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蔺文静
-

-

- 所属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所在地区:河北省 石家庄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相关作者
- 王贵玲

- 作品数:315被引量:2,923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干热岩 地热资源 新区 地下水 大地热流
- 张薇

- 作品数:101被引量:1,130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热资源 新区 地热田 地下水 地热井
- 刘志明

- 作品数:54被引量:1,282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热资源 地质构造 地下水 浅层地热能 银川盆地
- 马峰

- 作品数:75被引量:710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新区 地热井 地热资源 深部 地热田
- 吴庆华

- 作品数:90被引量:293H指数:11
-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
- 研究主题:堤防 减压井 管涌险情 管涌 地下水
- 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地下水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07年
- ArcGIS是目前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信息系统,其强大的空间分析技术,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空间分析技术在地下水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在实际工作中成功地进行了研究区域的地下水评价,其高效特点使工作强度大大减小,是值得进一步推广的地下水评价方法。
- 陈浩胡燕王贵玲张薇蔺文静范琦侯新伟
- 关键词:ARCGIS地下水评价
- 我国东南沿海干热岩赋存前景及与靶区选址研究被引量:71
- 2016年
- 干热岩资源是未来重要的清洁型能源,干热岩资源靶区选址是进行干热岩资源开发利用最基础的工作。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干热岩开发项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干热岩选址的地热地质学指标,并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干热岩赋存背景进行论述,选取了广东阳江新州、广东惠州黄沙洞、雷琼断陷盆地、海南陵水等几个地区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干热岩开发的重点潜力靶区,在综合分析各靶区深部地热地质背景、深部热异常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深部温度场模型,进行了干热岩资源靶区选址对比研究,对下一步优先勘查靶区及勘查方案提出了建议。
- 蔺文静甘浩男王贵玲马峰
- 关键词:干热岩指标体系东南沿海
- 浅层地热能研究现状及亟待开展的工作被引量:19
- 2007年
- 浅层地热能目前主要用于建筑物的供暖与空调,它是一种新兴的低运行成本、节能、环保型低品位热能利用技术。简要介绍了这项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 王贵玲蔺文静韩玉英范琦张薇
-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
- 浅部地质环境热调蓄能力及其可利用性研究
-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人与能源的矛盾日益加剧。尽早探索、研究开发利用新的可再生、无污染能源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克服能源危机的努力方向。地质环境是指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的与地表...
- 蔺文静
- 关键词:浅层地温能可利用性
- 文献传递
- 青藏高原东北部贵德盆地热物性参数与岩石圈热结构研究
- 岩石圈热结构是岩石圈热演化过程的反映,对地热资源的形成分布有重要影响.地表热流q0由地壳及其以上岩层中放射性元素U、Th、40K衰变产生的地壳热流热qc和来自上地幔的地幔热流qm组成,(Roy et al,1969;Bi...
- 刘峰岳晨蔺文静张薇陆川王贵玲
- 关键词:地热资源热物性参数岩石圈热结构贵德盆地
- 浅层地温资源的基本内涵与勘查评价的基本理念
-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新型的地热能资源,本文针对浅层地温能在我国发展较晚,人们对浅层地温能的概念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以及对浅层地温能勘查、评价的重要性尚认识不足等问题,对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本质属性、区域浅层地温能勘查评价的基本...
- 王贵玲蔺文静
- 关键词:浅层地温能资源勘查环境响应
- 浅层地温资源的基本内涵与勘查评价的基本理念
-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新型的地热能资源,本文针对浅层地温能在我国发展较晚,人们对浅层地温能的概念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以及对浅层地温能勘查、评价的重要性尚认识不足等问题,对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本质属性、区域浅层地温能勘查评价的基本...
- 王贵玲蔺文静
- 关键词:浅层地温能勘察评价环境响应
- 文献传递
- 中国地热资源及其潜力评估被引量:265
- 2013年
- 笔者在阐述中国地热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不同类型的地热资源,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地热资源进行了潜力评估。结果表明,中国287个地级以上重点城市浅层地热能为2.78x10^20J,每年浅层地热能可利用资源量为2.89x10^12kWh;中国主要平原(盆地)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储量为2.5x10^22J,可开采资源量为7.5x10^21J;中国温泉区放热量共计1.32x10^17 J,可采资源为6.6x10^17J/年;中国大陆3.0~5.0km深处干热岩资源总计为2.5x10^25 J,是中国目前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6x10^5倍。
- 蔺文静刘志明王婉丽王贵玲
-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干热岩
- 唐山西部地区地下水水环境特征被引量:4
- 2004年
- 通过对唐山西部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 ,分析了研究区内各含水层中地下水的化学组分特征及各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 ,同时对地下水的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认为该区内的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 ,并确定了各含水层间的相互关系。
- 高业新王贵玲刘花台张俊牌蔺文静
- 关键词:地下水水环境含水层同位素水化学矿化度
- 我国主要水热型地热系统形成机制与成因模式被引量:113
- 2020年
-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热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的交汇部位,且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发育,地热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蓬勃发展,但由于没有进行整体性的地热系统分析,缺乏因地制宜的不同地区地热勘查开发方案,各地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本文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提出了我国地热资源"同源共生-壳幔生热-构造聚热"的成因理论,并以我国主要水热型地热系统为例,建立了水热系统分析的系统论观点,将我国主要水热系统划分为沉积盆地古潜山型复合水热系统、沉积盆地深坳陷层控型水热系统、断陷盆地地压型水热系统、陆陆碰撞板缘型水热系统、板缘俯冲带热控构造型水热系统、隆起山地深循环型水热系统以及近代火山型水热系统等七种类型,并系统分析了典型水热系统的运移条件、热源机制,归纳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水热系统的成因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热资源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为区域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地热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王贵玲蔺文静
- 关键词:系统论地热系统