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智
所属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所在地区: 重庆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任毅 作品数:27 被引量:217 H指数:9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膝骨关节炎 短刺法 针刺 短刺 中医体质 杨晓光 作品数:16 被引量:142 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膝骨关节炎 短刺法 中医体质 短刺 电针 汪莹 作品数:40 被引量:191 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电针 加味三棱丸 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皮质 SLIT2 梁繁荣 作品数:919 被引量:4,392 H指数:29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研究主题:针灸 针灸治疗 针刺 针灸疗法 针刺治疗 席小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136 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膝骨关节炎 短刺法 短刺 电针法 电针
针刺少阳经穴对慢性偏头痛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8 2008年 目的:观察人脑对循经取穴针刺的响应特征,探讨循经取穴的中枢神经取效机制。方法:对6例慢性偏头痛患者进行针刺治疗。选取少阳经穴风池、外关、阳陵泉作为治疗穴位,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进行扫描,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2)对重建图像进行数据分析并与健康人脑功能成像进行比较,观察针刺前后偏头痛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结果:针刺后患者的脑干、脑岛等疼痛矩阵脑区的兴奋区明显减少,脑功能减低区以右侧颞叶为主转变为双侧颞叶对称区域。结论:针刺少阳经对慢性偏头痛镇痛作用的可能靶点是脑桥、脑岛、额叶前部等脑区,针刺后引起双侧颞区脑代谢减低的转变可能是针刺足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之一。针刺可能通过对脑内能量代谢的协调再分配起到整体、良性的治疗效应。 李学智 刘旭光 宋文忠 唐勇 曾芳 梁繁荣关键词:偏头痛 少阳经 慢性病 体层摄影扫描仪 留学生《针灸学》英语教学问题及方法 被引量:1 2011年 留学生的中医针灸教育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工作。针对传统教学在留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探讨了目前较为时兴的几种现代教学方法,并对这几种教学方法的内涵、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其优劣,最后提出正确教学方式的选择应从实际出发,因课、因人制宜,以提高留学生针灸学教学质量。 黄思琴 龚标 李学智 罗华丽 汪莹 曾志华关键词:留学生 针灸学 英语教学 留学生《针灸学》英语教学问题及方法初探 生的中医针灸教育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工作,针对传统教学在留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探讨了目前较为时兴的几种现代教学方法,并对这几种教学方法的内涵、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其优劣,最后提出正确教学方式的选择应从实际出发,因... 黄思琴 龚标 李学智 罗华丽 汪莹 曾志华关键词:留学生教育 英语教学 电针对睾酮低下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睾酮低下老年大鼠睾丸间质(Leydig)细胞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探讨电针抗雄性生殖衰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老年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药物组、电针组,每组6只,SD青年大鼠6只作为青年对照组。青年对照组和老年对照组予以腹部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7 mg·kg^-1·3d^-1);药物组给予腹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注射液(7 mg·kg^-1·3 d^-1);电针组取"肾俞""关元"穴予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15 min,治疗5 d休息2 d,均治疗8周。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总睾酮(TT)和游离睾酮(FT)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eydig细胞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睾丸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p-ER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含量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血清TT、FT含量及睾丸ERK、p-ERK、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电针组与药物组血清TT、FT含量及睾丸ERK、p-ERK、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较老年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且电针组睾丸ERK、p-ERK、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药物组(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调控抗氧化应激通路ERK/Nrf2,提高老年大鼠睾丸组织抗氧化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损伤,从而改善睾酮低下老年大鼠血清TT及FT含量,这可能是电针改善雄性生殖衰老的机制之一。 曾婷婷 姚太万 李学智 唐成林关键词:电针 睾丸间质细胞 抗氧化功能 疏肝健脾针刺法治疗抑郁障碍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技术探讨疏肝健脾针刺法治疗抑郁障碍的脑神经调控基础。方法:纳入15例符合要求的抑郁症患者,接受疏肝健脾针刺法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f MRI)扫描检测。采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分析方法对治疗前后患者脑功能成像数据与15名健康人做配对t检验。将治疗前后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治疗前抑郁患者与健康人比较,ALFF值显著升高的脑区有:双侧颞叶的颞下回、梭状回、海马旁回、钩回、边缘叶;右侧颞叶的颞中回部分区域;左额叶眶部额上回(P<0.001);ALFF值显著减低的脑区有:双侧丘脑(背内侧核、腹外侧核);右后扣带回;右侧顶叶楔前叶等区域;双侧对称的小脑后叶、小脑扁桃体(右侧比左侧脑区体积大);右侧颞极颞中回、颞下回(P<0.001);(2)针刺后抑郁患者与健康人比较,ALFF值显著升高的脑区有:双侧颞叶的颞下回、梭状回、海马旁回、钩回、边缘叶(P<0.001);左额叶眶部额上回;ALFF值显著减低的脑区有:双侧顶叶楔前叶等区域(P<0.001)。结论:经过疏肝健脾法针刺8周后,功能磁共振图像数据发生了明显变化。推测针刺对丘脑-扣带回-海马旁回-额叶神经通路的调节可能是针刺治疗抑郁的脑内神经信息调控基础。 汪莹 李学智 吕发金 任毅 蒙华庆 曾妍 丁燕 王力关键词:抑郁障碍 疏肝健脾 针刺 脑功能成像 短刺加电针法对膝骨关节炎兔膝关节软骨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观察短刺加电针法对膝骨关节炎兔软骨γ-谷氨酰基羧化酶(GGCX)、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及血清非羧化基质GLA蛋白(ucMGP)的影响,探讨短刺加电针法对软骨组织的修复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动物采用Hulth-Telhag法手术复制膝关节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短刺组、普通针刺组,每组10只。短刺组取左侧"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足三里""梁丘",采用短刺法加用电针,普通针刺组常规针刺以上穴位加用电针,均每日治疗1次,每次20min,5d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软骨细胞中GGCX、MMP 13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GGCX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ucMG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膝关节软骨中MMP 13、血清ucMGP表达明显提高(P<0.01,P<0.05),而GGCX表达量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短刺组和普通针刺组MMP 13、ucMGP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而GGCX表达升高(P<0.01);与普通针刺组相比,短刺组MMP 13、ucMGP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而GGCX表达升高(P<0.01)。结论:普通电针法与短刺加电针法均可促进膝关节软骨细胞修复,且短刺法有一定的优势,其治疗作用可能与上调GGCX表达,促进MGP羧基化,抑制MMP 13表达有关。 席小芳 李学智 刘菲 付妮妮 任毅 杨晓光 张愉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电针对中老年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雄性大鼠睾丸细胞色素P 450侧链裂解酶及17 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中老年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rtial androgen deficiency of aging male,PADAM)雄性大鼠睾丸细胞色素P 450侧链裂解酶(cytochrome P 450side chain cleavage,P 450scc)及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3,17β-HSD3)的表达及电针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ADAM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复制PADAM模型。电针组取"肾俞""关元",每日治疗1次,每次15min,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大鼠悬尾时间和强迫游泳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T)、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大鼠睾丸P 450scc和17β-HSD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前,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悬尾不动时间延长,强迫游泳力竭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电针组悬尾不动时间短于模型组而强迫游泳力竭时间长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T、FT水平,睾丸P 450scc和17β-HSD3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血清TT、FT水平,睾丸P 450scc和17β-HSD3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睾酮合成限速酶P 450scc和17β-HSD3蛋白和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睾酮的合成和分泌。这可能是电针治疗PADAM的作用机制之一。 任毅 杨晓光 李学智 张愉 汪莹 傅艳关键词:电针干预 睾丸 浅析古代医家“以理作意”思维方式在针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09年 认识、评估古代医家的刺法学理论,宜将其置于古人哲学思维背景中,参合古代主导学派的哲学理念及普遍观念,剖析其中蕴涵的思维方式。古代医家的诸多论述表明针刺中运用"以理作意"的思维方式,其中的"理"是当时人们普遍认定的真理,这在"治神"及"捻转补泻"中尤为明显。揭示出古代医家针刺操作的部分实质是:以针刺工具为载体,通过主观的思维,完成对生命信息的转达和对疾病的治疗。其客观性及科学性尚难判断,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学智关键词:刺法 中医学术发掘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及肝组织白介素-18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白介素-18(IL-18)的影响及治疗NAFLD的机制。方法: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33只,空白组11只。造模大鼠喂养高糖高脂饲料5周制备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电针组针刺"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穴(连续波,频率2Hz,强度1.5V),非穴组针刺大鼠尾巴中1/3段随机4处,每日治疗1次,连续4周。采用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S),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FIRI),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匀浆IL-18含量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针刺4周后,模型组FBS、FINS、FIRI、肝组织和血清IL-18与空白组比较都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电针组FBS、FINS、FIRI、肝组织匀浆IL-18和血清IL-18与模型组比较都显著下降(P<0.05),电针组肝组织内脂肪性变减轻;非穴组FBS、FINS、FIRI、肝组织匀浆IL-18和血清IL-18与模型组比较变化都不明显(P>0.05),非穴组肝组织内脂肪性变无明显改善。结论:电针可能通过降低肝组织及血清IL-18,阻断多糖攻击肝脏所致的损伤作用,改善肝脏功能,而实现对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 王力 龚标 朱丽丽 卓廉士 李学智 张沁舒 伍芳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电针干预 足少阳胆经腧穴治疗颈项强痛的体会 被引量:2 2002年 列举了临床常用的治疗颈项强痛的足少阳胆经腧穴效穴及典型病案 ;总结了用足少阳胆经腧穴治疗颈项强痛的经验体会 ;并就该法的作用依据做了理论的探讨 ,为针灸治疗颈项强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学智关键词:颈项强痛 针灸疗法 穴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