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玉军
-

-

- 所属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相关作者
- 史玲玲

- 作品数:40被引量:28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红景天甙 愈伤组织 限速酶 长鞭红景天 细胞悬浮培养
- 马超

- 作品数:217被引量:91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泥石流 汶川地震 分化型甲状腺癌 地貌 震后
- 谢晓亮

- 作品数:288被引量:88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中药材 丹参 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连翘 紫苏
- 丁友芳

- 作品数:32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厦门市园林植物园
- 研究主题:秋海棠 杂交 气相色谱-质谱法 姜花属 脂肪酸组成
- 温春秀

- 作品数:272被引量:82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丹参 中药材 连翘 紫苏 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 夏季温室遮荫对榕树和三雄蕊槟榔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8
- 2004年
- 在夏季温室遮荫前后测定榕树和三雄蕊槟榔气体交换以及叶绿素荧光的变化。结果表明 :榕树耐强光和高温 ,而三雄蕊槟榔对强光和高温敏感。遮荫前的高温强光下 ,三雄蕊槟榔的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明显下调 ,榕树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只有轻微下调。遮荫后 ,这种下调都得以减缓 ;但伴随日均光合有效辐射的大幅降低 ,三雄蕊槟榔和榕树的日均净光合速率也降低 ,榕树的降低幅度略大于三雄蕊槟榔。以上结果说明 ,尽管夏季遮荫能够减轻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的下调 ,但遮荫也使植物日均净光合速率下降 ,对喜光植物生长不利。
- 赵世伟刘东焕张佐双高荣孚刘玉军
- 关键词:夏季温室榕树光合作用
- 西藏野生桃儿七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7
- 2004年
- 对西藏野生桃儿七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为西藏野生桃儿七这种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用植物驯化栽培与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 鲍隆友杨小林刘玉军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技术药用价值
- 木本植物基因组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木本植物在转向生殖生长之前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营养生长 ,这一特点不利于对其进行遗传分析 .然而 ,随着分析手段的不断提高和建立在木本植物生物学特性基础上的基因定位方法的开发利用 ,发达国家木本植物基因组连锁图谱制作已全面启动 ,并正朝着连锁图谱应用及基因组基因构造分析的方向推进 .国内有关木本植物基因组研究尚未全面启动 ,这与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及整个领域的国际发展态势极不相称 .目前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应把握时机 ,选准目标 ,尽快开展木本植物基因组连锁图谱制作。
- 尹伟伦刘玉军刘强
- 关键词:木本植物基因组
- 6种植物叶片的滞尘能力与其叶面结构的关系被引量:37
- 2017年
- 为研究不同绿化树种在单位叶面积上对于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留能力及叶表颗粒物粒度分布特性,分析叶表微观结构与滞尘能力的关系,以期为绿化植物选择及降低社区颗粒物污染提供依据。本实验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社区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定量测量了6个常见树种的单位叶表面滞尘能力,并利用Mastersizer 2000对叶表滞留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比较了各树种叶表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树种,在单位叶面积上所滞留颗粒物的能力方面有较大差异,滞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金银忍冬>大叶黄杨>暴马丁香>洋白蜡>元宝枫,油松的滞留颗粒物能力为元宝枫的44倍。在叶表颗粒物滞留粒径的分布方面,颗粒物主要粒径分布在10~50μm,按照平均粒径(D50)从小到大的顺序为:元宝枫<暴马丁香<大叶黄杨<洋白蜡<金银忍冬<油松。在比表面积大小方面,植物叶面滞留颗粒物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元宝枫>暴马丁香>大叶黄杨>洋白蜡>油松>金银忍冬。植物叶表的滞尘能力与叶表气孔的数目及气孔是否开放无显著关系,而与植物叶表的气孔大小有关:对于气孔大的树种,滞尘能力相对较强。叶表微观性状对颗粒物滞留能力的影响排序为:分泌物>沟状组织>凹槽>褶皱>条状突起。依据不同绿化树种滞尘能力,提出树种选择建议,为科学合理的选择抗颗粒物污染树种提供基础。
- 张桐洪秀玲孙立炜刘玉军
- 关键词:植物叶片颗粒物粒径分布
- 城市居住小区常见树种的滞留颗粒物能力及绿地生态服务能力优化被引量:6
- 2017年
- 居住小区种植的散生林木能够较为有效地消减大气颗粒物,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方面具有一定意义。以重庆市主城区3个居住小区作为采样区域,运用水洗法对其中种植的20种散生树种滞留颗粒物的能力进行定量分级测定,并对供试树种的颗粒物滞留能力进行平均聚类分组,筛选出能够强效滞留颗粒物的树种。依据筛选结果,对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公共绿地3种绿地类型的树种选择配置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种散生树种对于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留能力有很大差异,20种散生树种按照滞留颗粒物的能力分为5组:第1组为强效滞留颗粒物树种,共有10种,分别为石楠、栾树、三角梅、樟树、银杏、红花檵木、红叶石楠、海桐、八角金盘、枇杷;第2组为较强滞留颗粒物树种,共5种,分别为广玉兰、茶花杜鹃、鹅掌柴、榕树、黄葛树;第3组为中等强度滞留颗粒物树种,共2种,分别为木芙蓉和桂树;第4组为较弱滞留颗粒物树种,有2种,分别为小叶女贞和黄兰;第5组为弱滞留颗粒物树种,为罗汉松。本研究还提出针对3种绿地类型的模式图,为居住小区在绿地生态服务能力优化方面提供建议。
- 张桐洪秀玲刘玉军
- 关键词:居住小区颗粒物绿化配置
- “三北”地区生态公益林林下适宜道地药材近自然种植可行性研究
- 本文针对“三北”地区的不同气候及土壤和地理特点,对该地区生态公益林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研究了“三北”地区生态公益林林下道地中药材近自然种植的可行性。提出了公益林林下药材近自然种植技术的主要考核指标,并展望了公益林林下药材...
- 刘玉军马超史玲玲张志翔
-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
- 葛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5
- 2010年
- 采用PP-systems的CIRAS-Ⅰ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葛根两个栽培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日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葛根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葛根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气温、叶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影响葛根光合特性的因素既有气孔限制方面的,也有非气孔限制方面的。
- 丁友芳张晓霞史玲玲张蕴薇杨富裕刘玉军
- 关键词:栽培品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环境因子
- 京西葛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通过京西葛茎段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实验,探讨了京西葛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增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以优良京西葛的具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2.2%NaClO灭菌25~30min后成活率可达50%;适于京西葛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NAA0.1mg/L+6-BA0.5mg/L,诱导分化率为88.89%;适于不定芽分化及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NAA0.15mg/L+6-BA0.3mg/L+2,4-D0.2mg/L,继代芽分化率为83.33%,继代倍数达6~7倍;适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0.5mg/L,生根率达100%。本研究最终建立了京西葛的组织培养体系并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快速繁殖技术体系。
- 张晓霞丁友芳史玲玲张蕴薇王富海杨富裕刘玉军
- 关键词:茎段不定芽愈伤组织
- 功能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在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及调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07年
- 植物次生代谢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由初生代谢派生.萜类、生物碱类、苯丙烷类为植物次生代谢物的主要类型,其代谢途径多以代谢频道形式存在,具有种属、生长发育期等特异性.该文从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分类、代谢途径及代谢调控基因工程等方面展开论述,介绍了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对植物次生代谢途径进行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全面认识植物代谢网络、合理定位次生代谢及其关键酶、促进野生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
- 王莉张艳霞史玲玲刘玉军
- 关键词:次生代谢次生代谢物限速酶功能基因组学代谢组学
-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紫苏酮的研究
- 2007年
- 紫苏酮是一种对试验动物肺部具有潜在毒性的物质.该文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从紫苏叶中分离出了紫苏酮.结果表明,以V(正己烷)∶V(乙醇)∶V(水)=6∶5∶1为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00 r/min,流动相流速为1.2 mL/min,进样1 g粗提物,6 h后分离出28.0 mg紫苏酮,经气相色谱测定,组分纯度达到98.8%,并用核磁共振等方法进行了结构鉴定.
- 胡晓丹张德权孙爱东王建中刘玉军
-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紫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