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育杰
-

-

- 所属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青岛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 丁小珩

- 作品数:105被引量:616H指数:14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 皮瓣修复 足趾 显微外科技术
- 屈志刚

- 作品数:65被引量:456H指数:1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皮瓣 指损伤 离断再植
- 焦鸿生

- 作品数:35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离断再植 外科皮瓣 近侧指间关节 桡动脉掌浅支
- 张宏勋

- 作品数:30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
- 研究主题:离断再植 上肢神经 皮瓣修复 近侧指间关节 外科皮瓣
- 姜凯

- 作品数:35被引量:194H指数:9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外科皮瓣 离断再植 上肢神经 骨瓣
- 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束扭转
- 目的:报道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束扭转12例临床病例。
方法:对12例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束扭转临床病例的发病、病程、检查、术中所见进行分析探讨并进行手术松解或手术吻合。
结果:12例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
- 丁小珩方光荣屈志刚姜凯张宏勋焦鸿生刘育杰潘达德
- 关键词:上肢神经神经损伤手术松解
- 文献传递
- 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临床应用初步报告被引量:2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hANG)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指固有神经缺损10~20mm4例5侧,用hANG(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移植桥接神经缺损,其中急诊一期手术移植3例4侧,二期手术移植1例1侧,均为单侧指固有神经移植。在10倍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神经清创修复,确保移植物两端的神经断端均无损伤,以9-0显微缝合线端端间断缝合。未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术后随访1~3个月,通过手术部位物理检查及血生化和免疫检测以评价hANG移植的安全性。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评价指神经功能,以观察hANG修复指神经缺损的临床疗效。结果4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过敏性反应、感染、肝肾毒副作用等不良反应。术后1~3个月血生化检测均正常。所有hANG移植侧指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其中2例移植侧术后3个月两点分辨觉为8mm(S3^+,优)。结论hANG移植修复指神经缺损在短期内未发现移植物被排斥或对人体产生毒性反应,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 丁小珩刘小林刘育杰姜凯屈志刚张宏勋焦鸿生方光荣顾立强朱庆棠李智勇何波朱家恺
-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移植去细胞神经
- 手指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的临床研究
- 张宏勋丁小珩刘育杰焦鸿生屈志刚姜凯
- 文献传递
- 外源性P物质诱导的表皮干细胞P物质自分泌现象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表皮干细胞P物质(substance P,SP)自分泌特点。方法体外培养表皮干细胞,给予外源性SP刺激,采用免疫荧光、ELISA、Western blot、定量PCR等方法检测刺激后细胞的SP基因、蛋白以及外周环境中SP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外源性SP刺激后,表皮干细胞及其培养液中SP蛋白表达上调,24h达到峰值,浓度明显高于外加的SP浓度;SP基因在6h即已达到峰值;封闭自然杀伤(NK)细胞受体后给予刺激,则SP表达不上调。结论给予外源性SP能诱导表皮干细胞自身的SP自分泌。
- 黄晖赖西南王正国蒋伟刘育杰王丽丽
-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P物质自分泌
- 自制简易动态外固定架治疗PIP关节不稳定性骨折脱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自制简易动态外固定架治疗近侧指间关节不稳定性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3年10月,对8例近侧指间关节不稳定性骨折脱位(Hasting分型Ⅱ、Ⅲ型)采用自制简易动态外固定牵引架治疗.通过患指的正侧位X线片确诊.Ⅰ期行骨折闭合复位,采用自制的简易动态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术后患者伤口愈合可,无钉道感染等并发症.8例获1~2年随访,X线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脱位复位满意;所有PIP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屈曲平均95°(90°~100°),伸直平均2.5°(0°~10°).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全指关节活动度(TAM)系统评定:优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83%;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平均8.6(8~10)分.结论 自制简易动态外固定架治疗PIP关节不稳定性骨折脱位,方便、实用、价廉,对PIP关节不稳定性骨折脱位具有良好的疗效.
- 纪翔刘育杰丁小珩屈志刚姜凯张宏勋焦鸿生仲霄鹏刘春雷郑波
- 关键词:近侧指间关节外固定架脱位骨折
- 虎口动脉临床解剖学特征及其在再植再造中的应用
- 目的 观察虎口动脉的临床解剖学特征及利用其做为供血动脉,探讨其在再植与再造中的应用及优缺点. 方法 实验一10具新鲜尸体手,利用印度墨水行桡动脉灌注,观察虎口动脉解剖学特征;5男5女(共20只手),在虎口区行活体血管彩色...
- 刘育杰丁小珩杜丽刘元富刘春雷屈志刚曹学成
- 关键词:拇指再植离断
- P物质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优化及相关性质考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优化P物质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相关性质。方法:复乳法制备P物质多囊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磷脂与胆固醇的摩尔比(A)、超声乳化时间(B)、初乳与二相小的体积比(C)、辅助乳化剂的浓度(D)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其制备条件;对优化条件所制脂质体进行包封率、粒径分布、体外释药性能、相转变温度和熔点的考察。结果:优化制备条件A为2:1,B为30 s,C为1:2,D为2%;所制多囊脂质体包封率可达85%,粒径分布为0.75~27.75μm,在生理盐水中释药t_(1/2)=11 h,可持续72 h释药,相转变温度为34℃,熔点为110℃。结论:所制P物质多囊脂质体包封率高,物理性能稳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缓释制剂。
- 郭文治赖西南王正国刘育杰黄晖王丽丽
- 关键词:P物质多囊脂质体
- 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 建立一种既符合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临床特征、又简便易行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将5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6只)、假手术组(B组,6只)、失血组(C组,8只)、脊髓损伤组(D组,8只)、脊髓损伤并失血组(E组,15只)、多发伤组(F组,脊髓损伤、单侧胫骨骨折并失血,15只)。失血量均为大鼠全身血量的20%,脊髓损伤位置为C7-T1。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于伤后30,60,120min检测动脉血气变化。伤后2h予液体复苏(回输全部失血及等量林格液),观察大鼠24h死亡率。结果 F组大鼠伤后MAP、HR快速下降,长时间维持于低值。伤后60min动脉血气各指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至伤后120min下降更为明显。复苏后,大鼠24h死亡率为67%(10/15)。以上指标与单发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组大鼠伤后早期即可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酸碱失衡等重症难治性休克表现,与单发伤对比存在多发伤相互加重效应,符合此病早期临床特征。结论 此模型伤情稳定、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作为研究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早期病理生理变化和救治措施的实验动物模型。
- 刘育杰沈岳王爱民
- 关键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 手指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手指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41指不同部位的复合组织块离断伤采用多种血管重建技术进行再植。结果完全成活38指,2指大部成活,,1指坏死。术后随访6~12个月,成活手指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
- 张宏勋丁小珩刘育杰焦鸿生屈志刚姜凯
- 关键词:离断伤组织块
- 文献传递
- 单一前路治疗累及后柱复杂骨盆髋臼骨折
- 目的:探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特别是累及后柱四方区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术后影像学结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并证明单一前路治疗累及后柱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的可行性,比较高位髂腹股沟入路与常规前后联合入路的手术效果...
- 焦鸿生丁小珩刘育杰仲霄鹏
- 关键词:髋臼骨折前后联合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