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佳
作品数: 52被引量:351H指数:14
  • 所属机构:兰州大学
  • 所在地区:甘肃省 兰州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夏敦胜
作品数:143被引量:1,252H指数:2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环境磁学 磁学特征 环境意义 黄土 表土
赵爽
作品数:22被引量:157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黄土 环境磁学 磁学特征 粒度 磁性特征
魏海涛
作品数:35被引量:304H指数:11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黄土 环境磁学 磁学特征 全新世 表土
李冠华
作品数:15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黄土 磁学特征 环境磁学 粒度 天山北麓
王博
作品数:58被引量:446H指数:1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磁学 环境意义 旋风分离器 重金属 磁学特征
准噶尔盆地南缘黄土磁化率性质及影响因素
新疆地区是除黄土高原外最重要的中国黄土分布区之一。前人研究表明,新疆地区黄土磁化率的变化规律十分复杂。系统的环境磁学研究发现,本区黄土沉积物中原生强磁性矿物是主要的载磁矿物,其浓度可能受控于风动力强度。但风动力强度与原生...
温仰磊贾佳夏敦胜李冠华赵爽柳加波
关键词:黄土环境磁学磁化率准噶尔盆地
中亚干旱区第四系黄土和干旱环境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中亚黄土位于连接欧洲黄土和中国黄土的咽喉地带,黄土地层的古气候记录研究对完整认识地质时期欧亚大陆古气候的演化历史、空间差异和不同时间尺度上的主控因素,深入理解欧亚大陆西风—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然而,中亚黄土的研究程度与欧洲和中国黄土相比明显偏弱,尤其与中国黄土的对比研究亟待加强。综述了近些年中亚第四系黄土研究的主要进展,基于代表性剖面和中国黄土古气候记录粗框架的对比,讨论了中亚干旱区第四纪以来构造尺度上的干旱化过程,轨道尺度上的干湿变化历史和亚轨道尺度上的干湿变化及其与东亚季风区古气候变化的相位关系。
王鑫张金辉贾佳王蜜王强王强陈建徽王飞李再军
关键词:古气候第四纪
阿拉善地区不同沉积相表土磁学特征对比研究及启示
近年来学者们分别通过现代观测和地质学证据得出黄土高原的主要物源区存在异议。通过风尘动力实验学者发现,地层中磁性矿物浓度与风场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并以"风速论"模型解释黄土层磁化率高于古土壤的现象,暗示风...
王友郡贾佳夏敦胜
关键词:戈壁沙漠环境磁学
黄土高原记录的MIS 6.5期东亚夏季风信号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8
2015年
深海氧同位素(MIS) 6.5期是古气候演化的一个特殊时期.其太阳辐射强度显著高于全新世,但当时冰量较大,全球气候整体处于冰期环境;此现象支持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控于全球冰量.然而,来自中国石笋氧同位素异常偏负,指示东亚季风区湿润程度已达间冰期水平,支持东亚夏季风直接受太阳辐射所驱动.为理解以上冲突,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考察东亚夏季风是否可能在MIS 6.5期发生扩展,理解东亚季风区对太阳辐射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发现:MIS 6.5期黄土高原水分条件与MIS 3期类似,显著低于典型间冰期气候.MIS 6.5期与典型间冰期之间降水量的差别,由季风边界区向核心区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东亚夏季风演化与太阳辐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黄土高原西北部沉积序列记录的东亚夏季风演化包含有强烈的岁差周期和100ka周期,可能受全球冰量和低纬地区太阳辐射的共同影响.
陆浩贾佳夏敦胜高福元王友郡
关键词:黄土磁化率太阳辐射
阿西克剖面记录的天山地区黄土磁学性质及其古气候意义
近30年的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区风尘沉积物的磁化率值与成壤强度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可以与深海洋同位素曲线对比,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演化研究.学者们虽然认同黄土沉积物的磁化率可以反映古气候,并通过"成壤说...
贾佳夏敦胜王博魏海涛
关键词:黄土磁学性质古气候磁化率
黄土高原西部典型古土壤与黄土的磁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探讨并详细对比了位于黄土高原西部的九州台黄土剖面的黑垆土和马兰黄土上部土层的磁学性质,初步探索了黄土高原西部黄土的磁学性质与成壤作用和气候变化间的内在关系.结果指示晚更新世以来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风尘沉积物的磁性矿物质量分数总体较低,以磁铁矿为主,同时含有磁赤铁矿、赤铁矿和少量针铁矿;磁晶粒度特征介于单畴与多畴.不同土层的磁学特性存在明显差别:黑垆土中磁铁矿和赤铁矿质量分数高,磁晶粒度相对更细,高矫顽力矿物含量少;马兰黄土上部中磁铁矿和赤铁矿质量分数少,针铁矿质量分数相对较高,磁晶粒度性质更接近于多畴,高矫顽力矿物含量多;过渡层磁晶粒度性质介于上述两段之间,总体磁学性质更接近于马兰黄土的.
贾佳夏敦胜魏海涛刘现彬毛学刚
关键词:黄土剖面成壤作用
黄土古气候变化趋势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初探被引量:45
2009年
粒度和磁化率是两个研究黄土古气候最常用的古环境变化指示参数,它们随着黄上占土壤地层变化而出现峰和谷的对应已经被证明是反映了天文轨道要素的周期变化。文章试图忽略这些受控于轨道要素的气候周期变化,而主要侧重考察黄土地层这两个参数的平均值(或背景值)所反映的长期变化趋势。对兰州九州台黄土进行了系统采样和测量,发现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粒度和磁化率曲线显示出两个明显的趋势,粒度从剖面底部向上有明显逐渐变粗趋势,指示着冬季风增强,与此同时,磁化率自下而上却逐渐增大,指示着夏季风增强的趋势。与黄土高原其他黄土剖面磁化率和粒度曲线对比发现,这是两个普遍存在的趋势。地理位置靠近青藏高原的剖面,这两个增大的趋势更明显。冬、夏季风同时逐渐增强是海陆热力差异增大所引起,反映了青藏高原第四纪时期的逐渐不断的隆升过程。因此,根据粒度和磁化率曲线变化趋势线的变化特点可以帮助分析和反推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兰州九州台以及黄土高原各剖面粒度和磁化率曲线的线性变化趋势则可能指示着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是逐渐均匀缓慢的变化过程。我们对22Ma以来风积地层记录的变化趋势也做了分析。前人过去普遍认识的第四纪以来跳跃式或间歇式剧烈隆升在我们的数据中没有得到反映。黄土高原西部西宁、兰州、靖远等剖面磁化率显著的增长趋势可能与青藏高原隆升到一定高度后高原季风加强所致。
刘秀铭毛学刚丁仲礼吕镔郭雪莲陈渠陈家胜贾佳杨善林Hesse Paul陈发虎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
新疆巴里坤地区20万年以来的相对古强度定年研究
矢量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伴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发生变化。长时间尺度的古地磁场的研究不仅对于理解地磁场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精确的古地磁强度的记录对于宇宙核素和放射性碳的校正等地磁场外方面的研究也是同等重要的。相对于绝对古...
赵瑞瑞夏敦胜贾佳刘宇航
关键词:古地磁岩石磁学
乌鲁木齐城市表土重金属污染的环境磁学记录被引量:9
2013年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85件表土磁性特征和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分析,探讨了乌鲁木齐市土壤的磁性特征及其对重金属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城市表土样品的磁性特征以低矫顽力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导,磁化率值远高于背景值;磁化率值>300×10^(-8)m^3/kg的范围与PLI>2的圈定范围基本一致,显示磁化率对于圈定城市表土重金属污染范围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工业污染与交通污染的差异性,在运用磁化率对综合性城市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监测时,应首先对不同的功能区进行必要的区分,建立针对不同类型污染的磁化率评价指标体系.
夏敦胜王博许淑婧张英赵爽刘宇航李冠华张俊辉贾佳魏海涛
关键词:环境磁学重金属表土乌鲁木齐
阿拉善地区古水下沉积物与风沙沉积物磁学特征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风力搬运过程中存在的物质分选极可能导致沉积区与物源区沉积物性质出现差异,对于研究物源示踪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阿拉善地区古水下沉积物和风沙沉积物,进行磁学参数测定,调查分选作用对沉积物性质的影响,并探讨对中国黄土高原黄土物源研究的启示。结果表明:古水下沉积物与风沙沉积物的细砂组分磁学性质基本一致,但粉砂组分则存在明显差别,古水下沉积物的磁性矿物浓度显著低于风沙沉积物,风力分选作用可能是风沙沉积物粉砂组分磁性强的主要原因;古水下沉积物中高矫顽力矿物浓度较低,受沉积后改造作用微弱,指示古水下沉积物可用于黄土物源示踪研究。阿拉善地区沉积物和黄土高原黄土的磁学性质对比表明:风沙沉积物与黄土高原黄土磁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别,但古水下沉积物与黄土高原黄土磁学性质却十分相似。这一地质证据支持阿拉善地区是黄土高原黄土沉积物的重要物源区,同时暗示古水下沉积物在黄土物源示踪方面的巨大潜力。
王友郡贾佳高福元陆浩刘浩夏敦胜
关键词:戈壁沙漠环境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