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鹏
作品数: 29被引量:82H指数:5
  • 所属机构: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所在地区:江西省 宜春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晓萍
作品数:50被引量:850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人类学 古镇 旅游体验 文化商品化
俞雷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生态意识 生态文化 创业能力 景区
刘倩倩
作品数:12被引量:36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旅游 仪式 感知视角 黑色旅游 恭城桃花节
贺建清
作品数:60被引量:296H指数:9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格兰杰因果检验 流动性过剩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实证分析
张昌盛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仪式 景颇族 旅游 旅游人才 少数民族
基于扎根理论的景区红色文化传播影响因素探析被引量:1
2024年
景区红色文化传播对提升游客红色文化认知、增强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红色文化旅游传播的理论研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厘清景区内影响游客对红色文化认知的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通过深度访谈获取一手资料,以扎根理论方法提炼出景区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影响景区红色文化传播因素为受众态度、受众知觉、社会因素、解说形式、信息流、体验情境因素。其作用机制为:受众态度、知觉通过红色旅游意向与行为影响景区红色文化传播;社会因素调节红色旅游意向;解说形式和体验情境作为直接因素影响景区红色文化传播;信息流作为调节变量影响景区文化传播的方向与被识别度。其中,游客对红色历史图片、文字和人员解说的态度与要求具有不同的期望和评判,体现了游客对红色景区解说形式的要求。
刘德鹏俞雷
关键词:景区影响因素扎根理论
基于仪式展演理论的景颇族“目瑙纵歌”旅游化探析被引量:11
2010年
仪式是各种社会性活动的总称,也可作为单个活动的特指。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活动形式,因而是一种民族仪式。仪式具有象征性,"目瑙纵歌"是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是一个充满了众多文化符号的象征系统。该仪式受到政府、市场的双重推动,正面临旅游化的趋势。针对"目瑙纵歌"当前旅游化趋势的现实,用西方仪式展演理论进行本土化研究,就景颇族"目瑙纵歌"的旅游化原则、方式进行初探,构建科学合理的展演模式,以更好地促进节日文化在旅游环境下的传承与保护,同时满足旅游者的文化体验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刘德鹏
关键词:旅游化
遗产旅游背景下的仿古镇开发——来自云南楚雄彝人古镇的调查报告被引量:4
2010年
遗产旅游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产业,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之一。遗产传统文化不可能原汁原味地展示给游客,需要包装、发明和创造,使"古镇"这张牌给地方旅游业注入活力,但必须是在充分了解和尊重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去包装和创新。以云南楚雄彝人古镇为例,探讨遗产旅游背景下的"仿古镇"是如何被发明和创造,这对旅游经济开发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晓萍林晶瑾刘德鹏彭莉
关键词:遗产旅游古镇传统文化
基于互动交换理论的彝人古镇景观旅游体验研究
随着旅游形态的多样性与旅游者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体验呈现出多样性特点。旅游者在旅游体验的形式与内容等方面,也因为选择景点的不同,呈现出很大差异。可以从多种角度对旅游体验的不同侧面进行研究,笔者只是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加...
刘德鹏曾根明张晓萍
关键词:旅游体验文化符号
基于互动交换理论的彝人古镇旅游体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由于旅游者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等原因,以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为特点的旅游者不断增多,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逐渐向深层次的参与式"体验型"旅游方式转变。体验型旅游方式的最大特点在于旅游者对景区文化符号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彝人古镇"是云南省楚雄市的一个仿古建筑群,包含了以彝族文化为核心的众多的文化元素,是旅游者进行文化消费的理想的文化空间。互动交换理论以其商品性与互动性的理论特色,可以解读旅游者在这一空间里的体验选择、体验形式与体验内容,加深对旅游体验的认识,以此构筑的体验模型为彝人古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参考建议。
刘德鹏郭永锐张晓萍
关键词:旅游体验
全面二孩政策后家庭旅游产品设计被引量:1
2020年
“二孩”政策出台后,传统计划生育下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更多的家庭由“一家三口”转为“一家四口”,由此给旅游市场创造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从现有市场供给看,当前旅游产品不能完全满足二孩家庭的需求。通过分析当前家庭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的非适应性,提出“全面二孩”后家庭旅游产品的设计要点与调整思路,以期为“全面二孩”后的家庭旅游供给提供决策参考。
刘德鹏周益晴
关键词:旅游产品
科技助力江西非遗品牌建设
2022年
江西省非遗项目名录建设体系完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数量多、分布广,但非遗品牌建设与其资源规模并不相称。通过调查得知,与本省其他资源相比,大众对江西省的非遗认知低甚至存在偏颇;国家非遗日认知度较高,而且人们对保护非遗持有积极的态度,但是关于江西省的非遗知名度却较低。本着从品牌建设角度提升江西非遗知名度,并以科技助力江西非遗品牌建设,提出整体品牌与项目品牌双管齐下、将科技用于品牌传播环节、将科技用于品牌设计环节、将科技用于产品流通环节、将科技用于非遗展示环节等提升对策。
刘德鹏唐傲霜
景颇族“目瑙纵歌 ”节日的旅游化发展研究
节日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特别是少数民族节日以其显著的地域差异性、浓厚的历史氛围、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的需求,成为当今旅游的一个热点。节日旅游化即节日旅游市场...
刘德鹏
关键词:少数民族节日节日旅游景颇族文化旅游发展
红色旅游纪念品的象征意义与市场发展研究——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被引量:4
2017年
旅游纪念品是满足旅游者购物体验的一类特殊而重要的旅游商品。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与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特有的红色旅游纪念品的文化象征功能与意义,认为我国红色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本质是红色文化象征意义的表征实践。基于此,结合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市场发展现状与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红色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的解决措施。
刘德鹏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文化象征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两创”能力提升的多维实践平台探索被引量:1
2019年
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转型发展中的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之一。提升“两创”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实践平台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文章提出应从地方高校实际出发,以交易成本理论为指导,为转型需要的地方高校构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校企师生政”五位一体交互式的、“课堂教学+讲座+实验实训实习+课余组织”的、整合“校内实践资源”与“校际+校内资源共享”的多维系统化实践平台,以适应新形势下“两创”人才的培养需求。
刘德鹏俞雷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