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珍花
作品数: 50被引量:194H指数:7
  • 所属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广西 南宁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

相关作者

戴艺
作品数:27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女童 儿童 乳房早发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温志红
作品数:111被引量:473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哮喘 哮喘儿童 CLARA细胞分泌蛋白 儿童哮喘
刘桂良
作品数:15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体外膜肺氧合 床旁超声 脐静脉置管 脐静脉
王敏
作品数:282被引量:1,265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自身抗体 受体自身抗体 哮喘 受体 儿童
李柳青
作品数:51被引量:194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儿童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舌下脱敏螨变应原疫苗对其他种变应原过敏儿童治疗研究
谢庆玲谭颖杨苏萍甄宏胡琼燕温志红李东云李柳青梁珍花陆元奉
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课题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合同号:桂卫重200734。儿童呼吸道过敏反应最常见典型疾病是支气管哮喘(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已知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发作关系密切,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支气管哮喘...
关键词: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及其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被引量:28
2019年
目的总结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心脏彩超结果等临床资料,分析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危险因素。结果58例患儿中,93.1%患儿年龄<5岁,男女比例为2.63∶1。发热(100.0%)、口唇潮红皲裂(87.9%)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为主要表现。共18例(31.0%)出现CAL,年龄<3岁、治疗前发热时间≥14d是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川崎病常见于5岁以内的男童,发热、唇红皲裂对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3岁、治疗前发热时间≥14d的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风险增高。
何海玲赖武超温志红梁珍花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并发症小儿
互动模式在家长参与肺炎婴幼儿排痰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护士在引导家长参与肺炎婴幼儿排痰护理中应用互动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符合研究条件的肺炎婴幼儿按入院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实施双向性的互动护理模式,而对照组实施传统单向性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129±1.584(d),与对照组比较t=7.631,P<0.01;观察组止咳天数5.651±1.536(d),两组比较t=8.600,P<0.01;家长心理压力观察组26.087±2.639(分),两组比较P<0.01;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97±1.02%,两组比较P<0.01;家长参与护理的程度比较χ2=114.692,P<0.01。结论本研究中护士应用互动模式比传统的单向性护理模式能更有效地达到护理目标。
黄丽娟杨红叶甄宏黄小芳农利平梁珍花
关键词:互动模式参与护理肺炎婴幼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后床旁心脏超声随诊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UVC)后床旁心脏超声的随诊效果。方法选择25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均行UVC,术后给予床旁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导管尖端位置,并测量距离膈肌的长度,确定其是否发生移位,测量移位距离;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感染指标。结果255例患儿,一次置管成功179例,多次调整角度置管成功76例。心脏超声表现异常10例,其中心包填塞患儿2例,导管尖端位置无移位,其余8例均有不同程度移位,均为上移,移动距离3~5 mm。10例中心包积液4例,其中并发心包填塞3例;心动过速3例,伴血压异常2例;右心房附壁血栓3例。处理后患儿均临床治愈,转归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UVC后给予床旁心脏超声随访可及时发现心脏并发症。
梁珍花刘桂良黄翰武李柳青王敏张健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床旁超声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较少见,临床上易误诊。我院自1989~1996年11月共收治14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4例均系住院患儿,诊断标准按1982年风湿病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男性2例,女性12例,男:女=1:6,发病年龄8.5岁~14岁,平均12岁。就诊时病程2周~1年。
梁珍花
关键词:SLE红斑狼疮儿童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与宫内发育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与宫内发育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足月适于胎龄儿 15例 ,足月小于胎龄儿 9例 ,足月大于胎龄儿 10例 ,在出生 72 h内检测血清 IGF- 水平 ,同时进行体格指标测量。结果 :血清 IGF- 水平足月适于胎龄儿组 [(5 7.4 2± 4 .74 ) mmol/ L]与足月小于胎龄儿组 [(5 6 .0 3± 4 .86 ) mmol/ L]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足月适于胎龄儿组与足月大于胎龄儿组 [(6 3.85± 6 .11) mm ol/ L]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足月适于胎龄儿组体重、身长、头围、胸围 4个体格指标分别与足月小于胎龄儿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0 ) ,足月适于胎龄儿组与足月大于胎龄儿组 4个体格指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0 )。 3组的出生体重与 IGF- 水平呈中度正相关 (γ=0 .5 16 ,P =0 .0 0 2 )。结论 :出生后 72 h足月小于胎龄儿静脉血中 IGF- 水平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 ,足月大于胎龄儿 IGF- 水平高于足月适于胎龄儿与足月小于胎龄儿。 IGF-
戴艺洪梅梁珍花李柳青黄莹
关键词:宫内发育
南宁市女孩单纯乳房早发育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女孩单纯乳房早发育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自行设计乳房早发育的危险因素的调查表,对2004-02~2009-08广西区人民医院儿科的187例乳房早发育的患儿进行1:1的配对调查,对所得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选择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项指标单因素分析有7项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患儿血清雌激素水平、患儿血清水平FSH、母亲初潮年龄、乳房分期、患儿乳房开始发育时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调查提示血清雌激素水平、患儿血清水平FSH、母亲初潮年龄、就诊时的乳房分期、患儿乳房开始发育时间可能为女孩乳房早发育的危险因素。
梁珍花戴艺卢美花
关键词:乳房早发育卵泡刺激素雌二醇
变应性疾病患儿皮肤变应原试验与血清尘螨特异性IgE及IgG4水平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变应性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患儿常见的变应原与血清尘螨特异性IgE(sIgE)和IgG4水平的关系。方法对310例4~13岁变应性疾病儿童进行12种常见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同期采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尘螨sIgE和IgG4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变应性疾病儿童皮肤变应原检测阳性100%(310/310例),≥3种变应原阳性者占35.8%(111/310例)。引起变应性疾病的变应原主要为吸入物,阳性率最高的变应原是粉尘螨。变应性疾病儿童血清尘螨sIgE和IgG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14.253、12.314,Pa<0.01)。血清尘螨sIgE水平与皮肤变应原试验阳性种类的多少无相关性(r=-0.004 3,P>0.05);粉尘螨变应原阳性强度与血清尘螨sIgE水平呈正相关(r=0.219 8,P<0.05);血清尘螨sIgE水平与IgG4水平呈一定正相关(r=0.173 0,P<0.05)。结论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有助于发现变应性疾病儿童的变应原及了解机体免疫状态强度,提供应尽可能避免接触的变应原,有条件者可进行脱敏治疗。监测血清sIgE和IgG4水平对儿童变应性疾病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谢庆玲甄宏胡琼燕谭颖温志红李柳青梁珍花
关键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免疫球蛋白G4
正常足月新生儿低血糖在母婴同室的发生率及预防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正常新生儿低血糖在母婴同室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产科 2 0 0 3年 5月~ 2 0 0 4年 4月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 2小时内常规使用足跟微量血进行血糖测定 ,血糖测定采用FreeStyle利舒坦血糖机。结果 :阴道顺产者正常足月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 ( % ) 0 0 74± 0 0 2 8,择期剖宫产正常足月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 ( % ) 0 3 70± 0 0 62 ,急诊剖宫产正常足月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 ( % ) 0 2 5 6± 0 0 66,阴道顺产正常足月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与择期剖宫产、急诊剖宫产比较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0 5 ) ,择期剖宫产正常足月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与急诊剖宫产比较有明显差异 ,及时补充口服葡萄糖能很快纠正低血糖。结论 :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 2小时内行常规血糖监测也很有必要 ,可及时发现并防止低血糖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梁珍花蒙秀林潘琪
关键词:足月新生儿发生率择期母婴同室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家系基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1例存在外阴和乳晕色素沉着的新生儿期确诊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家系相关基因特点进行分析,明确其基因突变的类型及来源,为诊疗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1)采集患儿及父母外周血,应用过柱法提取DNA,应用测序技术,对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相关基因CYP21A2、CYP11B1、HSD3B2、CYP17A1、STAR的外显子编码区进行直接测序,并与参考序列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2)应用多重连接酶探针依赖扩增(MLPA)技术检测待检样本的CYP21A2基因各外显子,用正常人的DNA作为参照,检测CYP21A2基因是否发生缺失/重复突变。结果患儿:检测到致病性的基因变异:(1)CYP21A2 c.-126C>T,杂合;(2)CYP21A2 c.-113G>A,杂合;(3)CYP21A2 c.293-13C>G,杂合;(4)CYP21A2 Exon1、3 del,杂合;未检测到CYP11B1、HSD3B2、CYP17A1、STAR基因外显子编码区的致病性变异;应用MLPA技术检测到CYP21A2基因杂合的大片段缺失突变;患儿父亲:检测到致病性的基因变异:(1)CYP21A2 c.-126C>T,杂合;(2)CYP21A2 c.-113G>A,杂合;(3)CYP21A2:c.293-13C>G,杂合;患儿母亲:检测到致病性的基因变异:CYP21A2 Exon1、3 del,杂合。结论CYP21A2基因发生致病性变异可引起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携带致病性变异的父母生育前建议至有资质的机构进行遗传咨询。对外阴和乳晕色素沉着及性腺发育异常的患儿建议行基因检测以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王随力温志红梁珍花李柳青梁露
关键词: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1-羟化酶缺乏症家系基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