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发鹏
作品数: 39被引量:92H指数:5
  • 所属机构: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 所在地区:新疆 石河子市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李伟静
作品数:4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旅游系
研究主题:模型构建 旅游者感知 文化旅游 石窟文化 游客感知价值
赵旭国
作品数:15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
研究主题:元代 清代 认识历史 中学历史教学 明清时期
李清凌
作品数:66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元明清 政治思想 经济开发 藏传佛教 佛教
张钰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秦边纪略》 清代 述论 地理 元明清时期
马燕云
作品数:5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敦煌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敦煌文书 干道 丝绸之路 考析 买卖
城市旅游“三生”竞争力空间分异——以西北五省为例被引量:20
2019年
基于"三生"理念的指导,以西北五省的29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一套城市生产-生活-生态旅游竞争力模型,利用ESDA方法测算旅游"三生"竞争力的空间集聚程度、自然间断点分级聚类展示旅游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格局,同时结合相关性分析与AHP赋权解剖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城市旅游"三生"竞争力整体趋弱,空间分布离散,局部地区聚集效应低,其中国内旅游消费、公厕个数和降水量是城市旅游"三生"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最终,29个城市依据实证结果可划分为生产型、生活型和生态型旅游城市,在西北五省共同组建4个"三生"旅游圈,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新型合作机制。
杨发鹏张雪唱李宗阳
关键词: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分异
多元文化中新疆军垦之歌的保护与传承
2014年
本文通过介绍军垦之歌形成、类别,发展存在的困境,深入分析新疆军垦之歌的价值体现和传承与保护过程中的困难,探讨传承与保护新疆军垦之歌的策略,旨在为保护和传承新疆军垦之歌和军垦文化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献言献策。
李伟静杨发鹏
关键词:多元文化
清代内陆河流域绿洲城镇规模初步研究--以河西走廊为中心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在现代城市地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清代河西走廊城镇体系、城镇规模以及结构做了初步探讨。清代河西走廊城镇体系为府(州)城、县城(厅城、县丞城)、市镇三级;城镇规模呈若首位分布。
于光建王晓晖杨发鹏
关键词:清代河西走廊
近二十年来国内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09年
佛教历史地理是历史文化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研究队伍的壮大与研究成果数量的增加以及研究水平的提高上。文章对近20年来国内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的成果做了述评。肯定已取得的成绩,指出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期望。
杨发鹏
试论清代新疆文化的总体特征
2015年
新疆地区的文化有着显著的区域特色,这种特色是由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新疆自身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中央对新疆的特殊政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就清代而言,新疆的区域文化总体上呈现出多元性、移民屯垦与农牧经济并重、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南北文化差异显著、混合中西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杨发鹏
关键词:清代新疆文化伊斯兰教
佛教历史文化地理学刍议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佛教历史地理的研究开始复苏,专门论述佛教历史地理的论文与论著在近些年不断产生,而且部分著作在佛教历史地理的名目下展开相对独立的研究,但从理论高度进行概括与系统总结的不多。本文拟从历史文化地理学...
杨发鹏
关键词:佛教文化地理
文献传递
有关周人先祖世系代数问题的质疑
2013年
詹子庆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一书中提到夏桀时期的公刘为周人始祖后稷的四世孙,这种提法显然不符合从尧舜至夏朝末年五百多年的史实。詹氏失误之源头应追溯到汉代司马迁之记载。对于司马迁的这个失误,唐代就已经有学者指出过。通过对中国每一百年平均在位帝王的计算,我们大致推算出从后稷至公刘,周人先祖至少经历了十七八个王的统治。
杨发鹏
关键词:后稷公刘
佛教历史文化地理学刍议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佛教历史地理的研究开始复苏,专门论述佛教历史地理的论文与论著在近些年不断产生,而且部分著作在佛教历史地理的名目下展开相对独立的研究,但从理论高度进行概括与系统总结的不多。本文拟从历史文化地理学...
杨发鹏
关键词:佛教文化地理
草圣张芝其人其书再探被引量:4
2007年
张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关于他的生平与书法,史书上记载较少,但在古今的一些书论中颇有涉及,但大多比较零散。该文依据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从其籍贯、学书精神、书法成就以及他与敦煌文献的关系等方面对张芝作一探讨。
杨发鹏
关键词:草圣敦煌文献
石窟文化旅游者感知价值概念模型构建被引量:8
2015年
石窟文化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系统确凿的数据分析游客感知价值,可为石窟资源开发给予指导。整理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确定石窟文化旅游者的感知价值模型包括情感及认知价值、资源价值、成本价值、社会价值四个维度共28个要素。从旅游者视角明确了石窟文化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及需求,在提升旅游品质的同时促进石窟旅游的开发,为旅游业整体的健康发展提出有益的指导意见。
李伟静杨发鹏
关键词:游客感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