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永红
-

-

- 所属机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 何成奇

- 作品数:463被引量:3,811H指数:2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康复 骨质疏松 康复治疗 膝骨关节炎 脉冲电磁场
- 杨霖

- 作品数:82被引量:56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骨密度 康复 脉冲电磁场 骨质疏松 去势大鼠
- 刘沙鑫

- 作品数:40被引量:191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康复 脑卒中 地震 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
- 高强

- 作品数:121被引量:91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卒中后
- 雷中杰

- 作品数:44被引量:180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脉冲电磁场 去势大鼠 地震 股骨 骨密度
- Neurac治疗可有效缓解延迟诊断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症状:6个月个案随访报道(英文)被引量:2
- 2011年
- 背景:关节不稳在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Neurac技术是一种强调激活神经肌肉功能,增加关节稳定的技术。目的:观察Neurac训练技术对延迟诊断的先天性髋关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Neurac训练对1例23岁延迟诊断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女性患者的治疗情况,评估Neurac训练对延迟诊断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此患者在接受14d的Neurac训练后右髋疼痛得到缓解,Harris评分显示右髋功能得到改善,在6个月的随访中发现疗效得到较好的保持。说明Neurac训练对延迟诊断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 杨霖杨永红何成奇
- 关键词:疼痛
- MOOC在我国康复治疗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被引量:1
- 2020年
- 慕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时代与教育相融合的全新模式。慕课是大规模网络课程的简称,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领我国教育改革的新方向。由于慕课已在计算机科学、数学、工程学等专业有成熟的发展,但是还未应用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故分析慕课的特点与弊端,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分析怎样让慕课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中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 杨静怡宗慧燕戈岩蕾杨永红
- 关键词:康复治疗
- 不同治疗时间脉冲电磁场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时间脉冲电磁场(PEMFs)干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以探索PEMFs治疗骨质疏松的最适治疗时间。方法将雌性3月龄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SHAM组、OVX0组、OVXⅠ组、OVXⅡ组、OVXⅢ组,每组10只。各OVX组均按文献方法切除双侧卵巢造模,SHAM组仅开腹不切除卵巢。OVXⅠ、OVXⅡ和OVXⅢ3组大鼠每天在强度为3.8 mT,频率为8 Hz的磁场环境中分别照射20、40、60 min,共30 d。SHAM组和OVX0组不干预。各组动物均在实验完成后股动脉放血处死,取右侧股骨作生物力学性能测定。结果OVX0组大鼠的股骨结构力学指标(包括最大位移、最大载荷及最大能量吸收,下同)和材料力学指标(包括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及弹性模量,下同)低于其它4组大鼠(P<0.05或P<0.01),但SHAM组、OVXⅠ组、OVXⅡ组及OVXⅢ组4组大鼠的股骨生物力学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磁场强度(3.8 mT)和脉冲频率(8 Hz)PEMFs,每天治疗20~60 min,可阻止去卵巢大鼠的股骨生物力学性能下降,使其接近正常的水平,其骨生物力学性能的维持效果相同。
- 肖登杨霖雷中杰杨永红高强何成奇
- 关键词:脉冲电磁场去卵巢大鼠生物力学
- 基于脑注意网络的单侧忽略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单侧忽略(Unilateral Neglect,UN),又称为单侧忽视、单侧空间注意障碍,是一组复杂的认知行为障碍的统称,以不能对脑损伤对侧身体或空间呈现的各种刺激(包括视觉、躯体感觉、听觉以及运动觉)做出反应为典型特征。单侧忽略最常见于右侧脑卒中患者,大约三分之一的卒中患者在发病一年后仍然存在忽略症状。单侧忽略不仅影响患者的视觉-空间能力及专注力,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及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是功能独立能力的重要预测指标.
- 杨永红方乃权何成奇
- 关键词:单侧忽略脑卒中注意网络
-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康复治疗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实践被引量:7
- 2023年
- 为提高康复治疗专业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培养掌握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从业人员,从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患者管理、沟通合作、教学能力、学习提升6方面入手,以康复治疗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革新康复治疗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模式。
- 王凤怡钟雨希宗慧燕杨永红
- 关键词:康复治疗专业岗位胜任力
- 脑卒中单侧忽略功能性评定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5年
- 单侧忽略是脑损伤后常见的知觉行为障碍,尤其常见于脑卒中。单侧忽略临床症状具有异质性特点,故其评定和诊断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传统的纸笔测验因其方便操作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因其缺乏统一的评分标准,灵敏度以及对于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与效果判断方面都表现较弱而受到限制。功能性评价方法能有效地弥补这些不足,不仅可以筛查患者是否存在单侧忽略,还可以有效发现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功能障碍,对日后的康复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成为未来单侧忽略临床及科研中广泛使用的评价工具。功能性评估在国外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及科研,然目前国内功能性评估应用较少,现对脑卒中后单侧忽略功能性评定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范晶晶何婷胡迪群贾倩赵润钰杨永红
- 关键词:脑卒中单侧忽略康复
- 心理社交干预对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初步探索心理社交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例脑卒中后情绪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活动组10例和干预组9例。3组患者均接受综合康复治疗,活动组和干预组另外分别给予5次娱乐小组治疗与心理社交干预小组治疗,治疗3周。使用功能失调态度量表(DAS)以及情绪自评量表(DASS)评估患者情绪状态作为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活动组和干预组DAS及DA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以上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干预组及活动组DAS及DA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社交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情绪障碍有显著疗效。
- 刘沙鑫王凤怡于宏玲马锡超杨永红
- 关键词:脑卒中情绪障碍
- 基于人-环境-作业模式的脊髓损伤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基于人-环境-作业模式探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为其治疗提供相关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住院的241例SCI患者,均经过CT或者MRI确诊为SCI并伴有明显的躯体功能障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241例SCI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同时采用自制一般问卷、改良Barthel指数、家属压力量表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家属压力等人-环境-作业相关因素;再以焦虑或抑郁自评得分作为因变量,其他14项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回归方程显示抑郁自评得分、改良Barthel指数、居住环境、病程与焦虑状态显著相关(P<0.05);焦虑自评得分、改良Barthel指数、家属压力得分与抑郁状态显著相关(P<0.05)。结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环境因素与SCI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相关,早期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缓解环境的压力可能改善其心理状态。
- 王凤怡李治于宏玲皮治强林洋杨永红
- 关键词:脊髓损伤焦虑抑郁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康复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的康复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PEDro、EMbas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3月。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包括3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刺激组在改善患者二等分线段测试分值[MD=–5.54,95%CI(–6.79,–4.29),P<0.000 01]、线段划销测试分值[MD=–3.75,95%CI(–4.60,–2.90),P<0.000 1]和星星划销测试分值[MD=–22.94,95%CI(–26.52,–19.35),P<0.000 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在改良Barthel指数分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3.91,95%CI(–9.52,17.34),P=0.57]。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患者的忽略症状。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张庆肖洪奇余佳丹许阳杨永红杨永红
-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单侧忽略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
- 国内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状况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背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临床较为常见,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新方法。目的:通过与国外研究相比较,了解国内关于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的研究状况。方法:运用计算机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和维普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采用关键词检索或主题词检索,检索词为"脑卒中/脑血管意外、吞咽障碍、电刺激",以AND连接。检索时间段1989-01/2010-04。结果与结论:通过对上述3个数据库的文献检索,共搜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献47篇,最早的文献发表于2003-03。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内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文献比重少,研究的质量不高,涉及面也很小,主要围绕临床运用疗效进行,与国际上的研究差距较大。因此在未来需要更多具有高质量、多角度的研究来探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存在的问题。
- 杨永红杨霖
- 关键词:电刺激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