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丹
-

-

- 所属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 所在地区:吉林省 长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 金虎

- 作品数:31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胆漏 肝切除术 老年人 病因
- 张红裔

- 作品数:13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源性胰腺炎 胆囊结石
- 刘志毅

- 作品数:39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PTEN 腹腔镜 自杀基因 KDR启动子 胆漏
- 翟春亮

- 作品数:15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胆漏 肝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 自杀基因系统
- 戴春雷

- 作品数:12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胆源性胰腺炎
- 糖尿病并发胆囊结石病人CCK受体表达意义的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缩胆囊素(CCK)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内源性多肽,在消化系统中可调控胃酸和胰酶分泌、胃排空等生理过程。依据介导的生理功能不同,CCK受体被分为CCK-1(主要分布在消化系统)和CCK-2(主要分布在CNS)两种亚型。CCk受体的作用是受FGF19拮抗的,FGF19是在餐后1-2h引起胆囊舒张,FGF19和CCK的交替作用引起胆囊的舒张和收缩。
- 张红裔金虎戴春雷李丹翟春亮王中会李亚刚
-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CCK受体受体表达糖尿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
- 2015年
- 目的:分析发病时间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的影响,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5年中,急性胆囊炎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7例,按发病时间长短分为A组(≤72 h)和B组(〉72 h)两组。对比两组的术前情况及中转开腹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评估两组有无差异。结果: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7%和7.69%,(6±0.6)d,(8±1.2)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分别为(62±10.5)min和(70±11.9)min,10-120 ml和73±6.0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早期手术(≤72 h)相比延迟手术(〉72 h)只是手术时间延长和术中出血增加,是安全、可靠的。
- 金虎刘志毅李丹翟春亮谷洋张红一戴春雷刘明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
-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在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对36例子宫内膜病变,于术前应用TVS对发现的病灶观察其声像图特征,病灶内部和周边的彩色血流情况,全部经手术或诊断性刮宫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病理诊断符合率:子宫内膜增生92.31%,子宫内膜息肉90.00%,子宫黏膜下肌瘤85.71%,子宫内膜癌87.50%。结论:TV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是诊断子宫内膜病的主要手段。
- 李丹王平张燕
- 关键词:子宫内膜病变超声诊断
- 妊娠期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妊娠期胆囊炎胆囊切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妊娠期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不佳患者18例,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平均住院时间、流产、早产及胎儿畸形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5.0±11.0)min,术中出血(50.0±6.3)ml,平均住院时间(6.0±1.5)天。术后剑突下切口渗血1例,切口感染1例,无肺内感染及尿路感染。无流产、早产及胎儿畸形。结论:妊娠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以妊娠中期为最佳选择。
- 刘志毅金虎王中会谷洋刘明翟春亮孙铁梁李丹戴春雷张红裔
- 关键词:腹腔镜妊娠胆囊切除术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825例被引量:6
- 2011年
-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新器械的出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切除的首选,但在老年人群中尤其是年龄〉70岁的老年人中是否也安全可靠尚无定论。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10年因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 82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
- 高丽虹刘志毅金虎谷洋翟春亮李丹张红裔戴春雷刘明
- 关键词:腹腔镜老年人胆囊切除术
- 腹腔镜下32例增粗胆囊管的处理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增粗胆囊管的处理方法,以确保安全可靠。方法2001年至2008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处理增粗的胆囊管患者32例,胆囊管直径0.4~0.6cm22例,~0.8cm8例,~1.0cm2例。采用了粗线单扎法,可吸收线绞索缝合法、阶梯式钛夹夹闭法来处理增粗的胆囊管,11例术中采用了超细胆道镜探查胆道,取石排石。结果32例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腹腔感染、胆道狭窄、胆漏及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下处理增粗胆囊管,只要方法得当,是安全的。
- 张红裔金虎李丹翟春亮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梗阻性黄疸出凝血常规异常的分析(附120例报告)被引量:2
- 2011年
- 梗阻性黄疸(OJ)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已经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共识,我们于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通过对120例OJ患者围手术期(术前、术后1天、7天、14天)出凝血常规的检测观察发现OJ患者同时存在出血、纤溶亢进及相对高凝状态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 李丹张红裔金虎刘志毅谷洋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血常规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常规纤溶亢进
- 胆漏试验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胆漏是肝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处理有些困难。因此术中及时发现胆漏而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修补,尽量降低胆漏发生率是大家一直努力的目标。我们在术中行胆漏试验以发现渗漏点并予以修补,研究脂肪乳(无菌)术中胆漏试验对预防肝切除术后胆漏的作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刘志毅翟春亮李丹金虎张红裔谷洋刘明
- 关键词:肝切除术后术后胆漏术后生活质量常见并发症渗漏点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后早期应用抗凝药物的意义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后早期应用抗凝药物对预防门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4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门脐静脉断流术的临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组在术后早期预防性应用口服抗凝药物,随访观察两组病人门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结果:应用抗凝药物组病人门静脉血栓的形成机率远低于未应用抗凝药物组(P<0.05)。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门脐静脉断流术的病人术后早期应用抗凝药物对预防门脉血栓的形成是必要的。
- 李丹李亚刚等
-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抗凝药物
- 胆漏试验在预防肝切除术后胆漏的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术中胆漏试验预防肝切除术后胆漏的作用。方法81例肝切除患者随机分2组。试验组(41例)应用脂肪乳(无菌)自胆囊管注入,观察肝断面的渗漏情况,及时处理渗漏点,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方法处理肝断面。分析2组术后胆漏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发生胆漏1例(2.4%),对照组6例(1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P〈0.05)。结论术中胆漏试验能够有效预防肝切除术后胆漏的发生,并不增加其他并发症的概率。
- 刘志毅戴春雷李丹金虎张红裔翟春亮谷洋刘明
- 关键词:胆漏肝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