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链
作品数: 62被引量:130H指数:4
  • 所属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相关作者

顾雯
作品数:50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研究主题:细胞毒性 纳米氧化铜 ALAMAR_BLUE CHO细胞 毒性
张宏伟
作品数:273被引量:1,347H指数:19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病毒 化妆品 试剂盒 死亡率
王超
作品数:34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研究主题:遗传毒性 饮水 污染物 健康 化妆品原料
石莹
作品数:36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研究主题:小鼠 致敏性 化妆品原料 遗传毒性 LLNA
王翀
作品数:57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研究主题:支持细胞 染发剂 DDE P 大鼠睾丸支持细胞
莠去津对家兔的发育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莠去津对新西兰兔的母体毒性及对胎仔的发育毒性,为我国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提供短期健康参考值。方法采用兔致畸试验。莠去津染毒组按剂量分为1,5,75mg/kg/day三组,另设溶剂对照组,每组16-20只孕兔。染毒方...
徐永俊孔建段链石莹王超阮鸿洁张宏伟
关键词:致畸发育毒性莠去津饮用水
文献传递
某石油化工企业周边居民暴露参数调查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通过开展某石油化工企业周边人群身体特征参数、摄入量参数以及时间—活动模式参数的调查,为区域性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21年4—5月,在湖北省某石油化工企业周边5 km范围内,选取直线距离最近的一所小学及中学,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每年级各抽取2~3个班级学生及家属(家庭住址在企业周边5 km范围内且是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填写24 h活动日志的方法获得暴露参数。结果 实际调查763人(男性353人,女性410人),包括6~17岁未成年人207人、18~59岁成年人392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164人。未成年人平均身高、体重、皮肤表面积、长期呼吸量、总饮水量分别为(152.8±14.2)cm、(45.0±12.9)kg、(1.4±0.2)m^(2)、13.5(12.0,15.4) m^(3)/d、679 (475, 900) mL/d,春、夏、秋和冬季洗澡时间分别为15(10,30)、20(10,30)、15(10,25)、15(10,30)min/d,游泳时间(仅游泳人员)为75(30,150) min/月,土壤接触时间(仅接触人员)为20(10,30)min/d。成年人平均身高、体重、皮肤表面积、长期呼吸量、总饮水量分别为(165.8±8.3) cm、(62.5±11.6) kg、(1.7±0.2) m^(2)、15.2(13.8,18.0)m^(3)/d、900(650, 1 250) mL/d,春、夏、秋和冬季洗澡时间分别为15(10,20)、15(10,20)、15(10,20)、15(8,20)min/d,游泳时间(仅游泳人员)为30(15,63) min/月,土壤接触时间(仅接触人员)为120(50,225) min/d。老年人平均身高、体重、皮肤表面积、长期呼吸量、总饮水量分别为(163.8±8.2) cm、(61.0±9.0) kg、(1.5±0.1) m^(2)、13.0(12.3,13.9) m^(3)/d、725(500, 1 000) mL/d,春、夏、秋和冬季洗澡时间分别为14(10,20)、15(10,25)、13(10,20)、8(15,20) min/d,游泳时间(仅游泳人员)为30(14,75) min/月,土壤接触时间(仅接触人员)为180(60,360) min/d。成年人、老年人在工作日、休息日室外活动时间呈“双峰分布”;未成年人仅在休息日室外活动时间呈“双峰分布”。不同年�
段链郭庶郭昌胜石莹鲍梦莹王翀王超顾雯
关键词:健康风险评估
2种方法测定氧化铜纳米颗粒对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实时细胞分析技术(RTCA)和刃天青法测定氧化铜纳米颗粒(CuO-NPs)对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细胞毒性的异同。方法:采用RTCA法确定BMECs细胞毒性实验的最佳细胞接种数量及染毒时间。分别用1.5、0.75、0.38、0.19、0.09 mg/mL的CuO-NPs染毒BMECs,以无细胞的培养液为对照组(0 mg/mL),分别以RTCA法及刃天青法比较其细胞毒性。通过比较2种方法所获得的IC_(50)值判断2种毒性测试方法的相关性。结果:每孔2.5×10~3个细胞为BMECs最佳接种浓度,接种后40h为最佳染毒时间。RTCA检测结果表明1.5、0.75 mg/mL的CuO-NPs染毒BMECs后约2 h开始细胞活性降低,并在染毒4 h内全部死亡。通过刃天青法分别在染毒3、12、24、36、48 h进行测定,得到与RTCA相似的结果,即1.5和0.75 mg/mL组的细胞毒性最大,且CuO-NPs对BMECs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种方法所获得IC_(50)值相关系数为0.999,P=0.000,具相关性。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5,P=0.323)。从计算IC_(50)的R^2值来看,RTCA拟合曲线法R^2值高于刃天青法R^2值。结论:CuO-NPs体外作用于BMECs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细胞毒性,RTCA方法与刃天青法测定BMECs细胞毒性结果具有相关性,RTCA方法所得结果可能更为准确,更适合于CuO-NPs的细胞毒性研究。
张丽霞顾雯张宏伟段链
关键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毒性
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对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对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 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测定 6个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体内给药对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 DNA损伤的作用。结果 ig给予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 、 、 (1/ 3临床等效剂量、临床等效剂量、3倍临床等效剂量× 3 d)对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 DN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 、 、 (1/ 3临床等效剂量、临床等效剂量、3倍临床等效剂量× 3 d)对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 DNA没有明显的损伤作用。结论 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 、 、
金顺姬段链黄梅杨静玉于海吴春福
关键词:DNA损伤单细胞凝胶电泳
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灌胃染毒对大鼠的一般生殖毒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A)灌胃染毒对亲代大鼠的一般毒性、交配行为和对胎仔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20只成年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玉米油)和低、中、高剂量[分别为28、170、1080 mg/(kg·d)]DEHA染毒组,每组30只,雌∶雄比例2∶1,采用灌胃方式给予受试物,每天灌胃1次,雄鼠染毒10周、雌鼠染毒2周后同组动物合笼。各组雄鼠结束染毒后,雌鼠在交配期、妊娠期持续染毒至实验结束,测定亲代大鼠体质量、相关脏器质量及其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测定亲代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记录交配成功天数、怀孕动物数、每窝胎仔数和胎仔体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亲代大鼠中,高剂量DEHA染毒组亲代雄性大鼠终体质量减少(P<0.01)、睾丸脏器系数增加(P<0.05),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肌酐(CREA)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亲代雌性大鼠肝脏和肾脏质量及肝、肾脏器系数均增加(P<0.01或P<0.05),低剂量组亲代雌性大鼠AST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组亲代雌性大鼠血清球蛋白(GLO)、总胆固醇(TC)水平均升高(P<0.05);高剂量组的胎仔体质量降低(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结论:DEHA灌胃染毒可影响亲代大鼠体质量增长,对亲代大鼠肝、肾有毒性作用,引起胎仔生长发育障碍。
石莹王超王翀顾雯张宏伟段链
关键词:肝肾毒性
淡化海水中过量硼对雄性大鼠生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因反渗透技术导致淡化海水中硼过量对雄性生殖的毒性及其潜在的毒理机制。材料淡化海水来自我国东部黄海附近的一家淡化水工厂;由于硼在自然界只以其化合物形式存在,因此本研究使用硼砂(NaBO·10H2O)配制含硼溶液。方...
段链王超顾雯石莹张淼陈圆圆邓富昌王盟盟龙玥含唐宋王翀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转录组雄性生殖
彗星试验中全血法与分离淋巴细胞法的比较被引量:26
2004年
背景与目的 :比较在彗星试验中全血法和分离淋巴细胞法的结果差异 ,为简化彗星试验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 :重铬酸钾和乙醇腹腔注射给药 ,取全血或分离淋巴细胞 ,应用彗星实验法比较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情况。结果 :在全血和分离淋巴细胞条件下均能检测到两种损伤剂所导致的细胞DNA损伤 ,且作用趋势相同。 结论 :采用全血进行彗星试验更为简便 。
段链杨静玉于海吴春福
关键词:全血淋巴细胞重铬酸钾乙醇彗星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
体外微核试验与基因突变试验比较
2019年
目的通过2种方法检测3种市售染发剂,评价染发剂的遗传毒性并对最终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用小鼠淋巴瘤细胞(L5178Y)为细胞系进行体外微核(MNvit)试验和TK基因突变试验(MLA),MNvit试验经过细胞制片、染色、显微镜观察计数进行结果分析,TK MLA通过计算突变频率(MF)分析受试物是否具有遗传毒性。结果 MNvit试验结果显示,3种染发剂的实验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确定MNvit试验为阳性。TK MLA结果显示3种染发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样品3的MNvit试验结果虽最终判定为阳性,但在活化系统存在时却没有出现阳性结果。结论通过对3种染发剂的检测,无论MNvit试验还是TK MLA,试验判定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TK MLA耗时长,成本高,操作麻烦,可以考虑将MNvit试验作为遗传毒性另一种方法。但3种样品的体内微核试验结果却均为阴性,体外或体内微核试验用于检测染发剂的遗传毒性出现不同结果,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遗传毒性的测试组合。
王翀段链顾雯阮鸿洁
镉短期经口暴露大鼠急性损伤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镉经口短期暴露(14和28 d)所引起的大鼠急性损伤效应。方法 SD雄性大鼠共72只,随机分为6组,包括阴性对照组和0. 4、0. 8、2. 0、5. 0和12. 5 mg/(kg·d)(以镉计)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经口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氯化镉,每日1次,连续染毒28 d。每周测定并记录体重、进行尿常规检测,于染毒后第14天和第28天分别处死每组6只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尿素氮(BUN)指标。取肝、肾、脾、脑和睾丸,分别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病理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5. 0和12. 5 mg/(kg·d)剂量组大鼠体重随灌胃剂量升高而降低(P<0. 01),染毒14 d 12. 5 mg/(kg·d)剂量组肾脏系数明显降低(P <0. 01),染毒28 d 5. 0和12. 5 mg/(kg·d)剂量组血清ALT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尿常规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各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氯化镉短期暴露对大鼠有一定的急性损伤效应。
顾雯段链张少平王超张明张丽霞治洪孔健张宏伟
关键词:急性损伤
场地周边人群环境暴露参数调查研究——以山西某焦化厂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以山西某焦化厂为例,开展场地周边人群的身体特征参数、摄入量参数以及时间-活动模式参数调查,为开展区域性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21年4—5月,在山西省某焦化厂周边5 km范围内,通过摇号随机抽取1所小学及中学,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各年级2~3个班级的学生家属(家庭住址在场地周边5 km范围内且是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暴露参数,并与国内外相关暴露参数值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实际调查892名,其中男性445人,女性447人。调查区成年男女平均体重分别为(70.1±9.3)和(60.5±8.8)kg,平均皮肤表面积分别为(1.78±0.12)和(1.59±0.12)m^(2),平均长期呼吸量分别为17.6和14.3 m^(2)/d,成年男性工作日和休息日室外平均活动时间为225和210 min/d,成年女性工作日和休息日室外平均活动时间为165和180 min/d。成年男性平均体重、皮肤表面积、长期呼吸量、室外活动时间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区不同年龄组人群体重(F=248.98)、长期呼吸量(χ^(2)=176.06)、饮水量(χ^(2)=7.35)、室内活动时间(χ^(2)=36.30)、室外活动时间(χ^(2)=36.30)、洗澡时间(χ^(2)=31.16),以及土壤—尘接触时间(χ^(2)=12.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区成人身体特征参数高于我国平均水平,摄入量参数低于我国平均水平,调查区成人时间—活动模式如室内外活动时间、洗澡时间、游泳时间等均与国内外参数数据存在差异。结论本次调查获得了代表实际场地周边人群的暴露参数,为今后该场地周边地区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鲍梦莹段链王琼彭星宇唐颖张蕾陈文菲谭海萍谷红梅谷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