 文化保守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林菲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
研究主题:文科 哲学专业 大学哲学 合法性 公羊学
贾媛媛
作品数:14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研究主题:实践哲学 艺术 文化哲学 实用主义 经验自然主义
体育哲学的逻辑机理及人学向度——评《体育哲学》
2023年
体育哲学大体成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其理论构建主要依托于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探究体育哲学的逻辑机理需要深度结合人学向度,通过不同体育现象分析人的思维与行为,了解体育活动竞赛中人的交互。由马卫平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哲学》是一本深度阐释体育哲学的专业书籍,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分别从体育中的哲学、体育与体育哲学、多维语境中的体育、体育育人的关系、体育公理、体育价值与功能、体育目的、体育规律、体育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理想的体育与体育的理想等十个方面,对体育哲学的内涵、外延、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思考。
周蜜蜜周蜜蜜
关键词:体育哲学体育现象体育训练专业书籍体育育人人学向度
从合法性论题到合法性基础——再论马克思主义行
2021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讲话中,面向世人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三个处于并列关系的论题阐发为以"马克思主义行"为因,"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为果的因果关系论题。由此,马克思主义行由合法性论题变成了合法性基础。充分把握这一变化,以此为依据把握三者关系,将会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领导者的执政合法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
蒋红雨
关键词:合法性基础
哲学专业现象学本科教学的实践断想
2018年
现象学是哲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必备的内容,因为现象学是现代主流哲学思想范式,是当代哲学致思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现象学代表人物胡塞尔的先验意识现象学所做出的纯粹现象学分析抽象、晦涩,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通过历史梳理明确教学定位,通过概念解析统领其思想要义,通过范式比较阐发其理论意义,使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现象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术价值。
蒋红雨
关键词:哲学专业现象学
课程思政的教与学被引量:40
2019年
文章对课程思政教与学的内容与方法做了基础性的探索。提出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是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增强教师的教学自觉、丰富教师的思政理论、形象传达思政理念是课程思政遵循的方法论。学哲学、学社会发展理论、学历史是学习课程思政的必要知识储备;有情怀地学、有作为地学和有自我地学是通达课程思政内容的基本途径。
蒋红雨
关键词:立德树人
反确定性:确定性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意蕴
在知识分类学的意义上,确定性是物理学范畴、伦理学、心理学范畴、社会学范畴也是认识论范畴、形而上学范畴。从时代的文化精神角度审视确定性,确定性范畴则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味的理论范式。随着20世纪60年代"解构性&q...
蒋红雨
质疑方法——对科学方法论的文化审视
2005年
新兴自然科学学说与后哲学文化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审视科学方法论原则的新的视角。使人们的科学方法论意识由“反对方法”转向“质疑方法”。梳理当代科学方法论演进的内在线索,揭示探究质疑方法的理论视域,阐发质疑方法的理论特征,将有助于透视科学方法论的当代形象。
蒋红雨
关键词:科学方法论后哲学文化
论反确定性的生成逻辑——在现代性批判的视域内被引量:4
2014年
不确定性仅仅是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对具有现代性意味的确定性范畴的消解,不确定性无法涵盖后现代主义意义上确定性寻求的全部内涵。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既是一种后现代主义视角,也是对现代性和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新综合。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出发将"反确定性"理解为后现代主义意义上确定性寻求的意旨,并在现代性批判的历史继承中梳理其生成逻辑,阐释其理论内涵,有助于认识"确定性"范畴的当代意蕴,有助于理解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要义。
蒋红雨
关键词:不确定性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从知识论到生存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关系研究视角的转换被引量:1
2005年
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关系的反思是研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的理论前提。而本质地把握经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关系之间的关系则需要实现二者之间关系研究视角从知识论到生存论的转换。
蒋红雨
关键词: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知识论生存论
费耶阿本德与伽达默尔“反对方法”思想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20世纪60年代,西方人文主义代表人物伽达默尔与科学主义代表人物费耶阿本德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不约而同提出了"反对方法"思想。对二者反对方法思想提出的理论背景、理论旨趣以及理论趋向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学界进一步把握20世纪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及其在21世纪的发展趋向。
蒋红雨
关键词:费耶阿本德伽达默尔
第八届文化哲学论坛述评
2012年
2011年7月14—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与文化研究室、黑龙江大学联合主办,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承办的“第八届文化哲学论坛”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国内多所学术研究机构、高校及数十家期刊杂志的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了会议。
蒋红雨
关键词:文化哲学研究学术研究机构大学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