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彭湃
作品数: 6被引量:4H指数:1
  • 所属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
  • 所在地区:四川省
  • 研究方向:文学

相关作者

魏涛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研究主题: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 为学 听力教学改革 英语专业高年级
魏涛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双语教学 双语 教学模式 多模态 教学背景
施媛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研究主题:《咏水仙》 构形 回归自然 华兹华斯 水仙
反抗与同情:论《奇异的插曲》的深层意蕴被引量:1
2013年
剧作家对男性角色的描写充斥着女性化特征,彻底解构了传统社会的男性气质;同时,剧中女性人物的言行举止无不表达出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和抗争;而且,主人公妮娜对男权社会抗争的失败并不是对男权主义的屈从,而是作者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尊敬和对其悲惨命运的同情。这一切都表明《奇异的插曲》并不是一部男权主义作品,而是一部反男权主义作品。
李彭湃
关键词:《奇异的插曲》整体细读深层意蕴
《奇异的插曲》中尼娜“双性同体”性格分析
2013年
从"双性同体"理论角度分析《奇异的插曲》中女主人公尼娜的性格,指出尼娜身上兼具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这一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对消解文学批评中的性别二元对立具有积极意义。
李彭湃
关键词:《奇异的插曲》双性同体性格分析
认知诗学视角下的戏剧剧本分析:以奥尼尔《送冰的人来了》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认知诗学强调读者解读文学作品时的心智体验。运用可能世界理论分析尤金奥尼尔剧本《送冰的人来了》被接受过程中产生的多重世界,进而解释文本多重主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体会文本内涵。
李彭湃
关键词:《送冰的人来了》多重主题
双语教学背景下高校语言教师的角色转型和素质建设——以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为例
2013年
国际国内形势、教育部对双语教学的指导意见,以及外语院校探索跨学科交融发展的需求,使双语教学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热点。结合四川外国语大学外交学与国际政治专业的双语教学实践,探讨高校语言教师在双语教学模式中的角色转型和素质建设,以期对双语师资的建设提出参考意见。
李彭湃魏涛
关键词:双语教学师资建设语言教师角色转型
别样的同情——“白日梦”概念在《送冰的人来了》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10年
《送冰的人来了》是美国伟大悲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代表作之一。剧中"白日梦"(p ipe dream)概念的运用,表达了作家对人性的同情和怜悯。但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教人们认清现实,努力争取自己的命运的"同情";作家认为真正的同情是对人性的包容和忍耐,服从命运的安排。本文借分析"白日梦"概念在《送》剧中的运用,试图揭示作家独特的同情观。
李彭湃
关键词: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